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產通知
時間:2022-11-05 05:59:00
導語:春耕生產通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縣人民政府,州直各委、辦、局:
今年1月下旬以來,受南下冷空氣影響,我州大部分地區出現低溫冰凍災害性天氣,災害在給電力、通訊和交通運輸帶來嚴重損害的同時,農業生產也遭受了巨大損失,對我州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加快農業抗災救災與恢復重建,扎實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對于實現今年全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目標,對于穩定大局、穩定社會、穩定物價至關重要。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抗災減災和春耕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抓好全州災后恢復建設和春耕生產,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建設以及春耕備耕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據不完全統計,至2月25日止,此次低溫冰凍災害造成全州102個鄉鎮876個村民委54.4萬戶250萬人受災。災情共造成農作物、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漁業及種植業基礎設施直接經濟損失4.3億元;因災死亡畜禽總數12.5萬頭(只),畜牧業經濟損失共5214.1萬元;全州森林受災71.3萬畝,林業直接經濟損失6.39億元;有66個鄉鎮41.64萬人的供水受到嚴重影響,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1873萬元,電力設施直接經濟損失2193.7萬元,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災害發生后,按照國家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總體部署,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帶領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抗災救災、災后恢復建設和春耕備耕工作。州、縣在財力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及時下拔救災資金1130萬元,主要解決好災區群眾急需的生活物資和部分農用生產資料問題,確保受災群眾不挨餓、不受凍,并恢復部分生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著災害不斷擴大,農業基礎脆弱,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不強,農戶經濟實力弱,抗災自救能力差,缺乏災后恢復生產的資金等困難和問題。面對嚴峻的形勢,各級各有關部門務必增強抗災救災、災后恢復建設和春耕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定抗災奪豐收的思想,一定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全面動員,狠抓落實,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全力以赴打好抗災減災、恢復重建和春耕生產攻堅戰。
二、強化措施,全力抓好抗災救災、災后恢復建設和春耕生產各項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為抗災救災、災后恢復建設和春耕生產提供組織保障。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抗災救災、災后恢復建設和春耕生產工作領導機構,抽調和充實得力人員組成工作班子,全面指揮協調做好抗災救災、災后恢復建設和春耕生產工作;要實行州級領導和部門領導掛鉤責任制。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要求州級領導和農、林、水、畜等部門領導掛鉤到縣、到受災嚴重的鄉鎮,調查研究、核實災情、靠前指揮,幫助、指導各縣制定并落實抗災救災和恢復生產的實施方案。
二是要早謀劃、早安排,集中精力抓好今年春耕備耕工作,全力彌補災害損失。當前要做到“兩手抓”,一手抓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建設,重點抓好倒損民房的修復和重建工作,確保在6月底完成任務。一手抓好春耕備耕工作,要認真做好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用物資的調供,強化市場監管,以滿足春耕生產需要;要進一步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認真抓好大春生產種植面積落實,努力提高復種指數,確保大春糧、油作物面積比上年有所提高;要大面積推廣地膜覆蓋和“兩雜”生產;要組織群眾利用當前雨水較好的時機,抓緊翻犁田地;要動員群眾發展生產周期較短的豬、雞、鴨等畜禽產品,增加農民收入。
三是要進一步抓好春季農田水利建設。結合凍損和水毀設施修復,抓緊建設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和集水等抗旱應急設施,確保春灌發揮效益,并利用春季氣溫回升、冰雪融化等有利時機,多引、多提、多攔、多蓄水,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在建項目工程要加快施工進度,爭取盡快投入使用。
四是要多方籌措,千方百計增加資金投入。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在深化對農情、災情、民情認識的基礎上,籌措并加大資金投入,幫民解憂、助民排難。要通過政府出一點、金融貸一點、農民籌一點、社會和企業捐一點等多種渠道籌措救災資金。省、州、縣安排的救災資金,必須及時下撥,同時要注意加強資金的監督管理,確保專款專用。
五是要分工協作,突出重點,進一步落實抗災救災、災后恢復建設及春耕生產的各項措施。
財政和民政部門在積極組織救災資金和物資的同時,要認真、及時做好救災救濟資金、物資的發放工作,救災資金、物資和人員的安排要對重災縣、重災鄉鎮、重災村傾斜。發改部門要盡快組織項目上報,盡力爭取國家和省的生產恢復建設項目和資金扶持。農業部門要合理安排農時,積極組織抓好受災農作物的補種改種工作;要確保今年大春和晚秋作物生產用種質量、數量和儲量,確保技術服務到位;要細化大春生產指標,重災縣要落實到村到戶,同時實行技、資、物配套。林業部門要切實抓好林業生產恢復,減少林業損失;要科學安排木材采伐計劃及采伐指標,商品林采伐指標優先安排受災縣;要及時清理林下可燃物,避免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要加強種苗管理,保證生產用種用苗;要強化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嚴防病蟲害大面積暴發,防范林業次生衍生災害發生;要圍繞完成今年下達的核桃基地建設目標,加強管理,確保種苗供應;要嚴防不法分子借機亂砍濫伐。畜牧獸醫部門要認真指導、幫助受災群眾搞好畜牧業災后恢復生產及災后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狠抓畜禽春防,重點做好豬蘭耳病、口蹄疫、禽流感等高致病性疫病防控工作,加強免疫注射,確保免疫注射密度達到100%;要加強畜禽的補欄補飼工作;對災區要及時指導和督促養殖場(戶)對圈舍進行全面消毒,做好死亡畜禽和水生動物的無害化處理,確保災后無重大動物疫病流行。水利部門要要繼續積極搞好春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盡快組織修復人畜飲水供水設施,確保在大春栽種前修復水利灌溉設施。農資、供銷等部門要密切配合,科學調度農用生產資料,積極籌措化肥、農膜等農用生產資料供應。科技部門要抓好科技推廣和普及工作;糧食部門要認真研究好今年的糧食收購工作,進一步加強儲備糧管理;物價部門要落實控制物價,特別是化肥等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對策措施;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大打擊假冒偽劣農用物資的工作力度;扶貧部門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和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幫助抓好春耕生產;各掛鉤幫扶部門要在做好對口幫扶工作的同時,及時組織人、財、物,深入掛鉤點,幫助群眾抗災救災和抓好春耕生產。氣象部門要進一步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準確提供氣象服務。煙草部門要切實抓好烤煙種植戶落實、種植地塊落實、種植合同簽訂落實、地塊翻犁、育苗準備、煙用物資調供、烤房修建及災農補貼等工作。金融部門要增加對受災嚴重的種植養殖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農戶的貸款支持,幫助災區恢復生產。新聞媒體要加大對災區、災情特別是抗災救災、災后恢復建設的宣傳報道力度,讓全社會了解、關心災區,爭取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