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五抓”強化非公企業黨建
時間:2022-12-07 03:49:00
導語:縣“五抓”強化非公企業黨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抓認識,理清工作思路。200*年,針對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發展,但黨建工作相對滯后的問題,研究制定了《通海縣*年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三年規劃》和《通海縣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規則》,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組織設置、方法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推進全縣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進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著重從黨組織隸屬關系、班子建設、黨員發展、以及黨組織的地位、發揮作用的方式途徑等方面作出規定,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一是沒有黨員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特別是50人以上的企業,重點抓黨員發展工作。二是已有黨員尚未建立黨組織的企業,重點抓黨組織的組建工作。三是已建立黨組織的,但工作不規范、作用不明顯的,重點抓規范指導工作。力爭通過2?3年努力,使70%以上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健全黨組織;使已建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基本達到規范化、制度化要求;使一些職工人數較多、經營場所固定,但黨員人數較少或者沒有黨員、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群團組織基本健全,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黨員發展等黨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抓組建,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健全黨的組織,擴大黨組織覆蓋面。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特點,依據企業規模大小、黨員人數多少、生產經營行業等不同情況,合理設置黨組織。一是同步調整。主要是國有、集體企業改制、重組時,同步研究黨組織設置問題,明確隸屬關系。二是單獨建立。對哪些規模較大,人數較多,生產經營場所固定的非公有制企業,按照成熟一個,建立一個的原則,單獨建立黨組織。對建在行政村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由鄉(鎮)黨委、村黨支部負責組建;對建在鄉(鎮)、社區內的非公有制企業,有明確隸屬關系的,由隸屬單位負責組建黨組織;沒有明確隸屬關系的,由鄉(鎮)黨委負責組建黨組織。三是對那些暫不具備單獨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采取“納、派、轉、接”的辦法,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四是聯合組建。主要是在那些跨村跨鄉經營、行業相同或相近、駐地相對集中、企業規模較小、黨員人數較少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建立聯合黨支部。
三抓基礎,壯大黨員隊伍。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及時把哪些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增強黨的階級基礎。為此,按照發展黨員十六字方針,結合實際,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發展黨員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四抓管理,理順工作機制。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組織地位、作用的特殊性,在管理模式上,結合企業屬地、行業等實際情況,合理劃定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的隸屬關系,明確管理主體。一是原國有、城鎮集體企業改制后仍存在的企業黨組織隸屬關系不變;企業實行關停并轉的,黨員按居住地接轉組織關系,實行屬地管理;二是屬地管理。主要是由企業所在地的鄉、村兩級黨組織分別管理。規模較小、黨員人數較少的,建立黨小組,隸屬村黨支部管理。規模較大,黨員人數較多,村級黨組織管理有困難的,單獨建立黨支部,由鄉(鎮)黨委管理或由鄉(鎮)經濟管理中心黨組織管理。三是歸口管理。主要是根據非公有制企業生產經營性質,劃歸到相同或相近行業的單位進行管理。四是掛靠管理。主要是根據行業、經營業務等相應掛靠。
五抓活動,發揮黨組織作用。正確處理開展黨建工作與促進企業發展之間關系,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是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的基本保證。因此,在開展黨建工作方面注意把握三點:一是在指導思想上,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本著“為企業所需要,為業主所理解,為職工所擁護,為黨員所歡迎”的原則,積極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力求使黨組織成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戰斗堡壘,成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業主人士的“好幫手”,成為廣大職工的“貼心人”,成為廣大黨員的“主心骨”。二是在開展活動的方式上,結合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實際,本著“業余、小型、實效”的原則,通過組織開展黨員責任區、創先爭優、黨員示范崗等活動,激發黨員的積極性,促使廣大黨員在生產經營和經濟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在發揮作用的機制上,正確把握支持、維護與監督的關系,不是干預而是參與,不是領導而是服務,不是包攬而是滲透;既支持和維護業主在生產經營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和權威性,也監督、引導業主依法經營,照章納稅,維護職工的正當權益;既通過一定形式向業主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培養業主遵紀守法的責任意識,又積極協調處理好企業內部各種利益關系和矛盾,形成發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