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街道創建黨員活動小組的做法與啟示
時間:2022-06-01 10:12:00
導語:市街道創建黨員活動小組的做法與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位于**市城區中心,總面積12.3平方公里,常住居民20510戶,68238人,其中街道工委直管黨(總)支部55個,轄區黨員5698名(其中社區黨總支8個,社區黨支部28個,社區黨員2096人)。為進一步發揮轄區內所有黨員作用,街道工委從去年年初開始,在全街道以樓棟或居民小區為單元創建了黨員活動小組,增強了黨員服務意識,發揮了黨員共駐共建的作用,形成了街道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
一、創建黨員活動小組的做法
一是按照“六有”的要求,以點帶面的方式建立社區黨員活動小組。為擴大黨建工作的覆蓋面,增強影響力和滲透力,去年2月,街道工委在我市率先將轄區內黨員的管理工作覆蓋到居民生活小區,以小區樓棟為單位,創建黨員活動小組。依照“社區共建、資源共享、難題共解、文明共創、活動共辦”的原則,按照“有班子,有制度、有陣地、有章程、有職責、有計劃”的要求,在八個社區試點先組建了八個社區黨員活動小組,調動和組織黨員積極投身于小區建設和管理,形成“樹干”“樹枝”相互依托的“發散型黨建工作模式”,實現居民思想政治工作在街道社區空間的全覆蓋。街道工委指導社區黨(總)支部組織,凡小區樓棟有黨員10人以上的都要求建立黨員活動小組,經社區黨總支根據摸底情況提出黨員活動小組組長候選人,然后召開小區樓棟黨員活動小組會議予以審議,選出那些熱愛社區工作、具有奉獻精神和群眾基礎的社區工作者或離退休黨員擔任黨員活動小組組長,形成了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帶領廣大社區黨員把服務延伸到小區樓棟、居民住戶中去。我街道目前共有樓棟長、小組長近956人,樓棟黨員活動小組56個,覆蓋率達87%,初步形成了以街道黨組織為核心、黨員活動小組為基礎、樓棟內黨員為主體的黨建工作網絡化格局。
二是堅持分類管理的原則,豐富黨員活動小組的活動形式。針對各社區單位黨員多、黨員流動性大和非公企業多等特點,我街道通過發揮黨員活動小組的載體作用,不斷健全黨員分類管理。首先,加強對在職黨員的管理。以前,在職黨員盡管每天八小時以外生活在街道社區,卻并不在街道黨組織的管理范圍之內。為填補廣大黨員工作八小時以外的管理“空白點”,我街道從建設黨員活動小組入手,將社區內所有的在職黨員都納入活動小組。根據在職黨員的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以各類專業化黨員志愿者活動為載體,發揮在職黨員在社區工作中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形成各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建立真正意義的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解決“一頭熱,一頭冷”的問題。目前,志愿者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在冊黨員志愿者達1823人。年終,黨員活動小組將每位黨員參加活動的情況在《黨員證》上進行登記,并向社區黨總支和單位備案,作為黨員考核評議、選拔任用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如組織單位黨員開展了"黨員聯戶"黨員做一件實事活動,地稅一分局小區黨支部組織黨員為聯城社區的困難戶共捐款達2200元。其次,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黨員活動小組則利用樓棟、鄰里關系,通過建立流動黨員檔案、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等形式,有效解決了這些黨員參加組織生活難、交納黨費難、與組織保持聯系難及組織掌握其表現難的問題。第三,加強對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黨員的管理。我街突出加強“三規范”,即規范工作網絡、規范黨員教育、規范黨員管理,以黨員活動小組為平臺,開展各類促進企業發展的有益活動,增強非公經濟組織黨員的使命感和歸屬感。如**河市場有490戶經營戶,1500多名從業人員,其中黨員22人。以前這些黨員基本處于游離狀態,不知道向哪里匯報自己的思想及工作情況。自從成立黨員活動小組以來,這些黨員們真正感到了“有家可歸”,并積極開展了黨員活動。
三是遵循密切黨與群眾關系的原則,凸現黨員活動小組的橋梁作用。各樓棟黨員活動小組都建立了一個宣傳窗口,將黨員的身份、相片亮起來,充分發揮黨員特長。要求黨員活動小組廣泛開展衛生監督、治安巡邏、糾紛調解、文藝宣傳活動等,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新北社區奧林花園黨員活動小組針對人們“樓房越住越高,感情越來越淡漠”的現象,以青年志愿者、離退休干部、樓棟長、小區活動積極分子等為主力軍,成立了治安巡視、環境監察、護綠護花等群眾性志愿者組織,開展了“如何當好小區主人”主題大討論,引導廣大居民樹立共建文明小區的責任意識。同時,切實加強對黨員的監督,每個小組都設有1塊宣傳欄,上面不僅明確規定了黨員活動小組職責、黨員活動小組組長職責、副組長職責、成員職責,而且將樓棟內的黨員姓名、門牌號碼甚至每名黨員所在單位都予以公布,以便居民群眾對黨員活動進行監督。為暢通居民意見反饋渠道,宣傳欄還開辟了意見反饋專版,居民可將涉及街道社區建設的意見、建議和評價直接在專版上反映,黨員活動小組進行一日一記、一日一清。對于小區內群眾反映的問題,屬黨員活動小組職責范圍內的,由小組積極解決;小組一時不能解決的,做好解釋工作,由社區黨(總)支負責向上級反映,幫助協調解決。如針對天馬大橋下亂停車的現象,通過社區活動小組向社區黨總支反映,與城管部門協調后得到了圓滿的解決。一年來,黨員活動小組共為群眾做實事36件,為困難群眾、“雷鋒超市”捐款捐物達6萬多元。
