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02 04:46:00
導語: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直屬機關黨工委書記,區委組織部部務會議成員、干部科科長**同志,21年的黨務工作生涯,無論是作為一名普通干部,還是作為一名領導干部,都能做到“對黨忠誠”的信念如一、“先人后己”的本色如一、“公道正派”的作風如一。她以實際行動實踐了自己的入黨誓言,以堅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無私的情操實踐了“三個代表”的要求,充分展示了當代組工干部的崇高追求和良好形象。
忘我工作、樂于奉獻,她是不知疲倦的“耕耘者”
200年12月,**同志在病情不斷加重的情況下,被迫轉到浙一醫院住院治療。而就在此之前,她還在金華人民醫院一邊住院治療,一邊指導科里的工作。熟悉**的領導和同事都知道,她是長期超負荷工作累倒的。
其實早在9月中旬,她就感到全身乏力,經常頭暈頭痛、腰酸背痛、腳腫鞋子緊。當時她還以為是氣候冷熱不均的原因,加上當時科里工作緊,也就沒有放在心上。一直拖到12月,天氣冷了,她穿鞋子時,連拉鏈也拉不上,方知腳已腫得厲害,連走路都很困難了。同事們知道后,硬是勸她到醫院檢查,后經醫院對其進行腎穿刺檢查,確診為“局灶腎小球硬化”。
為了便于同科里的同志商量交流工作,**并沒有選擇金華最好的中心醫院,而是選擇了離區委大院只有一街之隔的人民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她一再叮囑科室里的同志,不要將她患病的消息告訴別人,以免給其他同志造成麻煩。即使是躺在病榻上,手上打著點滴,她仍然經常在病房昏暗的燈光下,仔細審閱同事送來的區“兩會”等材料,對即將召開的區“兩會”準備情況進行指導。后來由于病情的加重,人民醫院已經無力治療,才不得不轉院到杭州治療,但她仍記掛著科里的工作,時不時打電話到科里,詢問工作進度,指導業務工作。
經過幾個月的住院治療,她自己感覺身體有所好轉,就要求出院。醫生叮囑她:“出院了,但還沒有痊愈,得繼續服藥和定期檢查,一定要休息好,如病情再出現反彈,治療就會很困難了。”但時值鄉鎮屆末干部考察,部里人手少,工作任務重,她主動向部領導提出上班要求,并一再堅持,部領導實在拗不過她,只好答應她半勤上班,并特意交代科里的同志不能讓她做具體的工作。但她一上班就顧不上自己是個病人,一如既往地參與各項工作,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常常在同事的催促下才肯放下手中的工作。
在組織部門工作,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即便是加班再晚,身體再累,她對工作的標準也始終如一。2001年,正逢金華市區域調整,區委組織部的編制由22名核減為11名(含工勤人員),干部科的日常工作基本上由兩人承擔,不但要負責400多名區管領導干部的管理工作,還承擔著參照公務員管理、干部教育等職能,與上級組織部門相對應的有5個處室。五年多來,干部科的日常工作長期靠加班加點來完成。科室里的同志曾在200年對**的加班情況作過一個統計,全年工作日晚上加班(二小時以上)和雙休日、節假日加班共計有172天,而且常常連續幾個星期每天晚上加班到十一點以后。
是機器也需加油,有個維修期,何況是人!長期的超負荷工作,是“鐵人”也要累倒!何況她早在1981年就查出身患慢性心肌炎和腰脊盤突出癥,這多種毛病需要的恰恰是休息。
熟悉政策、堅持原則,她是干部工作的“活字典”
**同志從事組織工作十多年,干部工作的相關政策和全區干部的情況,她都做到心中有數、全面了解,是婺城區出了名的干部工作的“活字典”。
**在組織部門內從事過多崗位工作,不管在哪一個崗位,她都對自己嚴格要求。“熟悉政策、堅持原則”,這是同志們對她業務工作的準確評價。她長期堅持學習,從來不滿足于一知半解,也不滿足于具體怎么操作,每一項干部工作政策的出臺,她總是先自己學習領會,然后組織科里的同志學習討論,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工作中,大家已經形成共識,每當干部工作出現一些疑問總是直接向她請教。
