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推行黨務公開工作的調研與思考

時間:2022-06-01 09:59:00

導語:市推行黨務公開工作的調研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推行黨務公開工作的調研與思考

我市自*年開始在基層黨組織中推行黨務公開工作。幾年來,我們緊密結合擴大基層民主、推行鄉鎮黨代會常任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和措施,不斷完善和規范黨務公開,在進一步擴大黨內民主、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構建民主開放的“陽光黨務”工作新機制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我市推行黨務公開的基本做法

1、緊扣中心,科學確定公開內容。我們從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入手,把黨務公開與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相結合,與黨內重大決策相結合,與政務公開相結合,除涉及黨和國家機密的以外,都要求盡量公開,切實增強黨務工作的透明度。就具體內容而言,從性質上劃分為黨組織自身建設、黨組織履行職責和黨組織經常性工作三個方面;從公開時間上劃分:一為長期公開內容,包括黨組織的組織設置、人員分工、黨組織年度工作目標任務、黨員設崗定責等情況;二為定期公開內容,包括黨費繳納、班子成員工資收入、組織活動開展、黨員參加組織活動及履職、黨員發展、工作目標完成等情況;三為及時公開內容,包括黨員發展公示、后備干部推薦、干部選拔任用、干部考核考察、政績公示、違規違紀、黨內評先評優、黨員群眾建議意見、整改措施落實等情況。

2、多管齊下,不斷創新公開形式。我市堅持依規依章、注重實效、及時準確、全面客觀、有利監督的原則,根據黨務公開的內容和范圍,結合**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既節約資金、又有影響力,既簡便實用、又靈活多樣的公開形式。一是固定欄目公開。各基層黨組織在其辦公場所或醒目位置建立黨務公開欄將組織基本情況、年度工作目標等固定公開內容進行公開;二是電子網絡公開。目前**共有**政務網、**黨建網等各類部門網站89個,各級黨組織充分得用網站平臺,將一些重大事項進行公開公示,極大增強了工作的透明度。如干部考察任前公示、任免文件等都通過政務網站進行公開,擴大了群眾對干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三是新聞媒體公開。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及基層單位各自的內部刊物將一些黨的政策、干部任免、工作動態等進行公開通報。特別是在干部的選拔任用上,實行從后備人選入圍、考察到任職前的全程公示。四是黨內活動公開。利用會議通報、文件通報等形式將黨務工作情況進行公開。市委每年都定期召開社會各界人士通報會,將市委的一些重要工作、各級領導班子運行等情況進行通報。五是評議聽證公開。以鄉鎮黨代會常任制和街道黨員代表會議制度為平臺,黨內的一些重大決策都采用評議聽證的方式充分聽取多方的意見,進一步提高了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程度。六是特定形式公開。設立了干部監督熱線,確保了群眾監督暢通。建立特邀組織員制度,每年聘請10名特邀組織員,對各單位班子建設、黨建工作進行指導和督查,促進工作落實。

3、依規依章,有效規范公開程序。黨務公開涉及黨的組織建設和重大決策,因此不能隨意公開。為此,我市制定了規范有序、責任明確的公開程序,嚴格審批公開事項,確定了公開程序。一是公開的內容由具體人員提出;二是黨組織負責人審定;三是向黨員群眾公開;四是收集各方面的的意見并及時處理;五是將反饋、答復、處理后再予以公開。對于黨內重大決策、干部任免和涉及黨員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等黨內事務,采取黨內公開或先黨內后黨外的順序公開,對于黨員群眾的意見、要求先整理、梳理并作出處理后公開。

4、強化責任,切實加強公開監督。各基層黨組織成立了黨務公開監督小組,負責對黨務公開全程監督,監督小組成員由黨員推選,有群眾代表參加。黨務公開監督小組的主要職能是:督促本單位黨組織按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公布黨務;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黨組織反映,提出處理意見并督促整改落實;列席直接涉及黨員群眾利益的有關會議;向黨代表大會或黨員大會報告工作情況;積極反映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黨務監督小組設立了《黨務公開登記簿》,將公開的內容、時間、審核逐次登記,歸檔備查。市委組織部每半年組織對基層黨組織黨務公開工作進行一次督查。

二、推行黨務公開的初步成效

1、加強了基層組織。我市推行黨務公開以來,進一步增強了黨員意識,轉變了干部作風,促進了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更加規范,提升了基層黨建的水平。如黨務公開試點單位葛家鄉黨委,通過黨務公開,進一步拓寬了民主渠道,加快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提高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在去年七一表彰會上該鄉黨委被評為全市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

2、促進了黨內民主。實施黨務公開,不僅給黨員群眾提供了一個了解黨內事務的窗口,而且還提供了一個表達意見的平臺,有效地實現和維護了黨員的權利,調動了黨員群眾參與黨內事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我市七寶山鄉在推行黨務公開和鄉鎮黨代會常任制過程中,充分調動黨代表的工作積極性,去年上半年將79條黨員群眾的意見建議反饋到鄉黨委,尤其是《關于建議建立黨員道德銀行的提案》和《關于建議重新調整全鄉教育資源布局的提案》,鄉黨委認真采納,促使黨員隊伍建設更上新的臺階,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

