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無悔--老師師德主題教育論文

時間:2022-09-23 03:34:00

導語:真愛無悔--老師師德主題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真愛無悔--老師師德主題教育論文

下星期就要期末考試了,復習這段日子,學生們確實非常辛苦,為了活躍氣氛,緩解壓力,我提議舉行一次演奏會,學生們用一片歡呼聲回答了我。

班會課上,趙明正用薩克斯演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優美的旋律使人產生無限遐想。朱曉楠的小提琴《幽默曲》時而歡快、活潑,時而舒緩、悠揚,輕輕地扣動著學生們的心弦。不一會兒,他們便合著曲子輕輕地打起了節拍。一個個神情專注,如癡如醉。就連平時愛跟同學唱反調的劉煜也情不自禁地站了起來,微張著嘴,側著腦袋傾聽,眼睛里充滿著光彩。

我靜坐于教室一側,默默地享受著這期待已久的溫馨與和諧。

不知不覺中,思緒已回到了一年前……

當時,由于該班班主任的兒子不幸在車禍中喪生,這位老師精神受到打擊后有些失常,不到一年時間該班就成為全校出名的亂班。有相當一部分男生受社會上不良習氣的影響,抽煙、玩電子游戲,打群架成風。有幾位男生竟自稱黑社會老大,每人領著一幫兄弟,整日無法無天。跟老師頂嘴、吵架已是家常便飯。課堂上打得頭破血流的事也時有發生。更為過分的是,老師批評兩句,有的甚至拿飲料瓶、文具盒往老師身上摔。不但嚴重擾亂了課堂紀律,還威脅到師生的身心健康。學校領導非常重視,連續換了幾位班主任都不見起色。并且這種壞的班風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有時,他們課堂上打架被叫到辦公室后,同年級的老師只要上前詢問情況,他們就眼露兇光,拒絕回答。孩子在這樣的班級里學習,家長也常常提心吊膽,怨聲載道。當時,作為年級組長的我,每天更是如履薄冰。除了上好自己的課,管理好自己的班級外,還得隨時準備著處理來自該班的突發事件,一種大禍臨頭的預感時時籠罩在心頭。當我親眼看到他們在老師面前那種氣焰囂張的模樣,真的是又急又氣。急的是:都已經四年級了,還不知道操心學習,小學根基打不好,將來無法完成學業,,必將貽誤前程。氣的是:小小年紀性格竟然扭曲成這樣,如果不及時扭轉,即使文化課學得再好將來還不照樣會成為社會禍害!

與其說是一種使命感還不如說是眼前的處境迫使著我于2003年6月向學校提出了擔任該班班主任及語文老師的申請。

對此,人們看法不一。有人長出一口氣說:“這下四二班可有救了!”有人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來咱學校十幾年了,經常接差班,身體都搞垮了,這次還是慎重考慮考慮再說吧!”而有人則認為我是在處心積慮地為自己撈什么政治資本。

真誠的勸說,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同志間的關愛。但惡意的譏諷,還是重重地刺傷了我,我在欲哭無淚中體驗著一種感覺——羞辱。

幾天后,我毅然做出選擇:走自己的路!

剛接班的那段日子,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度日如年!一節課下來,就如同上了一次戰場,身心俱憊。你說這,他扯那,凈扯那些跟學習無關的話題,有的男生再不分是非地跟著瞎起哄,課堂紀律異常混亂。幾個自稱“黑老大”的人,誰也不服誰,課堂上也擺出一副劍拔弩張的陣勢,動不動就想沖下座位去拼個你高我低,教室里整天是烏煙瘴氣。幾個新轉來的學生被這種情形嚇呆了,開學剛三天就有兩位轉學生因不堪忍受課堂上的紀律當堂哭著離開教室,鬧著要家長給他們轉班。我的工作處于非常被動的狀態。但作為班主任的我知道在這種時候任何急躁、抱怨的情緒都非但無濟于事,還會帶來更大的副作用,因此,我積極調整心態,做好“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為了深入了解班級情況,大約半個月左右的光景,我竟然把華佗的“望、聞、問、切”全用上了,這是我后來才悟出來的。原本指望依靠家長的力量來救我于為難之時,但掌握了大量信息的我并不樂觀。全班60人,家長有正式工作的只有9人,以賣羊肉串、賣煤、開電子游戲廳、擺地攤為生的就有30多人。有6位同學已經上到五年級了,家中還沒有一本課外讀物,不知道鄭州還有個購書中心。更讓我吃驚的是,有一位家長竟將“人善被人欺”寫到學生的語文書封面上,以此告誡孩子到學校不要太老實,遇事要先下手為強。一時間,我忽然理解了孩子們的所作所為。因為一些不良習慣的形成,是與家庭教育的空白和學校教育的薄弱分不開的。

