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電局郵政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22 08:18:00
導語:郵電局郵政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郵政承擔著普遍服務的義務,在服務“三農”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郵政具有網絡資源優勢和良好的信譽,在服務“三農”方面大有可為。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筆者在認真學習相關文件資料的基礎上,結合xx區新農村的建設和郵政行業優勢以及產品特點,就“充分利用和整合郵政企業資源,拓展郵政服務領域,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認真開展市場調研。
一、xx區農村經濟情況調查
xx區共有29個鄉鎮街道,731個村民委員會。20*年底,全區戶籍人口83.1萬人,農業戶總戶數為20.37萬戶,農業人口69.2萬人,占全區總人口的83.27%。全區耕地面積134.0273萬畝,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8620元。
二、郵政服務“三農”的優勢與條件
郵政業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郵政網絡是國家重要的通信基礎設施。目前郵政企業擁有完善的倉儲系統、運輸系統、高效快捷的信息處理系統和資金結算系統,郵政服務網點遍布城鄉,貼近農村,方便農戶,是一條為“三農”服務的重要渠道。
近年來,xx區郵電局本著“政府滿意、農民受益”的原則,在認真履行普遍服務義務的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網絡、網點和人員優勢,積極參與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大郵政服務的基礎建設投資力度,在服務“三農”方面已具備以下明顯優勢。
1、百年郵政所獨有的品牌和信譽優勢,使郵政部門能夠更有效的為快速消費品、農資生產企業等商家和農民架起流通和交換平臺。特別是通過長期的履行普遍服務義務的工作,郵政與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一致認可。
2、郵政部門具有獨特的網點、網絡優勢。目前全區共有郵政營業網點21處,郵政服務站500處,郵政投遞服務覆蓋全區所有的行政村街,郵政服務的觸角已深入到千家萬戶。
3、郵政履行的通商、通政、通民的職能。郵政部門所獨有的集資金、信息、實物“三流合一”優勢,通過提供金融服務、物流配送、報刊雜志的訂閱、投遞服務,為農民的日常生產生活、搶抓致富信息、購買必需的農業生產資料、推銷農業產品提供了便利條件。
4、郵政部門具有人員優勢。現有的農村營業網點的營業投遞人員大多是農村土生土長,尤其是我們聘請的郵政服務站人員本身就是農民,他們能夠準確了解農村現狀和當地農民需求的各種信息,全區郵政投遞均為逐日班,每天都與各村街農民直接接觸。郵政部門可以最大限度的了解農民的心聲,滿足農民的需要。
5、郵政部門開展物流配送業務,將依托現有的運輸、投遞和營業網絡,網絡運行和管理更為規范,具有一定的規模效益,可以有效減少農資營銷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與個體經營渠道相比,我們在產品質量、價格和商業信譽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6、郵政部門在服務平臺、網絡建設等方面已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運行體系,基礎建設主要由郵政部門自己投資,不需要政府部門大量的資金投入,可有效補充現有農村供銷社體系、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和個體經營等農資流通渠道的不足。
三、當前郵政服務“三農”的主要工作舉措
1、加大農村金融服務相關業務的宣傳推動,進一步做好針對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工作,以支局為陣地開展支農小額貸款業務、郵政儲蓄綠卡業務、商易通自動轉賬機具的布放、保險的宣傳,對區域內有融資需求的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開展有針對性的宣傳,提供上門服務,在嚴格貸款審查的同時加快放款速度。做好商務貸款的宣傳,對有資金周轉需求的農村中小企業開展商易通推介。各支局做好糧食直補資金業務,利用遍布城鄉的網點優勢開展郵政儲蓄農村養老金。加大郵政綠卡業務宣傳,發展綠卡村。突出平臺優勢對西聯匯款業務和匯兌業務進行宣傳,尤其是西聯匯款業務,在出國外出打工人員較多的區域開展廣泛宣傳。充分利用郵政儲蓄網絡優勢拓展業務種類,開辦代扣水電費、代收公用事業費、手機銀行、保險、基金等個人金融服務。與區域內各中小企業聯系,利用郵政儲蓄網點分布廣泛的優勢,加大中小企業公司業務的推廣力度,推動工資業務,根據農村地區企業不同情況制訂“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為農村經濟發展做好支撐保障。農村地區郵政儲蓄網點適當增加臺席,緩解農村集市日業務猛增的現象,減少用戶等候時間。在有條件有需求的地區開展商務匯款業務宣傳,為客戶資金歸集提供解決方案。
