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流動黨員教育學習材料

時間:2022-05-30 10:03:00

導語:新形勢流動黨員教育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形勢流動黨員教育學習材料

流動黨員是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社會主義市場體系不斷完善的進程中產生的。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過程中,流動黨員的數量不斷增加,分布不斷變化,呈現出“大流量、多流向、常流動”的特點。因此,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的教育工作,已成為新形勢下加強黨員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貫徹黨的*精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新形勢下加強流動黨員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流動黨員基本情況難掌握。流動黨員的流動往往以擇業或安居為導向,在沒有確定的工作崗位和居住地方的情況下,流動黨員的情況變化相對較大,具有明顯的不穩定性。因此,基層黨組織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對流動黨員的人數不清、情況不明的現象,造成流出地黨組織和流入地黨組織無法對流動黨員實施有效管理,影響到對流動黨員的教育。

2.流動黨員教育活動難開展。對流動黨員的教育,是一項經常性、長期性的工作。流動黨員作為一個群體,構成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相當一部分流動黨員的流動比較頻繁,工作不夠穩定,生活缺乏保障,生存壓力較大,要按時參加流入地黨組織的黨員教育活動,難度相對較大。雖然流入地黨組織針對流動黨員的實際情況,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組織實施形式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制度、辦法,但因貫徹執行得不夠嚴格、規范,制度本身也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也影響到流動黨員教育活動的開展。

3.流動黨員教育實效難顯現。流動黨員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黨員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時間安排等方面都有比較實在的要求。如在教育內容上,已不滿足于單一的理論宣傳,希望有政策法規、文化知識、生產技能、勞動保障、就業指導等方面的培訓,以增強自己的就業能力和應變能力;在教育方式上,已不滿足于單調的課堂講授,希望有參觀考察、知識競賽、專題演講、文化娛樂等較為生動直觀、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時間上,大多數人更傾向于能由他們自己選擇時間接受教育培訓。面對如此現實的教育需求,要使教育活動對每一個流動黨員都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無疑難度很大。同時,一部分基層黨組織在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黨員教育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方面做得還不夠理想,也影響了流動黨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新形勢下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的有效途徑

1.優化組織設置,使流動黨員教育有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通過優化黨的基層組織設置,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實現黨的工作覆蓋,使流動黨員無論在哪里工作生活,都能找到黨的組織,參加黨的活動,履行黨員義務,行使黨員權利,這是保證流動黨員的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的前提和基礎。一要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針對農村外來務工黨員越來越多的實際,在村里成立“新村民黨支部”,推選居住在村里的外來務工黨員擔任黨支部書記,負責外來務工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在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區建立黨支部,組織外來務工黨員開展理論學習、技能培訓、權益維護、文化體育等各種活動,關心外來務工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努力將黨組織的設置和黨的工作拓展到流動黨員的工作區、居住區和社會活動區。二要優化社區基層黨組織設置。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在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依托鄉鎮、街道黨員服務中心,組織流動黨員學理論、學文化、學技能,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和黨員教育活動。三要優化“兩新”組織的黨組織設置。按照“成熟一個、建立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的要求,有條件的“兩新”組織都應建立黨的組織,黨員不足3人的,按照“行業相近、地域相鄰、便于管理”的原則,組建聯合黨支部,也可探索“兩新”組織與社區“共駐共建”黨的組織,由這個黨組織負責就近范圍內的“兩新”組織黨的工作。四要優化服務行業黨組織設置。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服務行業、各類專業市場和飲食街、經濟園區建立黨組織,加強對流動黨員和私營業主的教育,做到黨員流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積極探索適合流動黨員需求的“建家”模式,讓流動黨員就地、就近“安家”,使黨的組織隨“流”而建,黨建工作隨“流”而動。

2.創新活動方式,使流動黨員教育真正取得實效。一要突出重點,增強教育內容的針對性。按照“實際、實在、實用”的原則,合理安排教育內容,真正使流動黨員學有所獲,學以致用。深入開展黨性教育,組織流動黨員學理論、學黨章,幫助廣大流動黨員增強黨性觀念,自覺實踐黨章。幫助流動黨員了解當今世界發展潮流和我國經濟發展方向,明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要求,為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突出政策法規教育,結合當地實際,加強政策法規教育,幫助流動黨員增強政策觀念和法制意識。抓好實用技術的培訓,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流動黨員的就業需要,加強各種實用技術的培訓,增強流動黨員的勞動技能、擇業能力和致富本領。二要注重創新,增強教育形式的多樣性。流出地黨組織要在流動黨員外出登記、辦理《流動黨員活動證》時,由所在黨支部指派專人談話,加強行前教育,明確具體要求。基層黨支部在流動黨員節假日返鄉之機,要采取組織走訪、座談、聯歡、過家鄉組織生活等多種方式,了解《流動黨員活動證》的使用情況,對外出回家的流動黨員加強思想教育。流入地黨組織要注重組織部門和公安、人口等部門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及時了解和掌握外來人口中流動黨員的情況,依托黨員服務中心,創辦流動黨員學堂,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組織開展專題講座、參觀考察、知識競賽、過入黨生日和現代遠程教育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為流動黨員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培訓搭建平臺。三要貼近需求,增強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要了解流動黨員的實際需求,根據他們的需要,安排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式,提供有效服務,幫助他們提高到流入地以后的適應能力和就業能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實際困難,以流入地黨組織的真情關懷、真心幫助和真誠服務,激勵流動黨員在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好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3.健全工作制度,形成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的長效機制。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和穩定性。一要健全各級領導責任制。各級黨組織要把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的教育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領導,抓出成效。黨委組織部門要堅持和完善黨員教育聯系會議制度,建立健全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為加強流動黨員教育提供組織保證。二要完善流動黨員教育保障機制。要千方百計保證流動黨員教育中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時間、教育場所、教育經費、師資力量的落實和相關服務工作到位,為解決流動黨員教育中的各種困難提供保障。組織實施送教下基層,探索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的有效途徑,確保各個層面的流動黨員都能正常參加學習、接受教育。三要強化督查考核制度。各級黨組織要對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的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嚴格考核,嚴格管理。認真總結、推廣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的成功經驗,促進流動黨員教育工作的健康開展,使對流動黨員的教育能真正達到豐富內容、創新方式,落實責任、確保實效的要求。

加強流動黨員教育是新形勢下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項新任務。我們必須按照黨的*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總體要求,開拓創新,扎實工作,提高流動黨員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努力開創流動黨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