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時間:2022-07-13 03:43:00

導語: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以來,任丘市堅持“創新、抓實、搞活、建強”的工作思路,建立并實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動態監控制度,對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工作效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

一、實施動因

建立動態監控制度,目的在于全面掌握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工作底數。實施動態監控制度以前,部分鄉鎮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對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了解不深、把握不準的問題。建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動態監控制度,旨在創建一種情況動態分析機制,以促使鄉鎮黨委經常性地分析解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科學把握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情況,牢牢掌握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主動權。

建立動態監控制度,目的在于確保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健康扎實運行。過去,一些鄉鎮黨委不能及時向市委反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動態變化。有的變動基層黨組織設置不逐級請示,有的調整村支部書記不按程序申報備案,有的對村“兩委”班子出了經驗不總結、出了問題不反映、出現“滑坡”不反饋,等等。建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動態監控制度,旨在創建一種信息快速反饋機制,以及時發現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總結和推廣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及時調整工作重點和努力方向,實現工作的扎實運行和創新突破。

建立動態監控制度,目的在于及時有效解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存在的各種問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只有根據不斷變化的基層情況,及時采取有力措施,才能確保工作效果。經過多年的整頓和建設,該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但先進“滑坡”、后進“反彈”、農村后進班子突然癱瘓的現象仍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主要是基層黨委深入不到位、摸排掌握情況不及時、工作措施跟不上,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導致問題積小成大,矛盾積重難返。建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動態監控制度,旨在創建一種工作促動落實機制,以改變被動局面,促使鄉鎮黨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的經常性建設,及時掌握、抓住新情況,研究、落實新舉措,使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二、主要做法

1、隨時掌握動態。重點落實好四項制度。一是機關干部包片包村制度。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和一般干部分別包片、包村,經常深入到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當中去,進行調查研究,摸排真實情況,查找薄弱環節,捕捉工作亮點,隨時掌握情況動態和工作底數。二是組織員輪崗聯系村制度。鄉鎮黨委全體組織員在做好包村工作的同時,每人聯系幾個村,重點掌握“兩委”班子工作運行情況、干部隊伍和黨員隊伍建設情況等,并定期輪崗交流,使大家對本鄉鎮各村組織建設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三是農村黨建聯絡員制度。聘請在農村居住的離退休干部或綜合素質較高的村離任干部作為該村黨建聯絡員,鄉鎮黨委每月組織聯絡員召開一次例會,側面了解各村組織建設情況,重點掌握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四是基層站所橫向聯系制度。組織員辦公室定期與經聯社、農業辦、綜治辦、民政所等部門溝通情況,全方位了解掌握村級組織各方面工作情況。

2、準確評估分析。重點抓好兩個環節。一是各鄉鎮黨委每月召開一次專題黨委擴大會,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和組織員分別匯報從各方面了解到的動態情況,總結交流經驗做法,梳理歸納矛盾問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市委明確的10項動態監控具體內容做出客觀準確的估價,提出解決問題的總體思路和具體措施,然后由組織員辦公室形成內容詳實的評估報告。同時,匯總整理好分析研究和評估的各種原始記錄與黨委會議記錄,存檔備查。二是市委組織部派員列席鄉鎮黨委研究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專題黨委會,與基層黨員干部一起摸排情況,分析動態,研究措施,確保動態情況分析評估客觀準確。

3、及時反饋督辦。重點做好兩項工作。一是鄉鎮黨委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動態情況,每兩個月向市委組織部進行一次集中反饋,特殊情況、重要情況、突發情況隨時上報。二是市委組織部和鄉鎮黨委分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掌握的動態情況進行監督控制。通過矛盾問題反饋卡、督辦卡等方法,對各種矛盾問題,按性質、大小、輕重分類建檔,明確專人掛帳督辦,跟蹤問效,促其盡快轉化和解決;對經驗型、典型性的動態情況,共同總結推廣,加以完善提高。

4、推動工作落實。重點強化三項措施。一是市委組織部每季度召開一次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動態監控調度會議,分析研究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提高監控水平。二是采取不定期進村入戶查訪、與鄉村干部、黨員群眾座談、查閱鄉鎮有關記錄等形式,進行督導檢查,深入了解制度的執行情況。三是制發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動態監控內部專刊,匯總動態,通報情況,表彰先進,鞭策后進,并作為評價班子、考察干部、檢查工作、評先選優的一項重要內容。動態監控制度實施以來,共召開調度會4次,下鄉督導檢查6次,編發專刊7期,推動了動態監控制度的有效實施。

三、顯現效果

1、動態監控制度的實施,強化了鄉鎮黨委抓基層組織建設的責任意識。實施動態監控后,各鄉鎮都能夠結合本地實際,認真謀劃工作思路,深入分析研究問題,自覺創新工作招法,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新舉措,抓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主角”意識和責任意識明顯增強。麻家塢鎮黨委創造性地運用“三線一制”(建立自下而上的黨建信息反饋線、自上而下的問題排查線、上下結合的問題研究解決線,根據黨建工作實際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的工作方法,促進了動態監控工作扎實深入開展,解決了影響農村發展、穩定的大小問題120余件,使全鎮的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開發區工委在實施動態監控過程中探索實行了黨支部工作月報、例會述職、誡勉談話三項制度,及時掌握各村情況,因村施治,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動態監控制度的實施,提高了基層干部扎實做好農村工作的綜合能力。為了及時、準確的掌握動態情況,基層干部經常進村入戶,找干部、訪黨員、問群眾,直接面對諸多矛盾和問題,工作作風有了明顯轉變。同時,定期對動態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和評估,也為基層干部集中交流工作體會、探討工作方法、總結推廣工作經驗提供了機會和舞臺,使大家在相互溝通和探討中,全面了解掌握了本鄉鎮各村的整體情況,提高了分析處理農村復雜矛盾問題的能力。一些鄉鎮黨委還有意識地把年輕干部與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安排在一起,共同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評估和監督控制,讓他們在干中學、學中干,較快地提高了自身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促進了基層干部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

3、動態監控制度的實施,增強了村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通過實施動態監控,使市、鄉黨委及時準確地掌握各村“兩委”關系和工作運行等諸多方面的動態情況,并通過深入剖析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兩委”干部進行教育引導,使大家摒棄家族、派別利益,共同致力于全村的經濟發展和各項事業的進步。同時,鄉鎮黨委還結合實際,指導幫助各村進一步建立完善了村務工作、村級干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兩委”工作規范運行,干部始終置于黨員群眾的監督之下,從根本上解決了一些村“兩委”干部管理松散、關系緊張的問題,使村級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青塔鄉尚書村“兩委”換屆后,“兩委”干部面和心不和,工作配合不得力,在村里產生了不良影響。了解這一情況后,鄉黨委采取組織培訓、個別談心、建章立制等一系列措施,使該村“兩委”班子做到了顧全大局,團結一心共謀發展。

4、動態監控制度的實施,促進了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在實施動態監控過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了排查問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監控效果的工作鏈,有效地解決了一些鄉鎮“問題不暴露不清楚、矛盾不激化不重視、亂子不出現不反饋”的問題,使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得以及時掌握,一些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得以及時化解,促進了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莫州鎮三街村派性嚴重,上訪不斷,實施動態監控后,鎮黨委選派一名組織員專門負責監控村里的工作,并在村里選任了3名黨建聯絡員幫助開展工作。根據村情變化,鎮黨委每周專門研究一次,及時拿出工作方案,經過近3個月的努力,三街村實現了由亂到治。據不完全統計,實施動態監控以來,涉及全市152個村的960余件矛盾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為營造農村穩定與發展的良好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