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學習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1 10:19:00

導語:社區學習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學習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按照科學發展觀《關于做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現狀調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昆侖路社區積極行動,組成專題調研工作小組,通過認真研究調研內容,制定調研方案,以召開座談會的方式,開展了詳細具體的調研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基本經驗

科學發展觀既是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解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發展過程中各種新矛盾新問題的基本原則。如何學習實踐好科學發展觀,是否真正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非常關鍵。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統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

(二)激發了活力,鼓足了干勁。

(三)轉變了作風,實現科學發展。

自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我社區黨總支部認真貫徹落實街道黨工委的要求和精神,廣泛開展調研活動,以做好城市管理、社區服務,保持社會穩定為目標的社區活動,加強班子建設,提高黨員隊伍素質為重點,狠抓社區黨組織建設工作,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明顯增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

二、經調研,社區黨的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昆侖路社區下轄1個支部,共有黨員3名,復轉軍人黨員2名,無空閑時間參加學習,流動黨員聯系不上等原因,學習面不廣泛。

2、社區黨員的黨員意識不強。近年來,進入社區的黨員逐漸增多。受社區黨組織直接管理的黨員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離退休黨員;另一類是流動、下崗等特殊群體黨員。從現實情況看,第一類進入社區的離退休黨員,人雖然進了社區,但許多人的心卻不能接受由“單位人”變為“社會人”的現實,對社區黨組織這個新家心懷顧慮,不愿融入。第二類流動、下崗群體黨員,他們中的不少人正處于失意之中,思想上有一些抵觸情緒。同時,他們還要忙于生計,認為組織關系留在社區只不過是權宜之計。第三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流動人口的增多,企業轉制后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都居住社區,許多離退休干部、職工的管理服務也交由社區負責,許多“單位人”變成“社會人”,這其中不少是黨員,社區黨組織沒有相應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把這部分黨員有效地教育管理,不能很好地發揮這部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3、黨員管理教育工作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由于社區黨員多數年老體弱,加之部分黨員長期在外地居住,空掛戶較多,使教育管理工作難度更大,從而發展入黨積極分子較為困難,影響了社區發展黨員工作。

4、社區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以人為本”的思想體會還未學深透,忽視了知識能力的培養再造,對很多新事物、新知識學習掌握得不夠深,學習的內容不系統,現代化知識、技能有所欠缺,今后需加強建設新型社區方面知識的學習。

5、社區基層工作日益繁重,黨員開展活動場地缺乏。主要表現在:一是社區居委會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居委會承擔的區辦事處各部門交辦工作之多,其中80%是屬于行政性事務。這種‘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的狀況令居委會工作人員身兼數職,開展社區黨建工作難有所影響;二是社區的辦公條件有待于進一步改善,有些社區黨支部黨員數量較多,召開黨員大會的場所條件有限,通常黨員大會都要通過租借場地召開會議,增加了居委會的開支。

6、社區共駐共建活動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幾年來社區與友好單位開展了一系列共駐共建工作,大多數單位都非常支持這項工作,但以后有必要把這項共駐共建活動長期的保持下去,不能流于形式。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根本上說,是社區工作體制機制還不健全,從而影響社區黨建等基層基礎工作,制約了社區管理水平。

三、建議及對策

1、切實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加強社區班子建設,社區總支部對社區居委會全體工作人員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育,定期參加組織學習或者到先進社區學習取經,使他們開闊眼界,更新觀念,增長知識,提高服務社區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進一步加強社區志愿者隊伍,發揮其在社區管理和服務中的特殊作用。

2、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體系,建立以黨組織為主的社區工作網絡。要健全和擴大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工作網絡,加強與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為主的黨建工作聯系,強化屬地管理功能;加強各居民小組的黨小組建設,在社區黨支部領導下讓工作延伸到每一位社區黨員,輻射到社區居民群眾。在黨組織關系的接轉工作、黨員發展工作、志愿者隊伍建設工作、社區服務工作納入其中,形成覆蓋社區的工作網絡機制。

3、加強社區黨員的管理和教育,做好社區單位黨員的雙向登記工作。社區黨組織要對轄區黨員進行詳細地調查登記,根據黨員分布的不同特點進行分類指導,分類管理。對組織關系在社區的黨員,要以建立健全黨員目標管理為載體,嚴格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民主評議活動,提高黨員素質。對組織關系在社區的外出流動黨員,采用黨員聯系卡等形式開展組織活動,加強對外出流動黨員的管理;要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管理服務站的作用,對流入社區的外來流動黨員進行登記、建檔、組織活動,并為他們提供各種服務;倡議社區黨員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利用業余時間發揮個人專長,自覺參加社區建設。要建立一支數量充足的社區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積極培養、吸收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和轄區居民中的優秀積極分子加入黨組織,補充新鮮血液。

4、建立健全各項工作運行機制,提高社區建設水平。一是建立幫扶困難黨員、黨員聯系群眾工作制度。幫助社區弱勢群體解決困難,二是建立社區班子聯系社區基層支部機制,以加強社區黨組織的縱向聯系,深化學習成果。完善定期走訪老黨員、困難群眾,老干部機制,充分發揮社區黨員活動中心、居民活動中心的陣地作用,幫助老人排憂解難,使居民切實得到好處。公務員之家:

5、創新社區服務載體,進一步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社區服務是社區黨建的基礎,我們通過服務來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戰斗力,來促進社區全民建設,第一是努力為廣大居民營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環境;第二是抓社區再就業和保障救助工作,在扶貧濟困方面,協同民政工作人員經常深入社區進行調查、摸底、解決特困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問題,為符合低保條件的人員做到應保盡保;第三是提供各種再就業服務,為轄區的下崗職工辦理再就業優惠證,幫助再就業人員規范勞動關系;第四是要進一步改進精神文明宣傳的方式、方法,以創建文明社區、文明單位、文明戶推動社區文明創建水平的提高,結合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的指示精神,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為構建新型社區奠定堅實的群眾文化基礎。

6、積極開展社區共駐共建活動。與社區友好單位簽訂共建協議,成熟一個就簽訂一個,制定與共建單位開展活動的計劃,組建由共建單位、社區、居民群眾、黨員、團員組成的志愿者隊伍,在社區內開展扶老救助的活動。充分發揮和利用社區和共建單位的資源,組織志愿者積極參與有益的社會活動,及時為社區的弱勢群體家庭提供幫助和服務,以此樹立社區、共建單位、志愿者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為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型社區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