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落實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時間:2022-05-10 02:25:00
導語:民政局落實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開展以來,自治區民政廳黨組一班人按照自治區黨委的統一部署,帶頭深入學習,帶頭參加討論,帶頭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帶頭征求群眾意見,帶頭分析檢查,先后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兩次舉辦處以上干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封閉式集中學習班和研討班,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集體會商重大民政問題;二是確定了8個重點調研課題,由廳領導領題調研,深入到25個市縣(區)民政局、83個福利機構、40個社區和25個社會組織開展調查研究;三是精心設計“民政為民、寒冬送暖”實踐載體10項活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了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四是廣泛聽取干部群眾的意見,深入12個市縣(區),召開座談會12場,共征集到各方面的意見、建議351條,經歸納整理涉及突出問題五個方面22條;五是召開廳黨組民主生活會,認真總結工作,分析檢查問題;六是分別召開廳黨組(擴大)會議和群眾評議座談會,對分析檢查報告(征求意見稿)進行評議,征求到修改意見建議16條,對12處進行了修改完善,在此基礎上,形成如下分析檢查報告: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情況
黨的十六大以來,廳黨組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落實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歷任廳黨組班子團結帶領廣大干部職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奮力拼搏,積極探索符合XX區情的民政科學發展新路子,各項民政事業取得了新的成就。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經濟危機的應對等異常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的任務,以及國務院、民政部兩個《意見》出臺的重大歷史機遇,廳黨組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克服困難,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狠抓落實,民政工作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是救災減災工作扎實有效。建立健全了救災工作體系,落實了救災工作責任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不斷提高。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初步建立,災害應急救援預案全面建立。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部署,廳黨組快速反應,積極行動,在第一時間向災區組織運送救災物資;在全國第一個向四川災區提出接收“三孤”人員,安置災區孤老孤兒83名;第一個及時向災區運送急需的清真食品。組織開展了歷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社會捐助活動,為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是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日臻完善。近年來,經過不懈努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代傳統社會救濟并實現城鄉全覆蓋、均等化發展;農村五保供養實現由農民互助互濟向財政保障為主的重大轉變;醫療救助制度從無到有在城鄉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相互銜接配套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有效保障了全區45萬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大力推進了農村危窯危房改造工程,今年完成23319戶危窯危房改造任務,提前啟動了二期工程,有效解決了農村困難群眾的危窯危房問題。
三是社會福利事業健康發展。近年來,廳黨組大力推進以養老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福利事業,社會福利基礎設施大為改善,興建和改造了一批社會福利機構,提高了服務水平;老齡工作不斷加強,為老敬老工作取得新進展;兒童福利事業快速發展,實施了“明天計劃”、“重生行動”項目和“愛心20*”活動,孤殘兒童救助取得明顯成效。殯葬改革不斷深入,殯儀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慈善事業也有了較快的發展。
四是城鄉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明顯加強。近年來,廳黨組不斷創新思路,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大力開展了城市星級社區創建活動,社區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新建和改擴建社區基礎設施285個,首批以自治區名義命名五星級社區17個,為全區336個社區統一了標識。農村社區試點建設穩步推進,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全區新增試點村300個,自治區重點指導村30個。為105個試點村統一制作安裝了社區標識牌,150個試點村援建了社區圖書室。同時,積極配合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落實了社區工作者待遇。
五是雙擁優撫安置工作全面發展。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全區有10個市(縣)被命名為國家級雙擁模范城(縣),25個市(縣)被命名為自治區級雙擁模范城(縣)。按照新的軍人撫恤優待標準,先后4次提高撫恤補助標準,“三紅”、“三屬”撫恤費與20*相比增長了20倍;傷殘軍人撫恤補助標準平均提高2.5倍。認真落實退役士兵安置計劃和部分軍隊退役人員“五項政策”,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