但值得欣喜的是經過短時間的接觸,我已經了解到孩子們的心底是純真的、善良的。他們不是朽木,而是一棵棵未經修剪的小樹,等待著我用全身心的愛去澆灌、去護理。

一、以《愛的教育》為突破口,教育學生學會做人。

剛開學的一段日子,盡管我苦口婆心地勸說,但打架罵人的事還時有發生。每當這時,我從不訓斥,而是耐心地幫他們查找原因。處理的“案子”漸漸多了,是非根源也漸漸明朗化了。無非就是你去年罵我一句,今天我跺你一腳之類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說白了,還是不注意細節修養的緣故。自己出口罵人,抬腳踢人,又要求別人尊重自己。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我就從日常生活細節開始,引導他們加強品德修養。我曾把劉備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送給學生,要求他們時時處處牢記這句話,并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

《愛的教育》這本書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也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我的心。我堅信我的學生也一定會被它而感動,而得到靈魂的凈化和情感的升華。

于是,我精選一些篇章念給學生們聽,剛開始學生心緒非常不穩定,一副躁動不安的樣子。我不管那么多,只管念,想聽的就聽,不想聽的就讓他們出去玩。由于故事感情細膩,貼近學生生活,所以念著念著,全班學生都靜靜地聽了起來。因為這些故事是我結合班級實際精心挑選的,所以針對性極強。每講完一個故事,我就讓他們結合班級的實際找一找差距,有時真的會使某些同學面紅耳赤,羞愧難當。改正起缺點來也特別及時、徹底。到了最后,他們竟然對這本書著了迷似的喜愛。我一進教室,學生們就會異口同聲地說:“念故事。”有時候,我會故意幾天不給他們念,他們急了,有的甚至也買一本《愛的教育》看了起來。直到今天,孩子們還對《吵架》、《小石匠》、《賣碳者與紳士》等故事記憶猶新。每當有人不尊重他人,同學們都會拿書中的故事來教育他。

當打架大王婁源在日記中寫到,他在公交車上給人讓座被南一的學生看到后也爭著給人讓座受到乘客表揚一事時,我在日記后面給他寫了這樣一句話:“非常感謝你,不但能自己讓座,還帶動南一的同學讓座,多好啊!我堅信這種美好的品質會像鮮花一樣美化我們的環境,凈化人們的心靈。”當我把婁源的日記連同我的評語念給同學們聽后,教室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他們用一雙雙羨慕的目光看著婁源。一向在斥責聲中“寧死不屈”的婁源此時卻紅著臉低下了頭。不久,以黑社會老大自居的陳東,竟然會幫一位上學途中手部擦傷的小弟弟包扎傷口。

聽學生講甜甜同學一次過馬路時,見到一位老奶奶手中拿著兩元錢對一位叔叔說:“我給你兩元錢,你扶我過馬路吧。”正當那位叔叔伸手去接錢時,甜甜跑過去說:“奶奶,我扶你過馬路吧,我不要錢。”

我一次又一次地被孩子們的故事感動著。

我知道,受《愛的教育》滋潤的他們,正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做人。

二、鼓勵學生寫成長日記,把握思想動向,及時耐心疏導。

十二三歲,正是孩子生理、心理突變的時期,許多的困惑、煩惱也隨之而來,老師除了從情緒、態度、舉止、興趣、愛好等方面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外,還要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尤其是性格比較內向的同學,因此我鼓勵孩子經常寫成長日記,并答應為其保密。這樣學生就會把自己的心里話說給老師聽,老師可以成功地采取疏導策略。實踐證明,抓住“興趣點”加以疏導,有利于消除、淡化不良興趣,誘發積極興趣;抓住“需求點”加以疏導,盡力創設條件滿足少年兒童正當合理地要求。例如:復習期間,各門功課都很緊,學生常常有力不從心之感,非常向往班級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我知道后就提議開一個演奏會,同學們興奮異常,學習熱情更高。抓住“情感點”加以疏導,以情生情,以情動情,可以避免情感障礙,培養孩子健康情感,調節控制情感的能力。最近,于智陽在日記中用了整整兩頁的篇幅寫到他學英語的煩惱:毫無興趣可言,在家長的強壓之下學習,厭惡、痛恨之極。當我向他了解情況時,他哭得泣不成聲。我就給他講了東晉畫家顧凱之和他的“漸入佳境”的故事。告訴于智陽學英語也和吃甘蔗一樣,有一個過程,只有堅持下來,努力學習,打好基礎,嘗到甜頭之后才能越來越想學,越學越好學,這也叫漸入佳境。于智陽聽后會心地笑了,一臉愁云轉眼間煙消云散。抓住“榮辱點”進行加以疏導,以贊揚、獎勵來促進孩子向良性軌道發展;以適當的批評,小小的懲罰來鞭策學生前進。

