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價值觀
時間:2022-05-22 05:21:00
導語: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價值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何政黨都有自己的基本價值觀和最高價值觀。基本價值觀是政黨所要達到的最基本目的,而最高價值觀則是政黨所要達到的最高目標。最高價值觀集中體現在黨的性質、宗旨和根本任務上。不同政黨的性質、宗旨和根本任務是不同的,從而反映出它們的最高價值觀也是不同的。
中國共產黨是由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所組成,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任務和價值目標是異常艱巨與復雜的,有經濟、政治和文化等領域的任務和價值目標,所有這些工作都要做好,但所有這些工作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指出:“我們黨進行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要把各項工作做好,創造盡可能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實現具體的價值目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基本價值觀的體現。創造社會財富的最終目的就是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斷給人民群眾帶來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利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最根本、最高的價值觀。
最高價值的主體取向: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和發展的根本動力。共產黨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是血肉相聯的,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國人民群眾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并沒有改變,人民群眾的隊伍在不斷壯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眾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社會財富不斷豐富。因此,人民群眾的范疇不再局限于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而是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勞動者、建設者、參與者、支持者和熱愛者。從量上看,人民群眾的范圍比以前要廣泛得多,他們是數量最多的主體;從質上看,人民群眾的力量在不斷壯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熱情無比高漲,他們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有力地推動著當代中國社會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把最廣大人民作為價值主體的取向,也就確立了最廣泛和最強大的價值主體取向。可以說,沒有任何價值主體在數量和質量上能超過最廣大人民群眾。就價值主體這一方面看,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種最高的價值觀。這同時也說明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基礎更加廣闊和牢固。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最高價值觀。既然人民群眾的范圍擴大了,那么,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觀和價值觀也就要相應地擴大和拓展。中國共產黨所代表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歷史上最廣泛的、占絕大多數的人的利益,它同一切狹隘的觀點是根本對立的。正如同志指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同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根本區別”(《論“三個代表”》第161頁)。
最高的價值定位: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最廣大人民的價值主體取向,是中國共產黨最高價值觀的重要方面,但最高價值觀的核心問題則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為價值的本質在于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和給主體帶來的利益。最高價值觀當然也以此為核心。
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特定的涵義,它并不是最廣大人民的所有個體的利益的加總,而是從整體上指最廣大人民的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根本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獲取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獲取同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是互動一致的,社會越發展,就越會帶給人民更多的根本利益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樣,人民越是能獲取更多的根本利益,就越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最廣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并不都是根本的利益,且不說由私欲所驅使獲取的非法和不合理的利益應排除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就是那些對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無益的利益也不能包括在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內。因此,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是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的利益。
要實現和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需要做許多具體工作,這些具體工作就是中國共產黨要實現的具體價值目標。這些具體價值目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它是一個價值鏈環,每一個環節都有它的具體價值;而具體的價值目標要服從最高的價值目標,最高的價值目標就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論從價值目標還是從價值的實現來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是最廣泛和最根本的利益,它定位在利益和價值結構的最高層次上,任何主體的利益都無法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比擬。所以,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價值觀。
不僅人民群眾的含義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變化,而且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共產黨執政之前,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從被壓迫、被剝削和被統治的地位中解放出來,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共產黨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首要任務就是推翻舊的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和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之后,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已不再是從被壓迫、被統治的地位中解放出來,而是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人民群眾的根本需求和利益發生了變化,作為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代表的共產黨的任務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這就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綜合國力,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所以,中國共產黨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不斷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做到這一點,還要處理好人民利益內部的多種關系: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正當利益和非正當利益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各經濟實體的直接目標,這是符合市場經濟規則的。同時,各利益主體的競爭、矛盾、
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中國共產黨從宏觀的角度處理這些利益主體的矛盾和沖突,把人民群眾的各種利益調控在合理、合法和有序的范圍內。由于人民利益的矛盾產生在人民內部,因而這些矛盾不具有對抗性,而是非對抗性的、屬于人民內部的矛盾。因此,解決人民內部的利益沖突只能采取協調、疏導的方法,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打擊和抑制非正當利益,鼓勵正當利益。這就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國共產黨所應采取的解決方法。
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共產黨員思想與行為先進性的根本標準
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價值觀。確立最高價值觀的目的就在于實踐和實現它。用最高價值觀要求每一個共產黨員,用最高價值觀統一全黨的思想和行為,這既是實踐和實現最高價值觀的重要途徑,也是最高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思想的先進性是共產黨員的根本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員的思想境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共產黨員思想的先進性就是用“三個代表”武裝自己的頭腦,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扎根在每個共產黨員的靈魂深處。共產黨的思想作風建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把全黨的思想統一到“三個代表”上來,牢固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這是衡量每一個共產黨員的思想先進性的一個根本標準。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有少數黨員干部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經不起金錢和美色的誘惑,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墮落為腐敗分子,損害了黨的形象,敗壞了黨的聲譽,造成了極壞的影響。因此,黨的建設一方面要在廣大黨員中開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學習和教育,統一全黨的思想認識;另一方面要純潔黨的隊伍。組織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思想作風建設的組織基礎。在組織建設中同樣要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以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根本標準。
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價值觀。它不僅是衡量共產黨員的思想標準,也是衡量共產黨員的行為準標。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而行為又是思想的體現。這就是說,不僅要用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價值觀來統一全黨的思想認識,更重要的是要求共產黨員用實際行動實踐最高價值觀,使社會財富得到不斷提高,使人民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給人民帶來盡可能多的利益。
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只在思想上認識黨的最高價值還遠遠不夠,關鍵是要把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價值觀落實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真正實踐中國共產黨的最高價值觀。共產黨制定的一切路線、方針和政策,所實施的一切行動綱領,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一切為了人民群眾,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實際工作中,要求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始終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一切工作都要圍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開展,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這樣做是否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人民群眾利益的事就要堅定不移地去做,有損于人民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制止。
“三個代表”既是科學的歷史觀、社會觀、文化觀,又是科學的人民觀。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切切實實地樹立“三個代表”的思想和觀念,以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