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

時間:2022-06-11 06:33:00

導語:領導干部要帶頭樹立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站在時代的高度,全面闡述了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刻分析了當前領導干部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提出了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總體要求和具體任務,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這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要求,既是衡量領導干部思想境界、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標尺,又是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基本內容和努力方向。

領導干部的作風,歷來是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風向標。俗話說,風成于上,俗形于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抓黨風、促政風、帶民風,首先必須加強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作風是無形的,但又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作風是沒有重量的,但力量又是無窮的。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中在營造一種風氣,提倡一種追求,引導一種方向,對黨風政風民風的形成、對大眾生活情趣的培養(yǎng),客觀上具有一種示范作用。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從理念、德行、用權和自律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爭做樹立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帶頭人。

樹立八個方面良好風氣,要樹立正確的理念,牢記根本宗旨

我們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黨,黨員領導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社會的主人。這種理念必須堅持,這種關系不能顛倒。《共產黨宣言》開宗明義:“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283頁)鄧小平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員的含意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就只有兩句話:一句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另一句是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進一步指出:“當前,也還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權,特殊化,引起群眾的強烈不滿,損害黨的威信,如不堅決改正,勢必使我們的干部隊伍發(fā)生腐化。”(《鄧小平文選》,第2卷,332頁)是否牢記主仆關系、踐行執(zhí)政宗旨,是否心系群眾、服務人民,是否恪守為民之責、履行為民之職,始終是我們黨加強作風建設的關鍵內容,是衡量一個領導干部作風是否端正的試金石。如果不把人民群眾當主人,不愿躬身做公仆,那就不配做一名領導干部,也做不好領導干部。

目前在一些領導干部身上,確實存在著思想作風不正和工作上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重申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必須大力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和求真務實的精神。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領導就是服務,領導干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做群眾工作的。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要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站在群眾的立場上立身、處世、從政,站在群眾的角度想問題、提思路、做工作,真正把智慧奉獻于人民、力量根植于人民、情感融合于人民,把改善民生、發(fā)展民生、保障民生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多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多為群眾出主意、想辦法、謀利益。就像當年主席在土地革命時期講過的那樣,要關心群眾的痛癢,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鹽的問題,米的問題,房子的問題,衣的問題,生小孩子的問題,解決群眾的一切問題。

樹立八個方面良好風氣,要落實到德行上,在實踐中修身養(yǎng)性

古人講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百行以德為首”等,指的都是做人與做官、修身和立德的道理。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為官先修德。古往今來,為官者“不患無位,而患德之不修也”;“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帝國的崩潰、王朝的覆滅、執(zhí)政黨的下臺,無不與其當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踐德有關,無不與其當權者作風不正、腐敗盛行、喪失人心相關聯,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不注重道德修養(yǎng),不注重作風建設,就會“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導致人心渙散、道德淪喪、政權喪失。

領導干部要正確對待做人與做官的問題。一方面,領導干部也是人民群眾中的一員。要學做人,做好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珍惜自己的人格魅力,潔身自好,自尊自愛,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另一方面,我們的領導干部又是一個公眾人物,其一言一行對社會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時刻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誠實態(tài)度,經常反躬自省,在實踐中修身養(yǎng)性。一要養(yǎng)黨性,二要養(yǎng)官德,前者是根本,后者是表現,黨性強則官德正,黨性弱則官德降,有什么樣的黨性就有什么樣的黨風,就有什么樣的官德。要加強黨性鍛煉,自覺遵守黨章規(guī)定,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在實踐中把學習與改造統(tǒng)一起來,把立言與立行統(tǒng)一起來,把做人與做官統(tǒng)一起來,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把做人的過程看作是完善人格、夯實從政基礎的過程,把做官的過程看作是踐行為民宗旨、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過程,就像主席60多年前號召共產黨員的那樣,把自己培養(yǎng)成“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選集》,第2卷,660頁)