六是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日趨規范。近年來,廳黨組堅持培育發展和監督管理并重的方針,引導民間組織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不斷提高依法管理服務水平。目前,全區各類城鄉社區社會組織已發展到14543個,社會作用日漸明顯。充分發揮科學行政區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今年,積極爭取民政部和國務院支持,完成了海原縣政府駐地遷移報批工作和相關鄉鎮區劃調整工作。全面完成甘寧界線聯合檢查,界線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地名公共服務工作得到加強,基層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全面推進,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七是科學發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廳黨組班子堅持著眼全局,謀劃長遠,自覺主動地將民政工作置于自治區黨委、政府工作的大格局中來認識和把握,積極贏得工作主動。圍繞民政工作大局和長遠發展問題,每年確定重點調研課題,深入調研,破解難題。組織開展“兩學習、一完善”活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民政事業科學發展。今年,我們搶抓機遇,迅速行動,全力抓好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XX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爭取民政部在國務院各部委率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和促進XX民政事業發展的意見》。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們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調整思路,緊盯項目,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切實做好與擴大內需十項政策的對接工作,贏得了民政部的大力支持,為推進民政事業科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回顧十六大以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歷程,特別是這次學習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的認識和理解,在以下方面形成了共識:一是在工作部署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時俱進。只有堅持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準確把握民政工作時代方位,才能使民政工作的舞臺越來越寬闊,作用越來越明顯,地位越來越重要。二是在工作理念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只有樹立和堅持這一理念不動搖,才能堅定民政工作前進方向,凝聚民政事業發展力量,推動民政實踐不斷深入。三是在職責定位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只有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和落實各項為民政策,才能讓廣大民政服務對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四是在功能作用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鑄造民政社會平衡穩定機制,維護穩定、促進和諧。只有通過民政工作調節社會利益,縮小貧富差距,優化社會治理結構,才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五是在推進方式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區域先行。只有總攬全局,兼顧各項,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分類指導,科學謀劃,才能確保民政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六是在工作機制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只有明確責任,協同配合,形成合力,有效聚合全社會的人力、物力和資源,才能不斷壯大民政事業的發展力量。七是在保障措施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從機關抓起、加強基層、強化基礎。只有突出抓好能力建設,強本固基,才能有效推動民政事業科學發展。
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原因
按照學習實踐活動的要求,廳黨組通過多種形式,聽取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在對意見建議進行梳理、分析的基礎上,對照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和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查找了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上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為以下“四個不完全適應”:
(一)思想觀念不完全適應。表現在思想還不夠解放,開拓進取意識還不強,民政工作的思想觀念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在工作中,盡管有一些新的想法,新的調研成果,但從科學發展的角度考慮民政工作還不夠,在思想或工作中,習慣于滿足一般的嘗試,缺乏超前性、全局性、系統性的方法與手段。對民政領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及時有效的、深層次的探索和解決。在更新觀念、敢闖敢試方面,還存在著思路不寬、觀念不新、闖勁不大、激情不足等問題。在破解民政事業發展難題、轉變民政事業發展方式、推動民政工作科學發展的實踐中,還沒有真正把思想觀念從阻礙科學發展的思維定勢、利益格局和體制障礙中解放出來。習慣認為XX底子薄、基礎差,民政工作任務重,有時也存在唯條件論以及畏難情緒和懶惰思想,缺乏強烈的開拓精神和創新勇氣,缺乏小省區有大作為的豪邁氣魄,在奮力拼搏中實現民政新的跨越方面還做得還不夠。
(二)體制機制不完全適應。表現在民政工作的制度建設、人員力量、工作手段和投入機制與承擔的任務存在一定差距,體制機制不夠健全,民政工作系統還不夠完善。一是民政工作法制化、信息化、標準化、專業化水平與民政事業科學發展不相適應。民政法制建設還比較薄弱,政策研究水平不夠高,制度建設還不夠完善、工作系統不夠完備,有些工作程序不夠明晰、運行管理缺乏標準化。二是工作機制不夠健全。在災害應急響應和救助、民政干部教育培訓、機關效能建設、城鄉低保和醫療救助規范化管理、社會福利社會化、城鄉基層自治、優撫對象撫恤補助自然增長、社會組織有序發展與管理、加大民政事業資金投入等重點業務領域還沒有完全形成一整套科學推進民政事業發展的工作機制和政策保證。三是醫療救助程序還不夠科學,制度設計還不完善,農村低保標準偏低。從農村特困戶和特重大疾病醫療救助辦法運行的過程看,有些條款規定的比較籠統,針對性還不強,對救助病種的規定和報銷的程序設計不夠科學,造成困難群眾報銷醫療費用的不方便。在城市,大病醫療救助制度還沒有建立。由于地方財政資金配套能力弱,一些低收入困難群眾還沒有納入低保,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應保盡保,沒有完全建立起城鄉低保補助水平隨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的自然增長機制。
(三)履職能力不完全適應。表現在領導民政事業科學發展上水平還不夠高,能力還不夠強。一是對民政事業的科學發展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抓當前、想長遠、謀大事、求發展上,思路還不夠清晰,對今后的民政事業如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思路還不完整、不系統;對新形勢下民政工作的新優勢、新趨勢、新情況把握的還不夠準,對新起點、新任務、新舉措研究的還不夠透。二是工作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習慣于就事論事,思想的視野不夠開闊,思想解放動力不足。有些工作還不能及時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本部門的具體情況有機結合起來,開拓創新的能力不夠強,解決問題的辦法還不夠多,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能力較弱。三是工作執行力還不夠強。在有些時候、有些工作方面,存在見事比較早、行動比較慢、效果不夠理想的情況,有時還有拖的現象,逐級帶領機關干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夠;在個別同志身上還缺乏立說立行、雷厲風行的作風,與時俱進、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的創新精神不夠。四是基層民政工作量大、人員少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觀。在基層工作任務日益繁重的情況下,辦公條件差、工作經費無保障,越來越成為影響各項民政工作在基層規范開展的重要因素。
