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外宣工作會議發言
時間:2022-07-28 04:43:00
導語:縣外宣工作會議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在全縣黨建工作會議剛剛閉幕之際,我們又召開全縣新聞外宣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總結年的工作成績,研究部署年外宣工作的措施和任務。年,全縣外宣工作緊緊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堅持正面引導,借力廣泛造勢,取得了顯著成效,對此,縣委是滿意的,上級主管部門也給予了充分肯定。在月中旬召開的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我縣被授予“全市新聞宣傳先進單位”稱號。在此,我代表縣委向付出辛勤勞動,作出顯著貢獻的全體新聞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向今天獲得表彰和獎勵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借此機會,我就外宣工作講幾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考。
一、總結成績,正視問題,增強做好外宣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年,全縣新聞宣傳工作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按照“三貼近”的要求,緊跟中心,服務大局,改進方式,狠抓質量,提升效益,精心策劃組織重大宣傳戰役,大造發展之勢,積極為全縣經濟發展鳴鑼開道,營造了良好氛圍,發揮了積極作用,使新聞宣傳呈現出了良好態勢,為全縣的改革、發展、穩定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一是突出重點,把握方向,輿論引導強勁有力。縣電視臺、電臺、雜志社圍繞全縣工作大局,重點組織了落實科學發展觀、黨員先進性教育、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等宣傳戰役。在全縣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集中時段、集中版面,先后推出了《時代先鋒譜》、《實踐三個代表、保持黨員先進性》等專題專欄,突出宣傳了各級黨委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典型做法、先進人物,有力地推動了全縣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去年三個點擊查看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月,我縣連續遭受罕見洪澇災害的襲擊,損失巨大。面對災情,新聞單位及時組織精兵強將深入抗災一線,大力報道各地抗災自救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極大鼓舞了全縣人民奪取抗災自救勝利的信心和決心。新聞單位能始終與縣委、縣政府保持一致,緊跟中心工作,搞好引導造勢,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黨風、政風、行風和民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搶抓機遇,精心策劃,宣傳質量明顯提升。年,全市縣域經濟工作會、全省茶葉工作會和全國魔芋種植交流會相繼在縣召開。縣委宣傳部、外宣辦緊緊抓住這些重大機遇,圍繞縣域經濟發展、茶葉產業、魔芋產業發展為重點,提前介入,精心策劃,推出了一批外宣精品。反映竹溪茶葉跨越式發展的《三問茶》、《茶道》、《科學興茶拓寬富民路》等先后在《經濟日報》、《日報》顯著位置刊發。尤其是在全市縣域經濟工作會召開之際,我們從經濟環境建設、龍頭企業發展、大力招商引資三個方面精心策劃了系列報道,在《日報》頭版連續刊發,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年,全縣外宣用稿數量和質量比往年都有較大跨越,尤其是《湖北日報》共刊發頭版頭條2條,其它版頭條13條。
三是創新載體,巧借外力,外宣聲勢日益擴大。堅持樹立大外宣促進大發展的理念,不斷創新載體、拓寬渠道,全方位、多形式對外展示、宣傳形象。電視臺積極向上爭取,重點在央視、衛視、電視臺推介播放《夢在》MTV,對外宣傳“魔芋之鄉”“茶葉之鄉”、“水電大縣”等品牌優勢。同時,積極引導和組織有關單位制作反映人文風光、資源優勢的名信片、郵資封、彩鈴、戶外形象廣告牌等外宣精品,充分發揮各級主流網站的作用,拉開網上宣傳攻勢,極大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另一方面,緊緊抓住“節會”的宣傳機遇,積極爭取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日報》、《日報》、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的支持,熱情邀請上級新聞單位的“名記”到采訪、采風,以借船出海,借梯上樓,增強了報道的深度和廣度,擴大了外宣聲勢。
