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石頭過河并不否認改革需要理論指導

時間:2022-06-30 05:40:00

導語:摸著石頭過河并不否認改革需要理論指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摸著石頭過河并不否認改革需要理論指導

摸著石頭過河”可能是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命題,也是認識最混亂、歧義最多的命題。有人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說明中國改革開放沒有理論指導,走到哪算哪;有人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摸不著石頭掉河里淹死;也有人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摸石頭的手是被控制的,不是想往哪摸就往哪摸;如此等等。這些觀點,有的否定了中國改革開放需要理論指導,有的流露出一種悲觀失望的情緒,有的則表現出對改革開放前景的迷茫。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處于關鍵時期,更需要我們大膽“摸著石頭過河”,這就必須對這個命題有個正確的認識。

首先,“摸著石頭過河”為我們確立了明確的前進目標,即“過河”,具體來說,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就一直在苦苦探索“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卻沒有找到前進的目標。中國共產黨人經過半個多世紀成功與挫折的探索,最終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就是我們前進的目標。如果沒有這個目標,我們就可能會在“河”的一邊繞圈子,使改革開放事業停滯不前;就可能因看不到“石頭”盲目下“河”而被淹死,使改革開放事業受到挫折;就可能因放棄可能解決問題的路徑或經驗而向其他方向去努力,使改革開放事業走彎路。

其次,“摸著石頭過河”為我們解決了“過河”的基點,即“石頭”,這個“石頭”就是實踐。應該說,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現成的理論或模式可資利用,沒有成熟的經驗或方案可以借鑒。尤其在今天,改革開放已走過30年的艱辛歷程,我們解決了許多問題,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而且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更深層次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我們更需要解放思想,以“三個有利于”為根本判斷標準,以當代中國社會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為依據,發揚同志提倡的“親口嘗梨子”的精神,堅持鄧小平同志倡導的“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理念,一切從當今世界和中國的國情出發,要敢于走新路,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再次,“摸著石頭過河”為我們找到了“過河”的基本方法,即“摸”,用哲學的語言來說,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要走一步看一步,看一步走一步,膽子要大,步子要穩;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大膽探索、總結新經驗,形成新認識、概括新理論、用理論指導新實踐;這就要求我們鼓勵創新,寬容失誤,同時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糾錯機制;這就要求我們特別注意,“摸”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要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把人民群眾的發明創造加以概括、總結、提高和推廣,使之成為人民群眾普遍而自覺的活動。

最后,“摸著石頭過河”告訴我們一個最重要的方法論原則是,改革開放必須要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摸著石頭過河”,反對簡單模仿別人的經驗和方案,反對盲目照搬書本和模式,但這決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研究改革開放的基本理論,決不意味著中國改革開放不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恰恰相反,“摸著石頭過河”,更加需要在“摸”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認識,形成科學的理論,并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否則,就難免因為瞎摸亂闖而嗆水甚至被淹死,使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事業受到挫折。

從實踐看,改革開放以來,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對關系中國未來前途和命運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積極開展理論創新,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第一次初步地、比較系統地、創造性地回答和解決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怎樣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正像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說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