**同志做事堅持原則,敢說真話。干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她都非常嚴謹,嚴格按《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作用工作條例》程序操作,從不在主觀上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這么多年來,在干部任用工作程序方面的基本沒有出現失誤。對有關部門在干部任用中違反《條例》規定的,她發現后都能及時予以指出,并要求糾正。有些人認為她太較真,而她卻認為這是她干部科長的職責所在。
在她擔任干部科長期間,主持制訂了非領導職務評定設置辦法,將評定方法進行量化和公開評定,有效解決了部門之間、干部之間不平衡的問題;出臺了一般干部交流制度,激發了鄉鎮干部的活力;同科里同志一起自行編制了《干部信息管理系統》,對干部信息進行數字化,有效提高了干部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在全市率先采用干部任免多媒體演示方法,真實、簡練地再現了考察對象的動態情況;還建立了擬提拔或轉任重要崗位的干部任前法律培訓考試制度、領導干部談心談話制度、區管干部理論學習學分制綜合考核制度等等,對干部工作進行了不斷的探索。
公道正派、甘為人梯,她是備受尊重的“鐵科長”
她常說:“做干部工作,就要淡泊名利,淡化‘官’念,甘為人梯”,她心中首先裝著的是自己的服務對象。在組織部十多年,從一般干部到領導干部,她始終保持平常心態,在個人進步上保持“低調”,在物質待遇上保持“平衡”。她任干部科長九年多了,其它縣市區的干部科長都已經交流了好幾任,她卻仍然留在組織部門。她現在是在職干部中在部里工作時間最長的同志,但從不倚老賣老,對新同志業務上給予傳幫帶,始終擺正位置。不少熟人、同事勸她該向領導說說了,論資格、按工作成績都應該輪到她提拔或外調到一個好單位享福了,而她覺得自己是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工作,而不是為升職而努力,有人覺得她癡、不識時務,她一笑了之。
她十分注重廉潔自律,嚴守自己的思想道德防線。她堅信“廉潔沒有底線,自律不能封頂”。常常告誡家人一定要保持平常心,過年過節當有關同志送來禮劵禮金時,能夠當場回絕的就當場回絕,不能當場回絕叫人帶回的就用信封裝好,適時托同事捎回給有關同志。她還對家人定下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要她不在家,任何干部來家里找她的,都不要開門;還對所居住的小區門衛也作了交待,不要代收給她送的禮物。
與人為善、關愛他人,她是黨員干部的“娘家人”
組織部門是黨員之家、干部之家、知識分子之家,**始終為自己是組織部門的一員,是黨員干部的“娘家人”而感到自豪。在做好干部工作的同時,她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還重,利用各種機會為黨員和干部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難事。
她到莘畈鄉檢查“學教”活動情況時,發現有一位家屬是現役軍人的女干部,獨自一人帶著出生才幾個月的小孩住在已是危房的鄉政府宿舍里,她心里非常焦急。她向部領導反映,建議把這名女干部調到離父母家近一點的平原鄉鎮工作,最后組織上根據她的反映和要求,把這位女干部調到了離父母家較近、條件較好的蔣堂鎮。這只是她擔任干部科長以來關心干部,為干部解決實際困難的諸多例子中的一個而已。
雖然從事的是干部工作,但她對老黨員、困難黨員和黨的基層組織也十分關心。她經常說“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她在下基層走訪或者調研時,經常要抽出時間要去看望一些老同志和困難黨員。在去年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過程中,她了解到長山、塔石、蔣堂等鄉鎮的一些村集體經濟非常困難時,她主動幫助協調,為11個村解決了120噸水泥,解了這部分村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