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質新概括新發展講稿

時間:2022-10-15 10:35:00

導語:黨性質新概括新發展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性質新概括新發展講稿

教學對象:黨員、入黨積極分子;

教學目的:使學員理解堅持“兩個先鋒隊”的深刻意義;

教學提示:重點講清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工人階階級先鋒隊性質的必要性和當好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必然性;

教學時間:1.5小時。

教學過程

十六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之中。黨從成立那天起,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在十六大通過的新黨章里,有關“兩個先鋒隊”的論述被載入其中。它是黨科學總結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后,對黨的性質做出的新概括和新發展,對于我們認識和把握黨的先鋒隊性質,永遠保持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

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既是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個重大的實踐問題。長期以來,我們黨一直堅持自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樣的判斷從建黨初期時就有了。黨成立之時,中國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之下,經濟異常落后,在一個典型的農業國里,工人階級僅僅占了三億中國人中很少的一部分。黨之所以選擇工人階級作為自己的階級基礎,把自己定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乃是因為工人階級是“現在社會中惟一徹底革命的階級”(列寧語)。工人階級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主要承擔者和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但工人階級卻處于經濟上受剝削、政治上受壓迫的極不公正的地位。它所處的這種地位,孕育著它要求徹底廢除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建立共產主義社會的階級意識,并培育了工人階級堅強的組織紀律性和徹底的革命精神。同時,工人階級同大工業生產相聯系,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它在同資產階級的斗爭中充分顯現出了其是歷史上最先進、最革命和具有遠大前途的階級。中國工人階級由于其產生的歷史條件和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僅具有一般工人階級的共同特點,而且還具有一些特殊優點。中國工人階級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因此,具有最堅決、最徹底的革命性;中國工人階級的分布比較集中,便于組織起來,形成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中國工人階級與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便于與廣大農民結成親密的同盟軍,使中國工人階級領導中國革命具有極其廣泛的社會基礎。中國工人階級的這些特點和優點,決定了它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是現代中國最進步的階級。正因為如此,在我們黨成立之時,盡管那時中國的工人階級剛剛登上歷史的舞臺,人數也很少,但是我們黨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工人階級為自己政黨的階級基礎,把自己定位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中國革命勝利后,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我國工人階級隊伍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數量在不斷擴大。隨著我國工業化的發展,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我國工人階級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據統計,現在我國平均每年新增1000萬個就業崗位,也就是說,每年有近千萬個勞動者匯入到工人階級隊伍中來。二是整體素質在不斷提高。伴隨著經濟和社會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工人階級受教育的機會越來越普及,文化層次越來越高,與越來越先進的機器相結合,使得我國工人階級的智力、腦力勞動增加。特別是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加入到工人階級隊伍中來,且比重越來越大,大大提高了工人階級的整體素質。

當然,不可否認,我國工人階級隊伍在不斷發展壯大、素質不斷提高的同時,也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特別是由于改革的深入,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得工人階級的崗位發生變化,造成一些職工下崗甚至失業。有些職工由于素質低,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競爭的需要,成為市場經濟競爭的失敗者。但這些都不能成為否定工人階級是最先進階級的理由。應當看到,由于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有了較大變化、經濟運行形式正在發生重大轉變、經濟結構正在進行戰略性調整,部分工人群眾工作崗位發生變化,乃是正常現象,并沒有改變我國工人階級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而且這種工作崗位的變動從長遠來看,有利于工人階級整體素質的提高和整體優勢的發揮。中國工人階級依然是推動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基本力量。中國工人階級所肩負的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的偉大歷史使命,還要經歷相當長的歷史過程,在工人階級沒有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以前,它是不會消亡的。現在,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物質產品還不夠豐富,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事業還比較落后。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敵視和破壞我國社會制度的國內外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依然存在。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小生產習慣勢力在社會上還有較廣泛的影響。這一切都告訴我們,要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制度,還必須經過相當長的歷史過程。而能夠把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并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只有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工人階級需要黨,黨也離不開工人階級。如果我們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放棄自己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那么我們的黨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意義。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們絕不能含糊。

總之,不管形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工人階級是最先進的階級,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這樣的結論不能改變,也沒有改變。

(二)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代情況下,中國共產黨僅僅成為工人階級先鋒隊還不夠,還必須同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為什么要這樣呢?要回答這樣的問題,必須要對黨所處的環境、所擔負的使命有個清醒的認識。

從客觀環境看,由于經濟所有制多元化,我國的社會階層構成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科技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這些新的社會階層的廣大人員,大多數人是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通過誠實勞動、勤奮工作或合法經營而為推進社會進步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因此他們同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對于這些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優秀分子,是把他們團結在黨的周圍,或是吸收進黨內,還是將他們拒之門外,或者列為對立面,使之成為異己力量,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必須面對的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這關系到我們黨的執政基礎,關系到黨的社會影響力和凝聚力。我們應該把他們中間的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斗、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并通過黨這個大熔爐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覺悟,以不斷增強我們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黨不再只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還應該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做“兩個先鋒隊”,有利于把中國各方面的優秀人才都聚集在黨的旗幟下,共同為實現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的理想而奮斗。

