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路上黨旗紅

時間:2022-02-17 01:44:00

導語:富民路上黨旗紅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500多場次的農村政策法規培訓、400多場次的農業科技培訓、500多場次農業技術的“銀幕培訓”、“菜單式”農業科技培訓……從2002年以來,安徽滁州市實施的“雙培雙帶”先鋒工程使得8338名農村黨員、干部成為身懷致富技術的好手;2897名致富能手被發展成為黨員;876名農村致富能手進入村“兩委”班子,擔起了致富“領頭雁”的責任。

兩年的先鋒工程結出了累累碩果。“雙培雙帶”活動剛開展,明光市橋頭鎮婦聯主席呂靜芳就創辦了雙孢蘑菇培訓示范基地,幫助周邊60多位農村婦女種植雙孢菇300多畝,年產值超過30萬元,極大地調動了周邊群眾發家致富的熱情。像這樣的示范服務基地、示范點在滁州市還有很多。據統計,該市黨員、干部、致富能手領辦、創辦了11個市級示范服務基地、146個縣級示范服務基地、581個鄉級示范服務基地、12225個村級示范點。

該市還發揮組織優勢,確定黨員、干部與“雙培”對象結對子,“雙培”對象之間結對子,明確“幫帶”責任。通過摸底,滁州市確定“雙培”對象26247名,“幫帶”對象44205戶。

“培”出黨員先進性,“帶”出農業產業化。自“雙培雙帶”工程施行以來,該市涌現了許多養殖、蔬菜、苗木花卉等專業村、特色鄉鎮,村村有產業,鄉鄉有特色。廣大黨員、干部和致富大戶依托產業優勢建立畜禽養殖、蔬菜種植、經銷等157個協會組織,帶動近10萬農戶,參加協會的農戶年均增收318元。兩年來,先鋒工程幫助38349戶農戶平均增收415元。

富民路上黨旗紅。“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的實施,使農村黨員、干部在掌握致富本領、開辟致富門路、扶貧幫困等方面,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提高了黨員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滁州市來安縣邵集鄉石橋村致富能手劉連桃,在“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的培訓中認識到,“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數”,立下帶領鄉親共同致富的決心。兩年來,從幫助貧困黨員鄭文忠開始,他一戶戶幫助、一戶戶指導,幫助32戶發展水面養殖和11戶發展棉花規模種植,和他們一道走上致富路。今年7月,他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滁州出現了“黨員做給群眾看,群眾跟著黨員干”的喜人景象,走出了一條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發展農村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雙贏”的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