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藥品監督通知
時間:2022-09-11 05:17:00
導語:農村藥品監督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農村藥品監管工作,完善農村藥品供應體系,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藥品監督和供應網絡建設的意見》(皖政辦〔2008〕28號)精神,經縣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農村藥品監督和供應網絡(以下簡稱“兩網”)建設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重要性
加強農村藥品“兩網”建設是規范農村藥品市場秩序,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用藥安全、方便、價廉的重要舉措,對提高農民群眾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各鄉鎮、各部門要從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大力推進農村藥品“兩網”建設。
二、明確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主要目標
全縣農村藥品“兩網”建設要以保證廣大農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經濟、便捷為目標,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注重實效的原則,建立健全以行政監管為主體、以社會監督為補充、以技術監督為支撐的農村藥品監督網絡,逐步建立“主體”清晰、渠道規范、保證質量、滿足要求的農村藥品供應網絡。到2010年,全縣農村藥品“兩網”的村級覆蓋率達100%,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含個體診所)的“規范藥房”覆蓋率分別為90%和100%。
三、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藥品監督網絡
(一)充分發揮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職能作用。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完善農村藥品監管分片包干責任區制度,實行分級管理、定期巡檢;健全和完善農村藥品監管信息通報制度、稽查快速反應和協同聯動機制,對農村藥品實行全方位動態監管;加強農村藥品質量監督,提高監督抽驗的針對性、準確率和覆蓋面;切實提高監管人員的監管能力和執法水平。
(二)加強農村食品藥品協管員、信息員隊伍建設。按照不增加機構和人員編制的原則,由鄉鎮人民政府在鄉鎮現有在編在崗人員中,選配適應工作要求的專職食品藥品監督協管員,履行食品藥品監督協管工作職責,有關部門相應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選配協管員由縣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縣人事局共同完成。鄉鎮提供1—2間辦公場所,配備必要的辦公用品。在每個行政村確立1—2名有一定文化水平、遵紀守法、作風正派的人員擔任農村食品藥品信息員,負責收集農村食品藥品監管信息。
(三)提升農村藥品監督網絡運行質量。定期對農村食品藥品監管人員、協管員和信息員開展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落實考核和獎懲措施,建立健全農村藥品監督網絡的例會制度、監督報告制度、檢查指導制度等規章制度,切實提高農村藥品監督網絡運行質量。
四、積極推進農村藥品供應網絡建設
(一)推行農村藥品集中配送。鼓勵有一定經營規模、質量保證體系和服務體系健全、誠信度高的藥品批發企業,通過直配和異地設置配送中心等方式,向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零售藥店等農村涉藥單位集中配送藥品。
(二)促進城鄉藥品連鎖經營。大力發展藥品零售連鎖經營,鼓勵直營連鎖或加盟連鎖網絡建設,促進藥品零售連鎖向農村延伸,支持大型藥品批發企業和零售連鎖企業,依托商務部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供銷部門“新網工程”中的商業網點向農村推進,方便農民群眾購藥。
五、加強對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的組織領導
(一)強化政府統一領導。鄉鎮政府要切實擔負起保障農村藥品安全的責任,把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納入當地社會發展的主體框架中,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解決好農村藥品“兩網”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農村藥品“兩網”建設順利開展。要定期評估和分析本地區農村藥品安全狀況,針對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采取相應措施。要大力支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創造良好執法環境。
(二)明確相關部門職責。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農村藥品市場監管,嚴厲打擊經營和使用假劣藥品違法行為,積極推進農村醫療機構“規范藥房”建設;財政部門要將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經費列入預算,主要用于農村藥品“兩網”協管員、信息員的培訓和管理;衛生部門要將“規范藥房”建設作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強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個體診所的管理;人口和計生部門要支持農村藥品監管網絡隊伍建設,并加強鄉鎮計生服務站(所)的管理;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農村藥品廣告的監督檢查,特別要加強對鄉鎮電視插轉臺以及農村藥品銷售網點中藥品廣告的監督管理,查處違法違規廣告;物價部門要加強對農村藥品價格的監督,嚴禁藥品價格違法行為;監察部門要加強對農村藥品購銷中不正之風的監督檢查,查處違規違紀案件。
(三)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藥品法律法規、安全用藥常識、假劣藥品識別等宣傳活動,提高農民群眾對“兩網”建設的認知度,增強人民群眾維護自身用藥安全的意識和能力,建立便捷、暢通的假劣藥品、醫療器械舉報和信息反饋渠道,有效發展社會監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