從黨的自身情況以及一般的政黨建設規律來看,我們黨也應該成為“兩個先鋒隊”。現在,黨已經從革命黨成為了執政黨。革命黨和執政黨是有著很大不同的。在革命時期,我們黨的首要任務是率領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治,實現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階級的解放。黨成為執政黨之后,黨就不能只代表本階級的利益,不能只為本階級服務,同時也要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即要為整個民族利益服務。實際上,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共產黨執政的條件下,工人階級與全體人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這個利益上的一致,從根本上說,是由于我們擁有共同的理想所決定的。在當前,這個共同的理想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共同的理想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要求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在堅持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同時,也要努力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從黨的歷史來看,中國共產黨從來就是在堅持代表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階級利益的同時,一直堅定地使自己成為整個中華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捍衛者。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我們把“一個先鋒隊”拓展為“兩個先鋒隊”,并不是說我們黨在此之前不是“兩個先鋒隊”。中國共產黨誕生于中華民族陷入危機之時,它從一成立,就肩負著反帝反封建兩大歷史重任。顯然,完成這兩大任務不僅符合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也符合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正因為如此,曾經指出,中國共產黨“不但代表了工農的利益,同時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利益”。在中華民族陷入危難之際,我們黨高舉起民族解放的大旗,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斗爭中,起到了中華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說,我們現在把“一個先鋒隊”拓展為“兩個先鋒隊”,是總結黨80余年歷史而得出的必然結論,是對黨的先進性的進一步概括,表明我們黨對自己的性質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三)

黨要成為“兩個先鋒隊”,必然要涉及兩個敏感的問題。

其一,吸收新的社會階層優秀分子入黨,會不會改變黨的工人階級政黨的性質。有些同志擔心,允許私營企業主入黨,會改變黨的性質,使黨喪失工人階級政黨的先進性。這些人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擔心呢?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把黨員成分與黨的性質混為一談了。黨員成分與黨的性質有聯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黨的性質。正因為如此,黨始終強調要把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作為發展黨員的重點對象。但是,一個人的出身、成分,與成為一名合格的或是優秀的共產黨員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例如,誰都知道,革命導師恩格斯是個資本家,開著工廠,雇傭著工人,“榨取”著剩余價值。但是,誰又能夠否定他是一個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的開拓者呢?因為恩格斯把畢生的精力(包括他的財產)都用在了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上,用在了共產主義事業上,因此,沒有人因為他是資本家而否定他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地位。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最早接觸馬克思主義的一批人,如陳獨秀、、等,他們都不是勞苦大眾出身,也不是工人,而是一批向往真理的知識分子。正是這樣一批知識分子,成立了代表中國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工人階級政黨組織——中國共產黨。可見,黨員的出身和成分,不是決定政黨性質的根本因素。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判斷一個人政治上先進與落后的標準,不能簡單地看他占有多少財產,而應主要看他們的財產是怎么樣得來的以及對財產怎么支配和使用,主要看他們的思想政治狀況和現實表現;同樣,判斷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主要是看它的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了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允許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優秀分子入黨,不會改變黨的工人階級政黨的性質。

其二,有些同志心存疑問:強調黨同時也要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會不會使黨成為了“全民黨”。所謂“全民黨”的概念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由蘇共的赫魯曉夫提出來的。他認為,“社會主義的勝利根本改變了局勢。工人階級的理想、它的政策和意識形態成了全體人民的理想、政策和意識形態。與此相適應,黨的性質也變了:它從工人階級的黨變成了全民的黨”。另一個是由西方的一些政黨組織提出來的。德國社會在1959年哥德斯堡大會上通過的綱領,可以說是這方面最早的代表作。這個綱領明確提出:“社會已經從一個工人階級的政黨變成了一個人民的政黨。”類似的綱領在其他西方政黨中也不鮮見。應當說,在西方社會中出現“全民黨”并不奇怪。因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政黨只是競選的工具。一些政黨組織為了盡可能多地爭取選民,贏得選票,有意淡化黨的性質、強調黨的全民性,在發展黨員上敞開大門,不設任何條件限制,只要愿意,誰都可以進來。所謂的“全民的黨”、“民族的黨”,其最主要的標志就是這些黨放棄和否定了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民主集中制等共產黨必須堅持的最根本的政治原則。反觀我們黨,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黨的理論和綱領歷來是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也從未放棄過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追求。我們現在提出“兩個先鋒隊”,但并沒有放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我們在吸收黨員問題上,也并不是大門洞開,而是有著嚴格的條件和程序。這些都和所謂的“全民黨”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堅持“兩個先鋒隊”會使我們的黨成為“全民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