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的發展與自身解放

時間:2022-07-14 05:12:00

導語:婦女的發展與自身解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女的發展與自身解放

說到婦女解放,自然就會聯想到舊社會受壓迫、低位卑微的小足女人。但社會發展到現在,在那種意義上的解放早已完全實現,其解放的程度已經讓男人們開始恐慌:“婦女哪止半邊天、簡直是大半邊天了”!這充分說明“解放”后的婦女在社會地位上與過去已經是不可同日而語。但話說回來,占了大半邊天的婦女步入成功人士行列的卻并不多,在各種成功人士集聚的場合,婦女同志就象是“萬叢綠中一點紅”——點綴而已。有人抱怨體制問題,當然,也有體制上的問題,但這只能解釋政治領域的婦性“保結構”現象,那么在其它領域呢?沒有體制問題吧?但“點綴”現象同樣普遍存在,能進入成功人士行列的都是“女強人”類型。女強人何以強?就是在于她們真正實現了自身解放,所以我認為,婦女要發展,關鍵是要實現“自我解放”。

前面已經講過,婦女在現實生活中事實上已經實現了完全意義上的解放,那么何為“自我解放”呢?我個人認為,所謂的“自我解放”,就是婦女自身從思想意識上把自己從“女人”的范疇中解放出來。這里所說的女人,是超出性別概念之外的女人。因為幾千年來的傳統,“女人”幾乎成了“弱勢”、“受壓迫”與“小家子氣”甚至是“附庸”的代名詞。我們說某個男人象女人,肯定是因為這個男人謹小慎微或心胸多狹隘或目光短淺,總之是對這個男人的否定而不是褒獎。這足以說明,“女人”一詞已不僅是一個性別的代名詞,更代表一種為人不尊的氣度和風范。而我們女人自身,也在時間的長河中把自己牢牢定格在性別的“女人”和氣度的“女人”之中,從家庭到單位到社會,無不以“女人”自居,當社會真正把我們從“圈子”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們仍然忘不了我們是女人,忘不了把自己和“小”字密切相聯。的確,從性別上我們無可改變,但從思想上的女人定位我們是可以改變的,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性別概念之外的女人,象男人一樣工作和生活。這就是我說的“自我解放”。

那么,我們該如何實現“自我解放”呢?一下子放開家庭與孩子完全大老爺們嗎?不,我們是要徹底擺脫“我是女人”的思想桎梏,把女性的身體放到社會中與男人平等的位置去工作和生活、去發展。

在家庭中,我們仍然要演繹好我作為人妻為人母為人媳的角色。但與此同時,在丈夫面前,我們不再是“堂客”,而應該是與丈夫具有平等地位的家庭主人,沒有嚴格的我們“應該”做的事,比如洗衣做飯,更沒有“主仆”關系,比如端茶倒水;在公公婆婆面前,我們首先當然是孝順的媳婦,這不僅是對個人道德的要求,更是抓住丈夫的有力法寶。但與此同時,我們是他們的“主人”而不是“仆人”,在處理家庭事務方面,聽取他們的意見是必要的,但最終“拍板”的應該是我們;在孩子面前,我們當然是偉大的母親,但必須是偉大而獨立的母親,決不能成為孩子眼中的“家庭服務員”,就是說,我們除了擁有家庭,還應該擁有更多的東西。

比如事業。

其實,在家庭中的角色我們絕大多數姐妹已經演繹得較完美甚至是很完美了,如何實現在事業中的完美演繹才是我們“自我解放”的重點。

首先,在思想上,我們得擺脫性別觀念上的桎梏,把自己當成一個簡單和社會人,而不是相對于男人的女人,在思考問題時,不能首先以“我是女人”自居,把自己作為女人的種種“特殊情況”用來自我設障,找借口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其次,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勇挑重擔。因為我們是女人。因為長期以來形成的“女人柔弱”的心理定勢,對一些稍繁重一點的工作,領導或上級往往會讓男人去做,而讓我們靠邊。我認為,從領導的角度來講,這種做法可能是對我們的照顧,但也可以理解為對我們的能力的懷疑甚至是否定。其實,和男人比起來,除體能有些差距外,我們沒什么比男人更弱,相反還有很多的優勢,比如自尊心,比如耐力,還比如責任心,都比男人要強。而現在的工作,比體能的已經不多,多是智慧與耐力的較量、責任心與自尊心的考驗,所以,我們不僅不比男人弱而是更強,所以,在面對一些相對繁重的工作時,應該自覺地從“受優待”的圈子中跳出來,主動請戰,充分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讓我產的工作出彩,讓男人看到我們的實力,讓社會下正視我們的能力。

只是因為,僅僅是因為,我們曾經受到太多的壓迫和禁錮,而現在又得到了太多的關愛和呵護,讓社會也更讓我們自己把自己看得嬌弱,我們覺得曾經委屈得慌了,所以我們理當是家庭中的“老大”,是社會的嬌兒。至于家庭之外的那些風風火火的事,讓男人去干就行了,我們樂得享受。

這種心態,就是我們擺脫性別之外“女人”觀念的禁錮、實現自我解放與發展的關鍵。

所以,只要我們不再把自己“嬌慣”了,不再把自己看成是“女人”了,我們就實現了徹底的自我解放,就能象男人一樣“風風火火闖九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