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信息化統籌城鄉發展

時間:2022-03-10 01:33:00

導語:推進信息化統籌城鄉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推進信息化統籌城鄉發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統籌城鄉發展”擺在五個統籌之首,并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作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目標,體現了我們黨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快城鄉信息化建設步伐,搭建統籌城鄉發展的平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進程。

信息鴻溝是重大障礙

首先,信息鴻溝導致城鄉知曉權差異,強化了農民增收的困難。我國由于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存在,城市信息化水平遠遠高于農村。農村受經濟條件、基礎設施、文化素質等限制,信息化的各項指數幾乎為零,特別是網絡普及程度和應用水平非常低下,農村絕大部分干部群眾不懂電腦操作,更不知怎么上互聯網,在縣、鄉、村,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服務體系基本上還是空白。農業的結構調整、農產品的銷售、農民外出就業均受到嚴重影響,阻礙了農民收入的增長。近年來出現的農村賣難、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盲目性,以及民工潮流動的無序性,都是信息鴻溝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的真實映射。

其次,信息鴻溝導致城鄉資源配置權差異,造成農村發展日趨邊緣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總是流向利潤高的地方。城鄉信息鴻溝的存在勢必導致資金、人才、技術、物質資源配置進一步向城市集中,農業、農村日益邊緣化,最終導致城鄉互動發展能力不足。

必須加快推進信息化

聯系農村研究城市、聯系城市研究農村是解決城鄉發展問題的一個重大創新。因此,統籌城鄉發展包含兩方面的內容:城鄉的協調互動和城鄉的一體化互動。信息化對于正確處理城鄉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從城鄉的協調互動角度看,信息化是促進以城帶鄉戰略、以鄉促城戰略實施的需要。一是信息化是增強城市輻射力的有效手段。高速便捷的信息網絡能突破地域限制,使城市的各種技術、服務等資源快速、有效地從城市傳向其它城鎮和廣大農村地區。二是信息化為以鄉促城提供推動力量。通過信息化,農業將實現集約化經營,從而分流出勞動力、資金和土地,用以發展非農產業,特別是鄉鎮工業的復興和農村服務業的發展,有助于離土不離鄉,消化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從城鄉的一體化互動角度看,信息化是推動城鄉生產要素流動一體化和行政服務環境一體化改進的需要。一是信息化把越來越多的城鄉生產、經營活動納入了全球經濟中,形成了一個以信息為紐帶連接而成的城鄉統一的全球大市場。二是電子政務的發展能促進城鄉政府與民間的一體化溝通,徹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實現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

統籌城鄉信息化建設

提高和增強信息意識是統籌城鄉信息化建設的前提??缭叫畔Ⅷ櫆弦獜目缭嚼斫獾镍櫆祥_始。盡快提高和增強人們的信息意識已成為當務之急。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提供良好的網絡環境和適當的宣傳激勵機制,普及信息知識,在全社會形成信息化氛圍;另一方面也要選用相當數量的、有時代意識的各級領導干部。只有領導干部信息意識強,城鄉統籌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才能加快。

有效的政府推動是統籌城鄉信息化建設的根本保障。政府對信息化的推動,從近期看,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創造基礎環境,完善金融、法制和技術標準方面的公共產品,特別是要加大技術標準和信用體系的建設力度,加快網絡安全、網上信用、網上支付等方面的立法速度,盡快營造一個適應信息化發展需要的良好環境;二是中央、省級政府優先扶持投資,特別是加大對中西部農村縣、鄉的轉移支付,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省、市、縣、鄉四級政府分層負擔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專業化人才教育,特別是農村信息化普及教育的費用,建立統一的城鄉市場信息體系。同時,規范城鄉信息市場、整合部門信息資源,建立免費上網中心、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為城鄉居民獲得方便、快捷的市場信息提供保障。

完備的市場機制是統籌城鄉信息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統籌城鄉信息化建設,從投入上看,單靠政府投入難有大發展;從管理方式上看,單靠計劃或行政手段也難奏效。解決問題的根本舉措在于政府主導下推進市場化進程,通過行政、經濟、法律手段鼓勵高科技公司、社會中介組織、個人等參與,幫助城鄉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收獲信息技術的果實。一是注重市場化運作方式??梢栽试S和鼓勵非政府部門競爭性地參與電子政務網絡、數據庫方面的建設與管理,創新融資手段,降低運行成本。二是遵循市場機制的運行規律,依照法規,鼓勵競爭,規范企業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