(四)發展水平不完全適應。表現在社會福利事業發展速度總體滯后于經濟發展。社區建設的發展水平與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打造基層社會服務管理平臺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在改善社會福利基礎條件上力度還不夠大。對影響社會福利事業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找的還不夠準,對全區城鄉社會福利機構發展現狀、運營模式、管理方式底數還不夠清楚,科學發展社會福利事業的思路還不夠寬,辦法還不夠多,力度還不夠大。社會福利機構基礎設施薄弱,投入還不足。由于歷史的欠賬、政府財力的限制和調動社會資金投入福利事業的政策還不完善,支持還不夠有力,投資主體多元化還沒有形成,導致社會福利服務能力不強,仍然停留在補缺型階段。社會福利機構缺乏運營的有效保障,還沒有建立起支撐福利機構有效運營的機構、編制、經費等保障機制。二是在推進城鄉社區建設上步伐還不夠快。社區建設發展不平衡,南部山區和中部干旱帶縣(區)社區建設相對滯后。由于受地方財政困難限制,加之投入機制還不完善,社區建設還沒有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整體規劃。社區職能不夠明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作用發揮的不夠,綜合服務功能還不強。三是基層民政工作手段落后,規范化管理水平低。對適應新形勢發展的要求,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和改進民政工作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面還做得不夠。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一套信息化支撐的規范化管理系統,也沒有實現自治區、市、縣、鄉(鎮)四級聯網,管理手段落后,規范化管理水平低。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主觀上分析,最根本的就是對科學發展觀認識和理解還不到位,還沒有充分運用科學發展觀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看待發展問題、研究發展規律、指導發展實踐,以增強民政工作的預見性、系統性和創造性。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理論學習不夠深入,學用結合不夠緊密。黨組班子深知科學發展觀理論學習的重要性,也采取一些措施強化理論學習,很好地堅持了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制度,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和理解也在不斷深化。但是由于忙于應付日常事務性工作,沒有切實把學習擺在提高科學發展能力的高度來認識,一般性、分散學習多,全面深入系統的學習較少。對于一些新知識、新理論,還存在理解不深,缺乏刻苦鉆研的精神。學習方式單調,學用結合不夠緊密,理論聯系實際不夠。學習保證措施不夠有力,往往因日常事務較多而擠掉了寶貴的學習時間,對黨的理論和政策學的不夠深入,對其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領會的不夠深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領導水平、決策水平的提高。對機關和基層民政干部培訓抓的不緊,認識還不夠到位,缺乏經常化,一定程度上影響民政工作的科學發展。
二是班子自身建設抓的還不夠有力,整體作用發揮不夠。面對民政事業科學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班子自身建設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領導方式需要進一步轉變,組織領導科學發展的本領需要進一步增強。班子成員在自己職權范圍內獨立大膽開展工作還不夠,有時在有的同志身上也存在等、靠的思想和習慣于當“二傳手”的現象。對工作部署較多,結合實際分類指導不夠。有時陷于事務性工作,抓落實的精力不夠集中,特別是對重點和難點工作還缺乏抓住不放,一抓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抓干部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形成。班子內部還缺少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氛圍,說成績的較多,說問題的較少,提工作要求的較多,出工作主意的較少,班子成員互相監督、相互提醒不夠。班子成員對廣大干部職工的影響力和帶動性還不夠強,“帶頭人”的作用發揮的還不夠明顯。
三是統籌兼顧不夠到位,協調意識和能力還不夠強。民政工作的社會性、多元性決定了干好民政工作必須統籌兼顧、強化協調。但在實際工作中,有時還存在厚此薄彼、顧此失彼的現象,各項工作的有機聯系、合理擺布、有序推進還不是很到位。協調意識和能力也還不夠強,當新的問題出現時,有時還存在不會協調的現象。對在民政領域存在的有些問題沒有及時向領導匯報,和發改、財政等部門溝通不夠,習慣于從民政自身想問題、做事情,許多應該通過努力能解決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協調市、縣(區)黨委、政府支持基層民政工作做得還很不夠。缺乏和兄弟省市民政廳(局)的有效交流和溝通,在廣泛學習和借鑒外省民政工作的先進經驗和實踐,實現共同發展和各領域合作方面做得不夠。
三、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努力方向及措施
通過深入學習和對存在問題的檢查分析,進一步增強了廳黨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了推動民政事業科學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今后我們將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和諧社會為主線,以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和民政部《意見》精神為契機,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核心理念,全面發揮民政“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積極作用,著力解決民生,維護民利,落實民權,增強發展意識,提高發展能力,破解發展難題,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服務體系,強化基礎工作,努力推進我區民政事業跨越式發展。
(一)進一步樹立科學發展的新理念。堅持把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發展理念作為一項先導性工程,研究提出體現科學發展觀本質要求、體現民政工作鮮明特色、體現人民群眾新期待,為廣大干部群眾所理解、所掌握、所熟知的民政事業科學發展新理念。把解放思想、大膽創新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推動民政事業跨越式發展的第一資源、第一動力,以思想大解放、理念大創新,推動民政事業的大發展。樹立占位全區的大局觀念,走出民政的發展觀念,敢想敢干的創新觀念,執政為民的群眾觀念,不斷改進民政工作方式,優化民政工作手段,完善民政工作系統,以創新的理念謀劃工作,以創新的精神推動實踐,以創新的思路破解難題。特別是在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養老服務、社區建設、社會組織發展、專項社會事務管理等方面創造亮點,走在全國前列,形成XX模式。
