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創新品質論文

時間:2022-04-10 08:20:00

導語:科學發展觀創新品質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創新品質論文

創新是黨的創新理論的內在品質。科學發展觀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創新成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需要深刻領會它的創新思維,牢固樹立

創新觀念,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科學發展實踐,用改革創新辦法破解科學發展難題,靠改革創新思路構建科學發展長效機制。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創新成果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波瀾壯闊的進程,在每一個關鍵階段,我們黨都圍繞面臨的時代課題,進行實踐和理論的創造性探索,從而形成指導全局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鄧小平理論是開創之作,它創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我們黨取得的最新理論成果,它創造性地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問題。我們黨的每一重大理論創新,都把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提到了一個新高度,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新飛躍。

科學發展觀不是在個別方面、而是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在對時代主題和歷史潮流的分析判斷上,由和平與發展這兩大主題拓展為“和平、發展、合作”三大潮流;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容布局上,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拓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在社會主義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上,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加快發展拓展為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在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上,由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實現共同富裕拓展為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有這些,都使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達到了一種新境界。

科學發展觀推進理論創新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么樣的發展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方式和結果。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是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的新認識,也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華。

強調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體現了我們黨堅持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理念,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的認識。多年來,人們往往把發展歸結為經濟發展,甚至把經濟增長等同于發展。這種發展觀念雖然在特定的發展階段有其必然性,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對發展的片面理解必然導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結果,甚至出現經濟畸形增長和社會發展嚴重滯后的不協調局面。針對歷史上曾有過的經驗教訓,同志強調指出,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發展是又好又快發展。它不但關注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更注重發展質量的提升;不但關注社會財富的創造和涌流,更注重社會利益的分配和調整;不但關注經濟實力的增長,更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等各方面的均衡發展;不但關注開發和利用自然為人類造福,更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不但關注群眾基本需求的滿足,更注重生活質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

強調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追求和根本動力的認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最核心的內容,也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終落腳點。要把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體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體現在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求上,體現在人的全面發展上,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彰顯了為最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價值理想,使得這一科學理論具有了植根于人民的強大生命力。

強調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體現了經濟社會永續發展的需要,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和建設道路的認識。科學發展觀追求的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又好又快的發展,這種發展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惠及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要按照“四位一體”戰略布局的要求,處理好局部與全局、數量與質量、速度與效益、當前與長遠的關系,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真正構建起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實現和諧發展、永續發展。

強調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體現了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各種重大關系的要求,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方略的認識。要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兼顧各個方面的利益,兼顧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的發展,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實現各要素的良性互動,在統籌兼顧中求發展,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科學發展觀引領實踐創新

偉大的實踐催生科學的理論,科學的理論指導偉大的實踐。科學發展觀引導啟迪人們用科學的思想與理念去研究解決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的問題,爭取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全黨上下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容應對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挑戰,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以及黨的建設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黨中央針對國內出現的嚴重冰雪和強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堅持以人為本和科學精神,舉國動員,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形成了快捷高效的災害應急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奪取了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針對國際上劇烈的金融動蕩和國內經濟運行中的不健康因素,采取相應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等加強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保持了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因素,采取優先發展教育、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完善社會管理等重大戰略措施,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解決復雜的國際國內矛盾、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強大理論武器。

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理論是對實踐的總結,一切科學的理論,總是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接受檢驗,同時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自己。推進科學發展觀不斷創新與發展的根本源泉,就在于不斷發展變化著的社會實踐。世界在變化,實踐在發展,科學發展觀也需要通過不斷創新來健全其體系、豐富其內涵。我們必須根據實踐發展的新鮮經驗不斷充實、豐富和完善科學發展觀,惟其如此,才能保持其生機活力和強大的生命力,發展的實踐也才能達到新的水準和更高的境界。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弘揚創新精神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執政理念、治國理念和戰略思想的重大轉變和提升。創新的理論,需要以創新的觀念、創新的思維去理解和把握。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就必須在轉變發展觀念、形成正確的發展思路、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上下功夫、求實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和軍隊建設的方方面面。

著力轉變發展觀念,這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前提。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改造客觀世界,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包含了許多新的思想觀念。我們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精神實質,把握其中蘊含的世界觀方法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改變一切不適應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使以人為本、科學統籌、質量效益、自主創新等新觀念在頭腦中深深扎根,努力實現發展觀念的根本轉變。

著力形成正確的發展思路,這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條件。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謀劃發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更好地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本領。要搞好頂層設計,制定出近期和中長期發展規劃,把本單位、本部門的建設發展放在軍隊和國家發展的全局中來考察、來謀劃,使局部的發展服從和服務于全局的發展,以局部的發展促進全局的發展。要找準制約本單位、本部門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深入分析原因,采取具體有效的措施盡快加以解決,在解決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中求發展。

著力構建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這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根本保障。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步伐,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通過不懈努力,逐步建立一套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更加公平、更加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完善體制、長效機制和具體制度,從而推動軍隊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張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