寫成長日記,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養成學生勤于動筆的習慣,還使學生找到了抒發情感的芳草地,再加上老師的引導點撥,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和諧地發展。

三、對癥下藥,把班會課上到學生的心坎里。

每到班會課,我都會結合實際組織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或歌頌母子之愛,或贊揚朋友之誼,或抒發愛國之情,或感悟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讓學生體會到他們的成長處處凝聚著父母、師長的關愛。從而使他們和老師、家長的教育保持一致,消除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

但有時及時引導他們自我反省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一段時間,部分學生浮躁不安,影響班級紀律。五月十二日母親節這天,我組織學生召開“感受母愛”主題班會。不少學生都講出了自己母親育兒的辛苦。當淘氣大王周知強講到自己母親為了供自己上學,整夜守在攤前賣羊肉串,熬壞了雙眼時,情不自禁地哭了,全班都跟著哭了起來。

我輕輕地問:“家長這么辛苦,你們來到學校不好好學習,對嗎?”學生們都羞愧地低下了頭。

這次班會課沒有說教,沒有斥責,有的只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感悟。我想它的教育力量遠遠勝過千句說教,萬句斥責。

去年剛接班的時候,針對相當一部分男生迷戀電子游戲(全班32位男生,迷戀電子游戲的就有14人,經常逃學、曠課,偷偷從家拿錢)不能自拔的狀況,我組織學生開展“電子游戲危害知多少”系列班隊活動。引導他們收集有關電子游戲危害健康及生命的資料,在教室里傳閱、翻看。老師選出典型事例組織大家進行討論、分析。個別典型事例張貼在教室的墻上時時警示大家。并讓深受電子游戲危害的田鴻飛、張中華、湖海洋等同學上臺發言,說出真實感受,告誡大家遠離電子游戲。

一年下來,全班已無一人迷戀電子游戲,只有兩人承認偶爾還會在家長的帶領下去一次。

四、重視家校互動,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教氛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一個優秀人物背后必有一位好長輩給過他終生受益的教誨,一個壞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位不稱職的長輩給過他一輩子難以擺脫的誤導。”這些都說明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我特別重視家校互動,力爭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一)、定期召開全班家長會,普及家教知識,提高家長的家教意識。

2003年9月28日,剛剛接班一個月的時候,我就召開一次全班性的家長會。主要介紹一些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讓家長了解到孩子許許多多的習慣都是在家中養成的,父母一定以自己良好的品質、人格、性格去影響孩子,熏陶孩子。告誡他們一個遇事急躁、經常暴跳如雷的家長,很難培養出一個做事有耐心的孩子。一個悲觀失望,成天唉聲嘆氣的家長,很難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人。一個家庭成天吵吵鬧鬧,孩子難免會沮喪、頹廢、精神壓抑。并給家長提供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1、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2、一個能自律的人;3、一個隨遇而安的人;4、一個隨和的人;5、一個遇事看得開的人;6、一個情緒平和的人;7、一個愛說愛笑的人;8、一個做事有標準的人;9、一個善于合作的人;10、一個懂得愛和被愛的人。

鼓勵家長多看家教方面的資料,豐富家教知識,提高家教水平。

(二)、中小型家長會和個別座談相結合。

根據部分和個別家庭狀況,采取中小型家長會和個別座談相結合的方法,因為這樣做針對性強,所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月份以來,我發現齊思迪、楊露霞兩位女生情緒極為低落,尤其是楊露霞竟幾次在日記中流露出厭世情緒。通過了解發現他們的父母脾氣暴躁,非打即罵,家里整天烏云密布,戰火不斷,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我連夜家訪,采取個別談話的方法讓他們意識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和諧的家庭環境。家長有責任、有義務去營造這種氛圍。

