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機關政務公開通知

時間:2022-11-04 09:46:00

導語:行政機關政務公開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行政機關政務公開通知

各縣委、縣人民政府,各區委、區人民政府,市直屬各單位:

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服務型機關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推進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和服務水平;也有利于加強對政府行政行為的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根據全省政務公開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在全省縣以上行政機關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通知》(浙委發[2004]22號)要求,結合**實際,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鄉鎮以上行政機關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為目標,以公正便民、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為基本要求,切實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更好地為我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服務。

基本原則:依法公開,公平公正;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簡化環節,方便辦事;健全機制,常抓不懈;明確責任:強化監督。

二、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內容、范圍和形式

凡是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運用行政權力辦理的與人民群眾利益相關的各類事項,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事項外,原則上都要公開。公開的內容包括政務公開事項和辦事公開事項。

政務公開事項主要有:政府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以及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其他文件;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計劃及其進展和完成情況:城市總體規劃、其他各類城市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規劃;政府及有關部門年度工作目標及執行情況;財政預算及執行情況;政府集中采購項目的目錄、政府采購限額標準、采購結果及其監督情況;重大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公開招標中標情況及工程進度情況;上級政府或政府部門下撥的專項經費和物資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情況;為抵御災害而接受捐贈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況;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的批準文件、補償標準、安置議案等情況;扶貧、優撫、教育、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方面的標準、條件及實施情況;有關項目審批、指標分配、發證驗照、行政收費、行政處罰和干部選拔任用、公務員錄用等情況。

辦事公開事項主要有:各級政府工作部門的管理職能及其調整、變動情況;辦事依據、辦事要求、辦事程序、辦事時限、辦事人員的責任和辦事結果,以及辦事過程中的監督制度。在機關內部還要將領導干部的廉潔自律情況,機關內部財務收支情況,機關干部交流、考核情況及其他重要事項向干部職工公開。

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范圍是:市、縣區、鄉鎮三級所有行政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具有部分行政管理或審批職能的事業單位。學校、醫院以及供水、電力、公共交通等公用事業單位實行公開辦事制度。在推動面上工作的同時,市教育局確定一所學校、市衛生局確定一家醫院、市交通局確定市公路運輸管理處為試點單位,在深化政務公開內容、豐富政務公開形式、實行有效監督等方面探索積累經驗。各縣區也要根據實際,確定若干個試點單位。鄉鎮政務公開工作由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統一組織實施。村務公開、廠務公開仍按原有關文件規定執行。黨群部門可以向社會公開的事項也應盡可能向社會公開。

全面推行政務公開,要與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完善政府運行機制、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推行村務和廠務公開、促進反腐倡廉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本著方便辦事的原則,各地各部門政務公開工作必須統一運用政府門戶網站和政務公開欄這兩種公開形式。還可以從實際出發,講究時效,靈活采用印發辦事小冊子、設置電子觸摸屏、召開聽證會和新聞會、利用新聞媒體等其他多種形式進行公開。公開的內容要真實可靠。同時,根據政務公開內容的要求,科學確定公開的事項和范圍,包括向社會群眾公開的事項、向基層單位公開及向機關內部干部職工公開的事項,

可以面向全社會公開的內容應盡可能向全社會公開。對經常性的工作定期公開,對階段性的工作逐段公開,對臨時性的工作隨時公開。對與群眾利益相關的重大事項,做到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后公開,并根據群眾要求,實行事中、事后公開。當前,要把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和最容易產生不正之風、滋生腐敗的問題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

三、建立健全監督保障機制

各地各部門在制訂完善政務公開方案的同時,要加強對近階段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監督檢查工作,并逐步建立健全長效監督保障機制,加強長效管理和監督。要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對執行政務公開制度的監督,做到監督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及時發觀和解決政務公開執行中的問題。要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等社會監督的作用,采取設立投訴信箱、公布監督投訴電話、聘請政務公開監督員等多種形式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各級政務公開領導機構辦公室要對各單位的政務公開內容認真審核把關,健全政務公開工作責任制,加強內部監督檢查。

要實行嚴格的考核和獎懲制度。把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情況,作為單位和工作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廉政責任制和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將考核結果作為干部獎懲的重要依據。對推動政務公開不力的,將視情進行批評教育;對拒不執行政務公開或在政務公開中弄虛作假的,將追究單位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四、切實加強對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組織領導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推行政務公開制度的重要意義,切實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各縣區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工作按照市里統一部署,由縣區自行組織實施。要按照“黨委領導、政府主抓、紀檢監察機關協調配合”的原則,盡快建立健全、調整充實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配備專職工作人員。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主動抓。紀檢監察部門要積極參與對政務公開工作的指導、督促工作。各部門特別是有下屬單位的部門:也要建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和專門工作機構,落實責任人,負責抓好本單位及下屬各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的政務公開工作。各地各部門要在2004年6月底以前完成政務公開方案的制訂和完善工作,并把政務公開方案向社會公開。

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全市政務公開工作的指導和督查,重點抓好市直各單位及市級試點單位的方案審核及公開情況的督促檢查工作。市委、市政府將適時對各縣區、市直各單位推行政務公開制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