(二)進一步搶抓科學發展的新機遇。把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民政部《意見》和國務院關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十項措施作為當前重大的政治任務,搶抓機遇,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務實創新,以實際行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民政工作又好又快發展。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認真分析影響我區民政事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努力在拉動內需、擴大投資中提升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進一步適應形勢,用足、用好各項政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爭取使民政部支持我區民政事業的政策項目盡快變成推動民政事業跨越式發展的實際成果。
(三)進一步健全科學發展的新機制。緊緊把握民政工作全局性的規律和特點,著力創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科學運行的體制機制。重點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民政行政管理體制;建立權責明確、依法行政、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民政行政執法體制;建立依法、科學、民主、高效的民政工作決策機制;完善“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民政工作推進機制;健全法制化、科學化、效能型的災害應急管理機制;形成“分級實施、各負其責、上下配合、相互促進”的層級聯動機制等,大膽破解制約民政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做到上下聯動,部門協調,責任落實,密切配合,用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促進我區民政事業的跨越發展。
(四)進一步夯實科學發展的新基礎。充分認識加強基層民政建設的戰略意義,高度重視和加強民政基層基礎工作,夯實民政工作的根基。在機構編制和工作人員的配備上,既要與國家機構改革的大思路和人事制度改革相適應,又要抓住機遇,堅持從XX實際出發,積極爭取黨委、政府解決工作力量不足的問題。在工作經費上,根據工作量和資金投入量的一定比例測算,努力爭取通過財政預算來解決基層民政工作經費不足的問題。在工作手段上,充分利用國家低保信息系統建設的契機,積極爭取立項和各級投入,把信息化延伸到城鄉基層民政。在隊伍建設上,加強干部教育培訓,為更多的基層民政干部職工提供機會,創造條件,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本領,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民政干部隊伍。
(五)進一步增強領導科學發展的新本領。切實加強廳黨組班子自身建設,努力把黨組班子建設成為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集體。提高調查研究能力,深入基層,深入思考,認真研究民政工作發展的趨勢和規律,把握發展方向,形成我區民政事業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和落實措施。提高協調能力,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對接思路,贏得支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和人民群眾參與和支持民政工作,營造上下一條心,左右一盤棋的良好工作氛圍。加強班子內部協調,努力做到思想上多交流,工作上多溝通,決策上多商量,執行上多配合。提高抓落實的能力,樹立爭先創優意識,高標準,嚴要求,高效率,以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奮發有為的工作狀態,只爭朝夕的工作熱情,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改進工作作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政績觀,不斷強化公仆意識和廉政意識,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當好清正廉潔、求真務實的表率。發揚黨內民主,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增強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六)進一步實現科學發展的新跨越。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適度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補助水平,擴大社會救助范圍,實施分類施保措施;大力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加快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積極做好當前救災救助工作,進一步搞好各項社會救助政策的銜接,保障和改善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規范供養投入機制,提高供養標準,改善居住條件,逐步擴大社會福利覆蓋面,推動補缺型社會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繼續提高優待撫恤標準,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完善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保障和維護優撫群體的合法權益。著力發展基層民主,發揮城鄉基層組織社會功能,鑄牢基層社會穩定的平臺。推進社會組織有序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執法監管,引導社會組織努力提供社會服務,有序參與社會管理,有效化解社會矛盾,提振行業發展信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發揮調節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妥善解決民政對象的利益訴求。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奮力推進XX民政事業又好又快發展,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重道遠。民政廳黨組將認真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堅持邊學習、邊調研、邊整改、邊實踐,將科學發展觀運用于指導推進民政事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和環節,以更好的民生保障、更優的民生服務為構建和諧XX,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做出新貢獻!
- 上一篇:黨委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工作報告
- 下一篇:事務局落實科學發展觀分析檢查報告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