二、黨員活動小組取得的成效
黨員活動小組進樓棟、進小區,組織黨員為居民服務,接受居民監督,不僅夯實了黨的群眾基礎,同時也帶動了黨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設深入基層,為基層黨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一是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發揮。黨員活動小組建立后,黨員在樓棟里“亮身份”,直接參與樓棟的文化、環境、治安等工作,為居民群眾提供近距離的服務,發揮了“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模范帶頭作用。為改變居民不良生活習慣,徹底改善居住生活環境。金園小區黨員活動小組的黨員一方面走家串戶,集資4萬元改造了院內下水道,組織小區居民清理了多年堆積的垃圾和雜草;另一方面制訂小區管理制度,建立小區戶籍檔案,全面掌握了各住戶家庭人口、育齡對象、經濟狀況等基本情況,為小區持續良性發展打下了基礎。前不久,該小區內居民宋志根的父親早上6點多去世,52歲的退休黨員干部卜繼龍接到消息后半小時就趕到醫院幫忙。在他的帶領下,先后有18名小區居民幫忙料理后事。該小區群眾高興地說,現在我們生活有了“主心骨”,樓里工作有了帶頭人,基本形成了環境美化在樓棟、矛盾調解在樓棟、鄰里互助在樓棟的良好生活氛圍。
二是對黨員的管理監督進一步到位。黨員活動小組成立后,組長帶頭開展了對黨員的家訪活動,使不少黨員及家屬深受感動。現在,小區黨員之間相互都比較熟悉,黨組織學習活動的到會率也明顯提高了。不少黨員說,過去黨組織活動去與不去一個樣,早去遲去一個樣,現在不行了,參與活動的黨員都是樓上樓下的鄰居,不去或遲去都影響不好。去年來,金園小區黨員活動小組共召開政治學習、計生、維穩等各類會議12次,每次會議都詳細記載了參加人員和會議內容,小區黨員的責任感、榮譽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三是黨員的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黨員活動小組根據社區內不同群體的特點,將樓棟黨組織活動與小區居民的共同需要、共同利益相結合,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社區服務。家住朝陽社區北正南路的貧困學生陳林,今年高考考了508分,家境不好的他想利用暑假打工來籌集大學學費。通過黨員活動小組的牽線搭橋,陳林成為了**康星百貨有限公司的一名職員,而且工資按天計算。現在,居民對黨員活動小組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斷增強,搶占地盤、搶占樓道的壞風氣沒有了,大家共同關心樓棟衛生、安全,熱心參與樓棟建設,珍惜維護樓棟和諧文明的新景象正蔚然興起。
三、創建活動帶來的啟示
一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長期以來,黨的基層組織開展活動是以支部為單位來進行的,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使人們在就業和生產經營活動方面的流動性比過去加大,而原有黨員只在本支部開展活動的形式已無法適應現實需求,也造成有單位的黨員與居住的樓棟、社區嚴重脫節,這些都不利于推動經濟的發展,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也逐漸減弱。為解決上述矛盾,我街道在創新黨員活動形式上大膽探索,將黨員活動小組建在樓棟和小區上,我們認為,根據基層黨員分布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黨員活動由單一的只在支部開展活動向居住地的小區和樓棟拓展將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二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搭建黨員作用發揮的新平臺。“黨員活動小組建在樓棟和小區的最大好處,是它很好地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不斷增強了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健全了黨員活動機制,激發了黨員參與黨內事務的熱情;采取各種措施提高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激發了黨員干事創業的熱情,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時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創新了基層黨建工作的內容、形式、手段,不斷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達到共駐共建的目的。實踐證明,黨員活動越豐富多彩,其戰斗力就越突出,發揮作用就越明顯。
三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不斷密切黨與群眾聯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基層黨組織要緊密聯系群眾,必須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服務功能,努力滿足群眾的利益要求。以樓棟為單元建立黨員活動小組,有效地改善了黨員和群眾的關系,一方面通過親自參與,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群眾觀念,自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另一方面通過構建黨員聯戶、黨群聯心的工作網絡,使廣大人民群眾切身體會到黨的溫暖和關愛,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