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細節學習體會文章--辦公室工作要在細節上下功夫

時間:2022-06-23 05:39:00

導語:注重細節學習體會文章--辦公室工作要在細節上下功夫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注重細節學習體會文章--辦公室工作要在細節上下功夫

古語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贝嗽挸錆M了深邃的哲理。黨委辦公室的職責主要是服務,即為領導服務、為機關服務、為基層服務,然而無論是發揮參謀助手、綜合協調、督促檢查等作用,還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都需要在細節上下功夫,非有細致的精神與扎實的作風不可。我們常說的“未雨綢繆”、“拾遺補闕”、“一絲不茍”等,就是強調要把工作考慮周到、安排周密。比如,籌備一個重要會議、策劃一項重要活動、進行一次重要接待,一旦某個環節出了漏洞,就很可能前功盡棄、徒勞無功。因此,做辦公室工作要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態,時時刻刻把工作想細、做細、督細,從而真正把服務工作做好。筆者認為,在把握細節方面尤其要在以下三個環節上下功夫。

一是要增強對細節的“洞察力”。任何一項工作都包含著無數的細節,在完成的過程中也可以分解成大大小小的細節。因此,要把某件事情做好,在戰略上要舉重若輕,在戰術上則要舉輕若重。這就要求我們要有“火眼金睛”,要“明察秋毫”。一方面,要注意對細節的觀察。在這樣一個細節制勝的時代,誰抓住了細節,誰就贏得制勝的主動權。當前日本人判斷我國開發大慶油田的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早在我國開發大慶油田,1966年7月的《中國畫報》刊登了王鐵人頭戴毛皮帽的照片,日本人就此推斷出此地為零下30℃的東北地區。這是第一個細節。根據運原油的列車上灰層的厚度,測出油田與北京的距離,認為油田應在哈爾濱與齊齊哈爾之間。這是第二個細節。1966年10月的《人民中國》在刊登宣傳王進喜的文章中,透露出一個“馬家窯”的地名,日本人便推出大慶在安達車站附近。這是第三個細節。王進喜原在玉六油田,1959年參加國慶觀禮后就銷聲匿跡了,由此推斷出大慶油田開發時間為1959年9月。這是第四個細節。由于對以上四個細節的捕捉,日本人后來在中國進口石油工業設備的談判中占據主動,幾乎壟斷了我國石油設備進口市場。由此可見,我們在辦公室工作的同志若平時做有心人,多觀察、多聯想、多動腦,則必會有收獲。另一方面,要做好對細節的分解。黨委辦公室的工作就是由點點滴滴、瑣瑣碎碎的細節串成的,把每一點做好,整個工作就可大功告成。因此,我們在安排每一次活動的時候,都要盡量把過程分解,把過程細化,分解得越細,對各個環節就可能把握得越準,整個活動就可能完成的越好。比如,每次召開黨代會,我們都成立籌備領導小組和籌備工作機構,而籌備工作機構一般又分組織組、資料組、秘書組、宣傳組等,明確人員分工和主要任務,落實責任。每個組對主要任務又進行二次或三次細化,如秘書組分解出起草大會的日程安排、安排代表座次、制作大會代表證等具體工作任務。越細致,工作就越到位,效果就越好。

二是要增強對細節的“執行力”。我們有時會碰到這種情況,某項活動雖策劃正確、安排周全、任務也分解到了人,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或面目全非,或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乃是在對細節的執行過程中走了樣。實踐證明,宏偉的策劃能否達到預期目標,關鍵取決于對細節的設計與把握,即“執行力”。貝聿銘是我們熟知的一位大師級華裔建筑設計師,他認為自己設計最失敗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賓館。他在這座賓館建成后一直沒有去看過,認為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敗筆。實際上,在香山賓館的建筑設計中,貝聿銘對賓館里里外外每條水流的流向、大小、彎曲程度都有精確的規劃,對每塊石頭的重量、體積的選擇以及什么樣的石頭疊放在何處最合適等都有周祥的安排,對賓館中不同顏色的鮮花等都有明確的說明,可謂匠心獨具。但是工人們在建筑施工的時候對這些“細節”毫不在乎,根本沒有意識到正是這些“細節”方能體現出建筑大師的獨到之處,隨意“創新”,改變流水的線路和大小,搬運石頭時不分輕重,在不經意中“調整”了石頭的重量甚至形狀,石頭的擺放位置也是隨隨便便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看到自己的精心設計被無端演化成了這個樣子,難怪貝聿銘要痛心疾首了。我們在辦公室的工作中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比如裝訂文件張冠李戴、排座位出差錯、校對漏洞百出等,這些雖算是低級錯誤,但影響卻極為惡劣??梢?,一個設計的成敗不僅僅取決于設計,更在于執行。如果執行得不好,即使再好的設計,也只能是一紙空文。惟有執行得好,才能完美地體現設計的精妙。執行過程中最重要的在于細節,細節是執行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細節決定成敗。

三是要增強對細節的“監督力”。這是為了保障細節的順利執行而提出的必然要求。既要對細節的設計進行監督,檢查其設計是否合理、是否周密、是否穩妥,又要對細節執行的過程進行監督,及時掌握執行的進度、力度、效果等。有兩件籌備表彰大會的教訓令我永遠難忘:一次召開全市信息工作會議,代表上臺領獎時居然有兩個單位缺席;一次召開“雙擁”工作會議時,上臺領獎的代表居然比授匾的領導多了一人!究其原因,是對執行細節時的監督不到位。其實避免發生這些問題的辦法很簡單:會前算好人數,登臺時點好人數。這樣,表彰活動就一定能夠圓滿完成。關于細節問題有兩個著名的算式:100—1不等于99,100—1=0。也就是說,如果藐視這個小小的“1”,視而不見,棄之不顧,到頭來很可能功虧一簣。1%的錯誤將導致100%的失敗。我們常說“黨委辦公室工作無小事”,因為只有把這些小事做好、做到位,辦公室的整體工作才不會出漏子、不會出亂子,也才能不斷得到改進、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