樹立八個方面良好風氣,要落實到用權上,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

早在上世紀60年代,鄧小平就語重心長地告誡全黨:“我們拿到這個權以后,就要謹慎。不要以為有了權就好辦事,有了權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樣就非弄壞事情不可。”(《鄧小平文選》,第1卷,303—304頁)這些年的事實一再警醒我們,只有正確認識權力,才能正確行使權力。各級領導干部應該經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什么,權力是從哪里來的、應該為誰所用等重要問題,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要充分認識到,權力是神圣的。同志強調指出,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而不能用來為自己或小集團謀私利。我們應該始終把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看作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對權力懷有敬畏之心。權力也是危險的,可以說權力是柄“雙刃劍”,正確行使權力,掌權為公、用權為民,則群眾喜、個人榮、事業(yè)興;錯誤行使權力,甚至濫用權力,掌權為己、用權于私,則群眾怨、聲名敗、事業(yè)損,甚至為“劍”所傷、被“劍”所斬。權力也是需要監(jiān)督的。沒有監(jiān)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案件中可以看出,許多大案要案的發(fā)生,根子都涉及權力缺乏有效監(jiān)督的問題,特別是在事權、財權、人事權等容易發(fā)生以權謀私問題的方面,更要加強有效的監(jiān)督。

秉公用權、廉潔從政,歷來是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我們的領導干部務必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遵守法紀,自覺接受監(jiān)督,慎用權,善用權,用好權。要樹立權力就是服務的意識,自覺做到用權為公而不為私,施權于民而不利己,決不能把權力變成以權謀私的工具,確保權力來自于人民又服務于人民。要牢記權力就是責任的理念,用權要接受監(jiān)督,確保權力行使不偏離正確方向。要遵守權力使用的紀律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討論問題講民主,決策問題講程序,執(zhí)行決議講紀律。

樹立八個方面良好風氣,要落實到自律上,經受住各種誘惑和考驗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要按照黨紀國法高標準要求自己,明確政治方向,堅持政治原則,遵守政治紀律,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把握住自己,而且也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細節(jié)上守住底線,防微杜漸,嚴于律己,抗拒誘惑。惟有如此,才能永葆“大道”不偏離、“小節(jié)”不喪失。這些年我們查處的一些違紀違法案件,有的領導干部之所以鋃鐺入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律意識不強,經不起金錢、權力、美色等各種誘惑和考驗。現在有的地方社會風氣不正,領導干部手中有權,往往成為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拉攏腐蝕的對象。因此,為人處事更要謹慎細致,凡事多問一個為什么,切實做到慎獨、慎欲、慎微、慎交友。

一要慎獨。慎獨,是一種高境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求“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中,將慎獨作為領導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即使在他個人獨立工作、無人監(jiān)督、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的時候,他能夠‘慎獨’,不做任何壞事。”(《劉少奇選集》,上卷,133頁)黨員干部不僅在公開場合、集體活動和有人監(jiān)督的時候,要嚴格要求自己;而且在遠離組織、其他場合和無人監(jiān)督的時候,也要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工作時間和業(yè)余時間一個樣,不放縱、不越軌,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二要慎欲。弱水三千,取飲一瓢;廣廈千間,夜臥六尺;良田萬頃,日食三餐。古人云:“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珠瑩則塵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領導干部的人生情趣、生活欲望,不僅是閑情逸致,更是一種文化品格;不僅是怡情養(yǎng)性,更是一種道德建樹;不僅是個人情懷,更是一種政治風采,自然有高下文野之分。要謹防個人情趣成為人生的陷阱。注重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始終堅守“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烈士不毀節(jié)以求生”的操守,始終保持“財賄不以動其心,爵祿不以移其志”的品行,千萬不要為欲所困、為欲所左右,最終為欲所害。

三要慎微。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領導干部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有的黨員干部從最初的吃一點、喝一點、玩一點、拿一點開始,慢慢放松約束,滋長放任心理,在“溫水”中越陷越深,難以自拔。正是這種“小節(jié)無害”的思想,使他們到頭來小節(jié)沒守住,大節(jié)也難保,滑向罪惡深淵。“不慮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終虧大德”。領導干部第一次面對錢權誘惑,不論大小多少,一定要持定守節(jié),把住底線,正所謂“君子慎始而無后憂”。

四要慎交友。交朋友,要擇善而交,多交一些益友、諍友,而不是酒肉朋友。就像同志強調的那樣,“多同普通群眾交朋友,多同基層干部交朋友,多同先進模范交朋友,多同專家學者交朋友”。許多領導干部墮落腐敗,往往是交友不慎,特別是“傍大款”,在不慎交往中耳濡目染、逐步變質的。特別是在經濟工作中,我們要注意分寸,慎同餐、慎同行、慎同事,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領導干部要學會拒絕,學會包公的“黑臉”,不被人情和面子所累,真正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