3、強化了黨內監督。推行黨務公開,將黨組織的職責分工、工作目標、大事決策、工作進度、資金使用、實績表現等置于廣大黨員和群眾的監督之下,增強了黨組織活動的透明度,使黨員能夠更好地了解和參與黨內事務,對黨內權力運行起到了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作用。同時也增強了黨員干部的壓力感和責任感,使其積極工作、服務群眾的主動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4、融洽了黨群關系。過來,基層黨組織一直沒有一個直面群眾的方式。黨組織決策的事,群眾認為欠缺溝通;黨組織做的工作,群眾認為欠缺了解。通過黨務公開,把實行重大決策公示和征求意見制度作為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引導干部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避免了由于決策不公開而產生的猜疑和誤會,從而有利于黨的政策變為群眾的自覺行為,使得黨內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和諧,擴大了黨的影響力,鞏固了黨的群眾基礎。在去年的黨委換屆前,市委組織對鄉鎮黨委換屆考察,全面開展任期政績公示,接受干部群眾的監督評價,增強了操作的透明度和群眾信任度,在換屆選舉時,市委提名干部全部高票當選。現在干部和群眾都有這樣的體會:“全部攤在陽光下,群眾的猜疑少了,干部亂來的也少了,大家更心齊氣順了,黨群關系更加和諧了。”

三、當前黨務公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少數基層黨組織的黨務公開意識、少數黨員群眾的民主參與意識還不強。由于黨務公開工作剛剛起步,少數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對其認識還有待提高,工作停留在應付階段,沒有按照要求引導黨員群眾積極參與,以至黨務公開的效果還不十分明顯。同時,由于黨務工作長期以來形成的固有的封閉性和神秘感,使群眾對黨務工作總是敬而遠之,參與意識還不十分強烈,雖然這種情況在近來有所改變,但仍需一段過程。

二是公開的過程和結果還沒有有機結合。有的只有公開過程,沒結果;有的不公開過程,只公開結果。或者公開后,不能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缺乏整改、跟進、督促和落實,僅僅把黨務公開當作例行公事。三是黨務與政務的整合還不十分緊密。政務公開和黨務公開沒有有機整合,表現在公開的時間、形式、地點以及監督主體、反饋渠道均“各唱各的調”。實踐證明,黨務公開相對于政務公開來說更具根本性和示范性。推行黨務公開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中處于特殊重要的地位。黨務公開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著政務公開的發展程度。如果黨務公開的工作做不好,政務公開就很難做得徹底。

四、推進黨務公開工作的幾點思考

黨務公開不是單純為了公開而公開,也不是公開了就表明工作就做好了,而是要注重研究公開背后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充分發揮黨務公開對實際工作的促進作用。

1、進一步在發動群眾上下功夫。黨務公開既是貫徹落實黨內監督條例的有效載體,也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大力發展黨內民主的積極實踐,而群眾的參與度又是決定黨務公開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關鍵所在。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對黨務公開的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工作氛圍,使黨務工作真正由“神秘”走向“透明”,吸引更多的黨員群眾參與其中,充分發揮黨員群眾在黨務公開中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要以黨務公開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要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這項工作的標準。只有真正取信于民,黨的主張才能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得到群眾的支持與擁護,才能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

2、進一步在豐富內容上下功夫。凡屬《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其他黨內法規要求公開的內容,凡是本地區、本單位黨員、群眾關注的重大事項和熱點問題,只要不涉及黨內秘密,都應當公開。特別是群眾普遍關心的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政策,為民辦實事的內容、進度,干部任免等熱點問題和農村征地、城市拆遷、社會保障等難點問題實行公開,使群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只有做到工作動態隨時公開、熱點問題全面公開、敏感事項敢于公開,群眾的監督權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權益才能得到很好的維護。3、進一步在創新形式上下功夫。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反映內容。黨務公開涉及面比較廣,各地、各部門情況不盡相同。在實踐中,應注重把黨務公開的共性要求和個性特點結合起來,區分不同的對象,堅持從實際出發,切實增強黨務公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采取多種渠道和手段,合理確定公開的形式。適宜在黨內公開的,主要通過黨內有關會議、下發文件、定期通報等形式公開;適宜對全社會公開的,則可采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大眾傳播媒體和專門的黨務公開欄進行公開。

4、進一步在健全機制上下功夫。黨務公開要取得實效,還要靠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來加以保證。一是要明確責任。應明確規定單位黨組織主要領導為黨務公開第一責任人。同時要把黨務公開工作作為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目標管理考核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量化考核標準,完善責任環節,嚴格責任追究。二是要形成合力。黨務公開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黨委的各個部門,要按照黨務公開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黨務公開責任體系,具體分工,明確黨務公開工作的責任單位、責任人及其崗位職責。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的部門各負其責、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的黨務公開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是黨務公開工作有序推進的組織保證。三是要健全制度。開展黨務公開必須要有一套規范、實用的制度來保證。要全面規范黨務公開的指導思想、原則、內容、方式、時限等;對黨務公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對群眾就公開的黨務工作反映的意見和建議,應進行認真研究并加以回復。對在黨務公開工作中違背公開原則、搞形式主義和虛假公開的要嚴肅批評,限期糾正。對侵犯黨員和群眾民主權利,損害黨員和群眾合法權益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責任。各級紀檢組織要加強對黨務公開工作的監督檢查,切實維護黨的形象。要建立監督檢查、信息反饋制度,建立黨務公開評估體系,確保黨務公開工作有強大的生命力。

5、進一步在厘清關系上下功夫。一是要處理好公開與保密的關系。既要防止黨內一切事務都必須公開、黨內無秘密可言的思想,又要克服以保守黨的秘密為理由,拒不公開應當公開的行為。二是要處理好黨務公開與政務公開的關系。黨務公開與政務公開有著密切的聯系,兩者有機統一,不可分割。黨務公開突出了黨務工作的全局性、決策性和自身建設的嚴肅性等特點,是政務公開深入發展的必然要求;政務公開必須在開展黨務公開的同時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使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工作達到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效果。三要處理好形式與效果的關系。黨務公開工作不是一公開就完事,也不是搞得轟轟烈烈就是到了位,一定要因地制宜,講究實際效果。既要講究公開內容的全面性、形式的多樣性,更要注重著力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公開為手段,以促進工作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