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計劃免疫工作通知
時間:2022-11-02 11:44:00
導語:加強計劃免疫工作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
計劃免疫是貫徹黨的“預防為主”方針,履行政府公共衛生職能,造福于廣大兒童,提高國民健康素質的重要工作。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市計劃免疫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建立起覆蓋到村的計劃免疫服務網絡,管理逐漸規范,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疫苗經費得到保證,“冷鏈”設備不斷更新,接種率穩步提高,疫苗針對的疾病發病率大幅度下降,**年實現了消滅脊髓灰質炎目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
但是,我市計劃免疫工作發展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少數地區對計劃免疫在預防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協調不力,投入不足,對該項工作缺乏有力的領導和支持;“冷鏈”設備落后;基層防保組織隊伍不穩定,人員素質不高;健康知識宣傳不廣泛,群眾防病意識差,缺乏接種疫苗的積極性。導致部分地區和人群接種率低,傳染病疫情回升,甚至發生局部暴發流行。為此,經市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強計劃免疫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計劃免疫工作在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中的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站在踐行“三個代表”的高度,把搞好計劃免疫工作作為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的大事來抓,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從政策上、資金上給予更多的重視和支持,對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給予重點支持。同時,要把各級政府和各部門的相關職責任務納入政府年度目標考核中,加大檢查督促的力度,表彰先進,推廣經驗。
全市計劃免疫工作納入市加快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的職責范圍,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協調會議,督促檢查各部門職責落實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各級政府要成立類似相應機構,負責本地區與計劃免疫相關的協調工作。相關部門要有領導分管,專人負責,切實履行各自職責。
二、明確職責,落實任務
衛生部門負責轄區內計劃免疫的實施和監督管理,技術指導、人員培訓、疫苗和“冷鏈”的管理、免疫監測、異常反應處理、預防接種效果考核和相應傳染病的調查處理等。
各級財政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的投入政策,按照財權與事權劃分的原則和分級負擔的財政體制要求,共同做好計劃免疫經費保障工作。市財政負責保證全市計劃免疫疫苗購置、運輸所需經費,并為“冷鏈”建設、計劃免疫監測、宣傳培訓和其他全市性計劃免疫工作提供經費補助;區縣財政負責保證當地開展計劃免疫工作所需的各項經費,如“冷鏈”建設、運轉、維修、更新,規范化接種門診建設,監測,宣傳,培訓,防保人員工資及補助等。
教育部門要切實履行兒童入學、入托查驗接種證制度,加強督導檢查。要求全市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在辦理兒童入學、入托手續時,查驗接種證,對未辦證的適齡兒童督促其到轄區接種點補辦接種證,未作預防接種的應補種后方能入托、入學,并將接種證復印件納入學籍管理,歸入學生個人健康檔案。要配合衛生部門作好適齡兒童接種的宣傳、動員、組織和實施工作。
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要制定并完善計劃免疫公益宣傳制度和工作計劃,要求所管轄的主要媒體,每年定期免費制作并播映刊登一定量的公益性計劃免疫宣傳、廣告節目和欄目,及時采訪報道各地的先進典型經驗,增進群眾對計劃免疫工作的了解。
公安部門在辦理新生嬰兒入戶申請及流動暫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中,應協助衛生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查驗新生嬰兒和流動兒童接種證。無接種證的,派出所在入戶后應通知監護人到轄區接種點辦理,并將有關情況通知當地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公安機關每年7月向衛生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供流動人口的有關數據。
人口計生部門要督促所屬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在計劃免疫工作方面接受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業務指導,配合衛生部門開展計劃免疫的宣傳、咨詢服務,并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提供生育的安排和出生的有關情況。
物價部門負責制定并完善計劃免疫服務價格體系,并加強監督管理。
交通部門對防疫“冷鏈”車免收過路、過橋費和養路費。
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負責生物制品質量和流通渠道的監督管理。
三、健全服務網絡,穩定防保隊伍,提高人員素質
