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好勞務培訓輸出工作

時間:2022-03-10 08:35:00

導語:努力做好勞務培訓輸出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努力做好勞務培訓輸出工作

為貫徹落實6月15日全區勞動力輸出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提出“實施勞動技能培訓工程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的安排部署,加快推進我縣富余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努力把勞動力輸出培育成富民的重要途徑,結合我縣實際,摸清我縣農業職業教育,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村富余勞動的培訓現狀。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

滄源縣政府2004年6月18日召開了滄源縣勞動力培訓輸出工作會議,參加會議有政府分管領導,趙子杰副縣長、農業局局長段家崢同志、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世邦及縣級相關部門婦聯、縣總工會、教育局、財政局等部門的主要領導,會議傳達了地委擴大的會議精神,滄源縣委、政府十分重視勞動培訓轉移,于6月20日又召開了一次會議,安排布置了相關部門工作任務,并成立了滄源縣勞動力培訓輸出工程領導小組。組長由黃光富(縣委常委、政府常務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縣由農業局局長段家崢同志和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世邦擔任,成員由縣婦聯、縣政府辦公室、縣總工會、教育局、扶貧辦、財政局、人事局等部門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農業局由段家崢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承辦統計報表具體業務由農廣校萬蘇云同志負責。

二、摸清家底,明確任務,認真做好勞動力培訓輸出工作

1、滄源縣農業農村經濟基本情況

我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山區占總面積98%,壩區占總面積2%,是集老、少、邊、山、窮為一體的貧困縣,全縣共有93個行政村、804個村民小組、農村總戶數有30032戶,全縣總人口16.6萬人,農業總人口134598人,農村勞動力60313人,占總人口的44%。2003年末全縣國民生產總值46996萬元,財政總收入3740萬元,人均純收入793元,農民所得糧4271.6萬公斤,人均327公斤,總耕地面積為425945畝,農民外出勞務收入527萬元,占總收入的3.7%,農業總產值2003年20009萬元。

2、我縣農業職業教育和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情況

滄源縣的農業職業教育和勞動力培訓以農廣校為主,農廣校自1996年成立以來,通過職校聯合辦學開辦了中專6個班,其中:脫產師范教育中專一個班51人,已畢業,5個函授中專班、農業會計、現代鄉村綜合管理兩個班,企業經營管理、現代農業;為進一步提高我縣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自身素質,2002年9月農廣校積極與省刊授聯合大學聯辦成人高等教育專科,財務會計專業28人,2004年初與省電大聯辦園藝專科班50人,1999年以來,其招收中專學員159人,已畢業87人,大專學員78人。另一方面是:綠色證書培訓,農廣校對職校在校學生和民族中學初中生培訓了400人。

我縣各級部門非常重視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采取多種措施增加就業崗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引導農民發展二、三產業,如縣婦聯、旅游局、文體局等單位部門積極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縣婦聯從2001年至今開展家政服務行業,經培訓向昆明、臨滄等地區輸出家政服務人員100人,2002年,滄源縣扶貧辦培訓向省外輸出19名電工,再如旅游局、文體局等單位利用民族藝術的特點向農村招收一批批喜愛唱歌跳舞的青壯年進行培訓。向省內、外、特區等地輸出300人。根據調查統計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有2143人,轉移就業勞務收入508.1萬元,其中:向第二產業轉移量為1177人,占轉移總數55%;向第三產業轉移量為698人,占轉移總數的33%;向其它非農業產業轉移的有268人,占轉移總數的12%。

3、做好勞動力培訓輸出工作圍繞訂單抓培訓。

首先,縣級各部門增強責任意識,增強工作主動性,堅持一手抓訂單、一手抓培訓,加快勞動力培訓輸出步伐。縣級單位和企業駐外辦事機構充分發揮對外“窗口”作用積極創造條件,為輸出勞動力提供服務。其次是堅持以需定訓,把18—35歲身體健康的初、高中畢業生及歷年來大中專畢業待業青年作為轉移培訓的重點。充分發揮“臨滄保姆”家政服務的優勢。積極爭取注冊品牌,辦出特色,打造品牌,鞏固和拓展勞動力輸出市場,促進更多的城鄉富余勞動力轉移。

4、多渠道籌集資金,確保勞務培訓工作順利進行

政府和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多渠道增加勞動力培訓輸出的投入,采取政府補一點、部門幫一點、企業拿一點、社會捐一點、農民出一點的辦法籌集資金,政府要進一步調整財政支農資金結構,建立專項經費,用于對勞動力培訓,就業指導、市場開拓、監測服務等獎懲機制。

總之,勞務輸出培訓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努力,真抓實干,在政策、思路、措施上不斷創新才能取得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