扶貧專干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時間:2022-09-14 10:03:34

導語:扶貧專干先進個人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扶貧專干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女,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現任**市**區**鎮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辦公室副主任,是鎮扶貧專干,同時也是**鎮**村第一書記。

在**鎮,大家提起扶貧專干**的名字都會豎起拇指,親切地叫她小魏。二年來,她走村入戶,實地測量數據,精準規劃建檔立卡貧困戶到戶項目400余戶、產業項目460余戶以及20個村級小型公益性設施項目,通過項目實施有效推進了村級基礎設施,改善了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一、扶貧專員,責任重于泰山

2018年4月,因脫貧攻堅工作需要,**義無反顧到**鎮鎮農業服務中心從事扶貧開發工作。

“脫貧攻堅工作意義重大,如果沒有國家這么多年在脫貧攻堅事業上的巨大持續投入,也許很多地方很多農戶仍然在貧困線上徘徊,特別是那些基礎條件差的貧困地區,僅憑個人力量很難步入小康生活。”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她深知肩上責任重如泰山。

作為一個脫貧攻堅工作的新人,**同志沒有畏難,為了盡快掌握全鎮扶貧工作總體情況,她跟著鎮脫辦的老同志一起,無懼烈日雨天、道路崎嶇,結合規劃扶貧項目契機,走鄉入戶,調查走訪,不懂就向領導請示、向前輩請教、向村組干部學習,通過半年的時間,基本摸清了16個村、700多戶貧困戶的村情和戶情,對全鎮扶貧項目工作如數家珍。她是一個對工作高度認真負責的人,和她說話總免不了談起那個貧困村項目怎么樣?某某貧困戶的房屋維修不知道完成了沒有、某某村的灌溉設施項目進行到哪一步了等話題,時時關心著扶貧工作。

二、真幫實扶,情系扶貧脫貧

**鎮村3組村民是位80多歲的老人,一年前,除了照顧自己外還要照料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二個兒子都是上門女婿,各自為家庭奔波常年在外務工,一年到頭見不到兩次。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年齡雖然大,卻自強不息,種油菜、種花生、養豬、養雞樣樣能行。

**同志自從幫扶后,時時刻刻牽掛著他。家里漏雨就規劃項目進行翻蓋、防漏維修;家里缺床,就立即購買;生產生活上需要肥料、鞋子都買了送上門;妻子身體不好時常生病住院,一有時間**就會去看望,詳細詢問病情,并為其申請醫療救助。一點一滴的幫扶融入了**的心意,也溫暖了他們的心。

“我沒得女子,**兒就是我的侄女子”說道。

每年家里花生熟了、核桃熟了,都要送一包給**,這一句侄女、這一包花生,是對幫扶干部**的大大肯定。

**鎮村8組村民,承包了村里兩口魚塘,并與同村的人合伙開了一個養雞場,年均收入可達3萬元以上,現在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但在兩年前,還是個家庭的主婦,就靠丈夫謝賢財在外務工,過得緊巴巴的。

**同志作為家庭的幫扶干部,一聽說他們家想自力更生發展生產,就幫他們家申請資金扶持,已經申請了政府貼息的小額信貸50000元,后期**還將協調鎮畜牧站提供養殖技術指導,為其提供全方位幫扶。目前,該戶生產生活步入正軌,產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三、駐村幫扶,鞏固幫扶成效

2019年8月份,按照組織安排,**到**鎮**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以中、省、市、區文件精神為抓手,協同村兩委、幫扶責任人扎實開展了駐村幫扶工作。

扶貧扶志,**與村組干部共同齊心協力做好貧困戶的“扶志”工作,通過召開會議、入戶走訪等方式向貧困戶宣傳了**鎮的“六個好”“美麗新村”相關先進事跡以及“鄉村振興”的相關政策,教育引導貧困戶向先進學習、向先進靠攏,督促貧困戶搞好家庭清潔衛生,引導貧困戶思想素質提高,不等不靠,自力更生。

因戶施策,**與幫扶力量密切聯系,會同幫扶責任人每月到村入戶走訪,及時了解貧困戶日常生活需求,因戶施策,給經濟困難的貧困戶推薦就業渠道、申請就業補貼,為弱勞動能力貧困戶申請公益性崗位,為需要的貧困戶申請醫療、教育等政策扶持,積極爭取落實了小微項目促進貧困戶增收,開展了“以購代扶”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鞏固了脫貧成效,保障**村20戶貧困戶達到脫貧標準,確保高質量脫貧。

**村以水稻、油菜、雜柑種植為主導產業,產業規模雛形已現。同時,**積極協助爭取了2020年的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完善了一座提灌站技改,有效推進農業生產和農業產業發展。

四、用心堅守,書寫扶貧答卷

“在全區順利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是**鎮對區委、區政府做出的莊嚴承諾,能否如期順利實現這一目標,是對全鎮所有扶貧干部能力、素質、決心的一次全面檢驗。這份答卷能否交得出,能否交得好,時時刻刻牽動著我的心。”**說道。

為了交出這份滿意的答卷,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這項工作中去。在這二年多時間里,她不斷深入16個村規劃指導,幫助制定脫貧方案。全鎮先后召開了上百次脫貧攻堅動員會、推進會、研討會,解決16個村400余戶貧困戶五改三建項目;硬化2個村組道路6條長約3.5公里;硬化16個村人行便道長約3公里;解決1個村308戶1256人的集中點人飲安全;新建提灌站6座、技改提灌站1座;整治4個村溝渠長約6公里;維修3個村4口堰塘,為460多戶貧困戶送去雞苗1.1萬余只,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奠定了長效基礎。**鎮全鎮716戶1590人貧困戶已全部脫貧,向區委區政府、**鎮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答卷。

每每談起這些數字,**如數家珍,只有她自己知道,為了這些數字,她付出了多少個日夜!

為了做好扶貧攻堅工作,**同志不分白天黑夜,只要需要,立馬投入工作,2019年至今,**爸媽常常抱怨“你幫扶的貧困戶見你的次數都比我們多”,她心里很愧疚,但又放不下心里那份執著。

貧困戶的措施到戶精準、項目安排精準等工作雖然繁重,**同志甘之如飴,她說:“在政策的幫助下,我們鎮的貧困戶生活越來越好,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心里很欣慰。”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相信,只有腳踏實地去做好脫貧攻堅的每一件事,讓基礎薄弱的村和貧困戶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有希望,才是對自己多年鄉鎮扶貧工作堅守的最好詮釋,才是自己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