各級政府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建立健全縣、鄉(鎮)、村三級防保網。加強疾控機構建設,充分發揮其在計劃免疫等工作中的技術骨干作用。要給予必要的啟動資金和激勵政策,在接種點積極推進規范化接種門診建設,以規范化接種門診為載體,逐步實現計劃免疫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加快推進鄉鎮衛生院財政體制上劃進程,切實解決好防保工作經費和基層防保人員的待遇問題,鄉鎮衛生院從事防保工作的人員工資待遇和專項工作補助由區縣級財政單項列支,區縣(自治縣、市)衛生局統一管理發放。
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基層防保人員的管理和登記,嚴格實行準入和定期考核制度。逐級培訓,有計劃地提供在職學歷教育機會,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確保工作質量。
四、積極推行計劃免疫保償制度
計劃免疫保償是以提供免疫接種服務為手段,以保護兒童健康為宗旨,依靠群眾集資開展預防保健服務的一種形式,具有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性質,符合我國經濟不發達、國家對計劃免疫工作投入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的國情。市衛生、物價、財政等部門要在廣泛調研基礎上,制定我市計劃免疫保償收費標準和管理辦法。各級政府要積極提倡,加強領導,采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方法,在廣泛宣傳動員,提高群眾認識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行計劃免疫保償制。
五、加強“冷鏈”建設,保證正常運轉
各級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強“冷鏈”建設,改善生物制品冷藏運輸條件。采取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資金的辦法,建立“冷鏈”建設的持續投入機制,有計劃裝備、更新“冷鏈”系統和預防接種器材。對已有的冷藏設備要加強保養維修,保證設施的齊備、完好、正常管理和運轉,確保免疫接種質量。
六、做好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和重點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防患于未然
各地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前,要根據當地疫情預測和人群接種率水平,組織對接種率較低的重點地區和易感人群進行應急接種和強化免疫,消除工作的薄弱環節,建立起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避免相應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群體性接種要報經市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周密組織,確保安全。
七、做好對異常反應的處理和善后工作
各級政府要站在保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社會穩定,保證計劃免疫工作健康持續發展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明確責任,落實經費,切實做好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處理和善后工作。
縣級及以上衛生部門要組織成立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的計劃免疫異常反應診斷小組,負責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并有嚴重后果病例的診斷。任何醫療單位或個人均不得單方面出具診斷證明,所出證明一律無效。新聞單位對這類事件的報道應會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進行,必須以縣級或以上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診斷小組的診斷結果為依據,充分考慮宣傳的社會效果,多做正面宣傳。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應積極配合,及時穩妥地采取措施,保證生物制品的質量和接種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八、建立健全計劃免疫監測網,加強計劃免疫監測工作
各級政府要從政策和資金上支持和鼓勵衛生部門開展各種形式和內容的監測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防疫機構要組織開展計劃免疫針對疾病的流行病學監測、疫苗效價監測、免疫成功率監測及病原學、血清學診斷。建立健全疫情信息網絡,保證信息傳遞通暢、有序、準確、及時。加強對計劃免疫所針對傳染病的發病情況和疫情的報告,強調報告的及時、準確和報告渠道、內容、形式的規范化。
九、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防病意識和能力
大眾傳播媒介及各宣傳教育單位有義務承擔計劃免疫的宣傳教育任務,特別是覆蓋面廣、群眾喜聞樂見的廣播、電視、報刊等媒介應無償提供宣傳服務。要針對不同人群,以及傳染病高發季節,采取經常性和突擊性相結合的工作方式,深入開展對一般人群、重點人群的各項計劃免疫宣傳教育活動。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積極承擔計劃免疫的宣傳責任,結合本部門的宣教工作,有計劃地開展對本系統職工的計劃免疫宣傳教育活動。醫療衛生機構、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機構要主動開展計劃免疫知識宣傳和咨詢服務,為其他部門和單位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供教材、資料和技術幫助,形成宣傳教育的服務網絡,提高群眾的防病意識和能力。
- 上一篇:門前四包責任管理通知
- 下一篇: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監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