四是練好內力,蓄勢強基,外宣隊伍不斷壯大。一方面我們選派新聞從業人員到人民日報和其它黨報、臺組織的學習培訓,提升專業新聞外宣人員的業務水平。另一方面,積極在縣內舉辦新聞寫作培訓班、選拔寫作新秀到新聞科輪崗學習,多種方式提高各鄉鎮、縣直各單位通訊員整體素質,奠定了我縣新聞外宣工作源源不斷的人才基礎。
總的來看,年度的新聞外宣工作成績是顯著的,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力度有待加強,宣傳手法落后,外宣載體單一,尚需進一步改進。二是部分單位重視不夠,有的單位和地方只要求上稿件,而不注重隊伍的培養。三是外宣上還存在新聞宣傳部門唱“獨角戲”的現象,外宣“大合唱”還沒真正形成。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加以解決。
二、研究形勢,創新思路,不斷提高外宣工作水平
當前,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各大報大臺紛紛推出了改版改革舉措,這對我們從事外宣工作的同志來說是個挑戰。同時,各地之間經濟發展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很多地方都把外宣工作作為擴大開放,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誰先聲奪人,輿論有力,誰就會在發展上快人一步,贏得主動。因此,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我們要有新對策、新思路,積極創新形式,改進手段,不斷提高外宣工作水平和質量。
(一)要善于借力。對外宣傳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很多部門,范圍和內容也很廣,僅憑宣傳部門自身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依賴單一的資金渠道和宣傳途徑也是明顯不足的。必須運用開放式思維,全方位借力,要善于借歷史文化之力,借社會資源之力,茶文化、水電資源、、民歌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這些都是我們進行對外宣傳的重要資源。英才輩出,古今都出現了一批各界成功人士,這也是很好的宣傳資源。借助這些成功人士在海內外的成就,宣傳人的智慧,這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方式;對外宣傳還要善于借企業之力,我們要盡可能多搞一些點擊查看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能實現企業政府雙贏的活動。我們鼓勵企業到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作宣傳,企業知名度提高了,縣的知名度也會跟著提高,宣傳不能單靠政府部門,企業做宣傳要看成一種隱性投資。說到底,一名話,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提高的知名度。
(二)要巧于結合。宣傳部門要轉變門戶之見,不能單打獨斗,要主動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工作聯系,建立有效的互動互利工作機制和體制。緊密地將對外宣傳工作與經濟涉外活動、節慶活動、旅游文化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形成聯合作戰的局面。我們縣已經有了一定檔次的地方特色產品和旅游、文化資源,比如我們的水電、茶葉、魔芋、十八峽、山二黃小戲、民歌等,已經或正在形成一定的品牌效應。外宣工作就要抓住這些資源,利用好平臺,“你出錢,我出力”,“你搭臺,我請人”,“你交代任務,我借題發揮”,在配合中心,提供服務的同時把我們自已平時想做而又有一定困難的事做好做成功。
(三)要深于挖掘。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東西,我們要把重點放在竹溪特有的、最有代表性的、在全國有名次有位次的事物上,正所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是中國茶葉之鄉、中國魔芋之鄉、中國黃連之鄉,現階段我們最重要的是要宣傳好茶葉之鄉,因為茶葉產業是我縣的支柱產業,茶葉在省內外的地位舉足輕重,這就是我縣最大的特色。我們要突出地宣傳好縣委縣政府的各項工作,宣傳一批企業、宣傳一批企業家,這是我們外宣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還要挖掘媒體的潛力,宣傳部門與上級主流媒體如新華社、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保持了很好的關系,要充分發揮這些大報大臺的宣傳優勢,同時還要充分挖掘網絡媒體優勢,讓各類媒體更好地為竹溪縣的宣傳服務。
(四)要精于策劃。沒有亮點就沒有特點,就沒有外界關注的目光。外宣工作的成效如何,能不能達到宣傳效果,關健在于能否打造出外宣亮點精品。這就需要我們要善于策劃,在細微處見功夫,做到精益求精,克服只講數量、不講質量,只管稿件“上天”,不管新聞“落地”的陳舊觀念。具體的講,就是要建立社長、臺長責任制,明確策劃主體,把策劃列為社長、總編、臺長工作的主要職責,要明確社長、臺長、總編輯的主要任務就是抓管理,抓點子,抓策劃;要加強對重點工作、重大題材的策劃,對重大選題,要組織集中采訪,合力攻關,反復加工,力爭出精品,不能各自為政,輕描淡寫,要在縣委宣傳部的統一部署下開展宣傳,用獨具匠心的力作,達到預期宣傳效果。