張乘、邵天凱、陳東、魏東東等人有明顯的攻擊性行為,當我了解到與父母的家庭教育有關時,召開了一次小型家長會,向家長陳述利害,讓家長認識到健康的人格遠比分數重要得多。

我們班的戚壘同學是父母結婚前偷生的孩子,從小跟著爺奶在農村長大,三年級時轉入我校。他爸在事業單位上班,因為擔心受處分,(他還有一弟弟從小跟父母一起住。)不讓他跟爸爸一姓,對爸媽的稱呼是大伯、大娘。不讓他在家里住,9歲的孩子自己一人租房住在小杜莊。種種遭遇形成了他怪僻的性格,經常曠課、遲到。仇恨爸爸媽媽,敵視同學老師,厭倦城市生活,經常偷偷逃回鄉下老家。當我在家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時,我馬上通知其父母來到學校。沒想到他爸爸口口聲聲說孩子不好,是朽木不可雕。我對他說:孩子很聰明,本質也不壞,但是他太小,父母不應該逃避現實,推卸責任,讓一個幼小的孩子去獨自一人面對來自家庭、社會、和學校的種種壓力。他現在的表現不令人滿意,這責任不全在他,只要你們敢于承認他、接納他、教育他,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很出色的孩子。”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我一次又一次的家訪,直到他父母親口答應接他回家。今年,戚壘學習、性格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五、言傳身教,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作為班主任,我時刻牢記“親其師,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的古訓。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育學生。說來也怪,接了這個班以后,我很少訓斥過學生。但以前愛打架的不打了,愛耍橫的不耍了。別的老師都很奇怪,問我用了什么魔法,問得連我自己也開始覺著奇怪了。班會課上,我半開玩笑似地問他們為什么不打架了?是怕我批評嗎?他們搖了搖頭,半天答不上來。忽然,魏冬冬站起來說:“老師,平時你和藹可親,講課生動有趣,我們都喜歡親近你。但犯了錯誤以后就怕你,因為……因為你身上有一股正氣,壓住了我們的邪氣。”其他男生趕緊點頭表示認可。我心頭一震:也許這就叫人格魅力?

閑暇時,我最喜歡鉆到學生堆里去,聽他們讀日記,背古詩,講新聞……不知不覺中,班里的學習風氣越來越好。現在,已經形成一種習慣,每天都有一組同學背古詩,讀日記。今天輪到誰,明天輪到誰,他們記得可清了,一次也不會放過。不少學生說突然感覺到學習原來是這么有趣!張山的爸爸告訴我,原來張山經常回家抱怨一節課40分鐘太長了,再也熬不完。而現在覺得40分鐘實在太短了,讓人回味無窮。記得張中華在摘抄本上寫了這么一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我看見了忙幫他糾正應該是“苦”作舟,不料他微微一笑說:“我認為學習很快樂,所以就改成了樂作舟。”宋詩怡同學自寫的名言“聽日記是一種享受,讀日記是一種快樂。”道出了大部分同學的心聲。

以學為樂的他們還有什么高峰不能攀登?還有什么海洋不能橫渡?

如今的五二班以健全的班級組織、良好的道德風貌、團結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出色的學習成績,贏得了全班家長的高度認可和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明年的他們會不會表現得更出色?

一陣熱烈的掌聲把我從回憶中驚醒,原來是婁源在用口風琴演奏“太陽當空照……”

婁源?我詫異了,……接著便是一陣欣慰。

細細想來,一年來傾盡心血的勞動,也使我的身體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清晰地記得從九月份接班到十一月份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我的體重就從九十六斤一下子降到了八十二斤,走起路來常有輕飄飄的感覺。隨之而來的是心率不齊,四肢麻木,腦血管痙攣……記得在一次班會課上,我曾開玩笑地對幾個調皮的學生說:“教咱班三個月我就瘦下來了十幾斤,再教半年,我都要飛起來了。”學生們一陣大笑之后都羞愧地低下了頭。慢慢地,那幾個調皮的孩子也越來越懂事了。

我分明地看到了我用熱情、耐心、汗水和智慧澆注的希望之花正一朵朵綻放。我嗅到了花之芬芳,我看到了果之華美!

陶醉于春華秋實的快樂中,我想說:“真愛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