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表任期制有哪些作用
時間:2022-05-16 03:48:00
導語:黨代表任期制有哪些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七大提出實行黨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這是落實尊重和保障黨員主體地位的重要舉措,并將推動黨內民主朝著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方向發展。筆者認為,黨代表任期制可以強化三個機制,即黨員權利保障機制、聚合力機制和溢出效應機制。
一、黨代表任期制促進黨員權利保障
黨員的權利既可以通過組織途徑得以保障,也可以通過黨的代表大會。黨代表任期制的作用是保障黨員權利的一個重要的機制,即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的政治過程,來輸入黨員的政治要求,再進行一系列的政治議程將黨員的“眾意”進行立法、決策、遴選政治精英等方面的轉換。這是對黨員政治權利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黨代表任期制的提出可以視為新時期執政黨建設的一項重要的制度突破。在黨章中只規定了黨員的權利和義務,但從未對黨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有明確的要求。黨代表更多的只是會議期間的一名與會者、討論者,會后的一名傳達者。至于參會期間的政治態度、討論的積極程度和發言內容的深度,是不作任何要求的,會后的傳達也是無法考量的。任期制是要作出如是的改進,即在規定的時間跨度的任期內,作為黨代表有反映黨員各種要求的責任義務,這正是代表制的本質內涵,不反映黨員的要求也就沒有履行好代表的職責。
任期制的提出和最近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進行討論,表明了執政黨制度建設進入一個重要的領域,即黨員權利層面。這是因為黨內民主的實質在于以權利制約權力,普通黨員以權利制約權力的實現程度是衡量一個政黨民主程度的標準。權利監督發揮作用的程度與民主程度成正比,民主監督作為權利監督的一種形式,要充分發揮作用,也要依賴于民主政治的不斷完善。
二、黨代表任期制提高組織和黨員的聚合力
利益分化是代議制理論的必要基礎。沒有多元的社會階層也就沒有多樣的利益訴求,代議制民主出現在現代也主要是這個原因。代議機構的政治使命就是通過代表反映這些不同的利益要求,經過代議程序進行利益再分配,讓社會成員的利益保持在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達到整個社會相對平衡。黨內利益多元化為代表任期制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第一,代表本身是黨內不同利益的代表者。從理論上說,黨員的根本政治利益是一致的,比如說對黨的理想和信仰,維護黨的形象,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國家和地區各方面事業的發展等等。在根本政治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也有些利益是不一致的,或需要溝通達成共識的。這是現代社會的一種必然現象。比如黨委制定具體的公共政策,日常規范化的制度措施,黨內遴選領導干部的程序方法,對現任干部享受的政治待遇和經濟保障,黨員公共政治利益的維護,對部分經濟上處于弱勢黨員的救助等等。
第二,代表任期制是動態和持續的過程。代表的任期規定明確了其政治責任具有時間連續性,而不是原來的主要圍繞著黨代會的召開。按照原有的制度設計黨代表只是個體代表,即代表按照本身主觀的政治見識來履職,很難考慮到群體中黨員的普遍的政治意志和不同的政治要求。動態和持續的代表過程彌補了上述不足,黨代表會較為全面、系統地反映黨員的思想、觀點和利益要求,反映黨的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面對突發性公共事件后對黨組織和黨員應對與表現的反思,適時加以調整和適應,提高整個組織系統的整合能力、黨員的凝聚力和社會成員的向心力。
三、黨代表任期制衍生黨內民主的溢出效應
所謂“溢出效應”,就是事物一個方面的發展帶動了該事物其它方面的發展。這里所說的“溢出效應”是指黨代表任期制可以帶動黨內其他制度的發展。
第一,任期制可以逐漸理順黨代會、全委會和黨委會領導體制。眾所周知,任期制的實行是為了推動黨代會常任制的實施。黨代會常任制是一種很好的制度設計,根據鄧小平在八大黨章修改上的講話,“按照新制度,黨的最重要的決定,都可以經過代表大會討論。黨的中央、省、縣委員會每年必須向它匯報工作,聽取它的批評,答復它的詢問。代表由于是常任的,要向選舉他們的選舉單位負責,就便于經常地集中下級組織的,黨員群眾和人民群眾的經驗,他們在代表大會會議上,就有了更大的代表性,而且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也可以按照適當的方式,監督黨的機關工作。因此,我們相信,這種改革必然可以使黨內民主得到重大的發展。”
既然那么好的制度預設,長期以來為什么一直沒有得到正式的和持續的推行呢?其主要原因是黨代會常任制的制度起點高,而現在的黨委會組織領導體制很難與之相接軌。黨章規定,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它們所產生的委員會。但是,這個領導機關只是一個會議制度的形式,而不是組織“實體”。關鍵是目前決定黨的重大決策的是黨委常委會領導體制,常委會領導體制掌握公共權力,人數少、層次高、決策快,但權力不易受到監督。任期制的推行必將為黨代會常任制奠定制度基礎。在這一領導體制下,能保證黨員的主體地位,能保證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能保證“即便決策失誤,也會較快得到糾正,黨的領導人濫用權力的現象就會大大減少。”
第二,任期制可以使黨內選舉制度更加趨于民主和開放。黨代表任期制的推行必將使得黨內選舉富有競爭性,這就為推動黨內民主提供有利的契機。有選舉不一定有民主,沒有選舉一定沒有民主。實踐證明,選舉是黨內民主在政治實踐中制度化了的黨員控制黨的領導機構最為有效的行為,選舉是現代政黨中黨員以選民的資格表明自己對政黨公共權力的基本立場的行為,它以制度化的方式實現對政黨權力的制約,是黨員試圖把自身的命運交到自己手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