(五)要勤于實踐。沒有實踐就沒有新聞,更談不上出好新聞。千方百計地服務好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是外宣工作的核心,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要勤于實踐。只有勤于實踐,才能真正的把握住“三貼近”的要求,才能更及時準確地把握各種情況,把“我們需要宣傳什么”和“外界需要了解什么”結合起來,貼近外界受眾在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標準、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運用不同受眾的思維和語言表達方式,增進親切感,多些人情味,因地制宜、有的放失地開展工作,從而發揮出外宣工作的優勢。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新聞工作者要將視角轉向基層,將鏡頭對準群眾,要常下基層,調查研究,努力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經驗在一線總結,典型在一線培養,素質在一線提高”,使我們的宣傳深入人心,解決問題,切實的服務好縣委、政府中心工作。
三、明確目標,加強領導,努力做好今年新聞宣傳工作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外宣工作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和發展“第一要務”,牢牢把握團結奮進、昂揚向上、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宣傳基調,大力營造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氛圍,為全面順利實施“”規劃鳴鑼開道,搖旗吶喊。
要精心組織宣傳戰役。年,按照內宣抓熱點和焦點,外宣抓重點和亮點的原則,重點組織策劃好六個方面的宣傳報道:一是抓好深化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宣傳。二是繼續抓好發展水電、茶葉、魔芋等支柱產業,實施“產業興縣”戰略的宣傳。三是抓好縣委、縣政府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破性發展民營經濟壯大縣域經濟總體實力的宣傳。四是圍繞構建“和諧”,抓好宣傳報道。五是認真做好加快文化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六是抓好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的報道。全年力爭在中央級黨報臺用稿15條,在省級黨報臺用稿150條,其中《湖北日報》頭條2條。在《日報》用稿400條,其中頭版頭條35條。
要切實加強領導。近幾年來我縣外宣工作的變化情況表明,越是領導重視,外宣成績就越好,越能促進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但具體到每個鄉鎮、每個縣直單位來說,表現為重視程度不一,十分不平衡。一個單位重視程度如何,關鍵在領導,領導重視,關鍵在于舍得拿出投入。一是投入人力,抓好隊伍建設。外宣工作的好與壞關鍵在人,各級黨委要切實提高對外宣工作的認識,尊重外宣人才。非專業部門要理順業務工作與外宣工作的關系,外宣工作有領導過問,有專人抓。同時要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外宣本領。專業從新聞外宣的部門更要在業務和待遇上給予從事外宣工作的同志雙重關心,使之成為一支高素質、能適應新形勢、新變化的外宣專業隊伍。二是投入財力,廣開外宣渠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抓外宣也一樣,按照“少花錢多辦事辦大事”的原則,至少有幾處需要投入財力。搞外宣要學習培訓,不學就不懂行,搞不好外宣;搞外宣要勤聯絡,不聯絡就會失去與大報大臺的聯系,外宣就會失去陣地;宣傳自己本身就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因此,投入一定的財力抓培訓、聯絡媒體、自我宣傳這些都是必要的。
同志們,正處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大好時期,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正與日俱增,新聞宣傳工作的天地也日益寬廣。我們要以昂揚的精神狀態,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努力開創新聞宣傳事業的春天,為竹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市區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會講話
- 下一篇:安監基礎建設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