2、進一步利用自身網絡和品牌優勢做好郵政物流配送。根據季節備好各類農資,嚴把進貨質量關,將質優價適的種子、農藥、化肥,以及洗滌日化、酒水飲料、節令商品等配送下鄉,縮短農村流通環節,方便農民的生產生活。開展農產品外銷業務的嘗試,為打造蔬菜、肉類、水果基地村提供支持,使廣大農民增加收入的同時,拓寬郵政服務網絡。針對農民缺乏農業知識的現狀,組織相關農業技術人員和廠家技術人員為農民開辦培訓班,熟悉產品特性及使用要求,然后再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進行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教授。要在精品農村郵電服務站中為農民提供雙向物流服務,既把優質高效的農資產品、快速消費品送到鄉村,還利用郵政物流的商品分銷配送網絡,幫助農民將其生產的蔬菜、水果、土特產等產品推向城市市場,做大做強“反向物流”業務,更好地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幫助農民解決銷售難、銷售費用大等問題,為城市居民拓寬選擇渠道,真正將農民與市民、菜園子與菜籃子、農民增收與市民減負相對接。
3、進一步發揮農村郵電服務站的業務功能,強化農村郵電服務站的基礎服務功能。制訂、落實農村郵電服務站考核辦法,保證郵件報刊的投遞深度和投遞質量,根據農業產業特點推介種養殖科技信息類報刊,發展報刊村,開展代售郵票、代收郵件等便民服務。繼續加大“空中充”設備的投入,加強業務支撐和指導,提高代收筆數和金額。
4、以數據庫商函為重心宣傳函件業務,重點推介數據庫商函、郵資封片和郵政賀卡業務。展示近年來xx郵政制作的各類數據庫商函產品,擴大社會對函件業務的認知度,吸引更多的客戶使用數據庫商函業務。針對農村中小企業和特色種植、養殖,通過函件業務將產品信息進行,起到農產品外銷的龍頭作用,為企業拓展市場,尋找客戶提供業務支撐。
5、繼續做好速遞業務宣傳,對“全夜航”、“次晨達”、“津城當日遞”、經濟類進行推介,開發新客戶以專兼職營銷人員為主建立客戶維護機制,突出郵政品牌優勢、網絡優勢,為農村中小企業經濟發展鋪路搭橋。
6、結合報刊大收訂工作,做好宣傳,通過免費向用戶提供報刊目錄、業務宣傳單及上門服務等方式,重點宣傳適合農村群體閱讀的報刊,根據村莊種植、養殖種類,重點推介農業信息類報刊,推動農業科技化建設,為農副產品的加工業提供科技信息,提高郵政報刊發行知名度。與區文化部門配合,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撐,上門走訪各村文化室本著雙贏的原則,為鄉鎮文體中心、村文化室提供報刊訂閱服務,大力發展農家書屋建設。
7、開展農村投遞網改造,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投遞網組劃,提高郵件報刊投遞速度,增加速遞攬投結合的汽車段。開展農村地區信箱更新工作,在有需求的村莊安裝郵政信箱。做好農村“五保”、“低保”救助金的投送。對農村城鎮新建住宅小區及時通郵,與開發商溝通提高信報箱配備率。
8、各支局、專業制定走訪用戶計劃,每月繕發征求意見函,通過走訪、調查了解廣大群眾對郵政服務工作的意見、建議,由支局或專業提出需求,每兩個月區局組織召開客戶座談會,對客戶意見或建議當面溝通,同時將郵政業務進行系統性宣傳推介,解決客戶產品營銷、產品流通、融資、資金周轉等方面的具體困難。繼續做好中小企業走訪調查活動,通過走訪了解客戶需求,推介郵政業務,為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推動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支撐。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以郵政網絡為載體,以優質、高效、快捷服務為手段,以促進全區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充分發揮郵政行業優勢,不斷增強郵政行業在促進“三農”工作中的作用,有力推動xx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上一篇:古箏文化研究論文
- 下一篇:莫扎特鋼琴作品風格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