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思想政治工作與構建和諧交通

時間:2022-07-14 06:50:00

導語:淺談思想政治工作與構建和諧交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思想政治工作與構建和諧交通

當前,我市新一輪大交通建設任務十分繁重。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在促進交通事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為構建和諧交通發揮作用,是交通戰線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就什么是和諧交通、思想政治工作在構建和諧交通中發揮哪些作用,承擔哪些任務,提出一些愚見。

一、什么是和諧交通

1、和諧社會的內涵。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民主法治”是以法治國,建設政治文明;“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合理分配與扶正治惡;“誠信友愛”是建設社會主義良好道德風尚;“充滿活力”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安定有序”是維護社會穩定和良好秩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解決資源、環境壓力增大,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和諧社會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且相互之間有機聯系,不可分割,形成統一整體。

2、和諧交通的含義。到目前為止,對和諧交通的內涵還沒有明確的界定,筆者認為,和諧交通是和諧社會的行業化和具體化。所謂和諧交通,是指依法行政、公正執法;誠實守信、開拓創新;穩定有序、持續發展。作為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必須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在法律法規面前做到人人平等,主持正義;交通行業又是服務性行業,必須以誠為本,以信為基,以交通人的開拓精神、創新意識、踏實作風,加快交通事業發展步伐;交通運輸包含海、陸、空、鐵、公、水,涉及千家萬戶,必須加強行業管理,規范經營秩序,維護行業穩定。同時,交通建設對資源、環境影響較大,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處理好交通建設與保護環境、資源的關系,盡力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建設生態、綠色交通,實現可持續發展。

3、構建和諧交通要達到的目的。交通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適度超前經濟社會發展;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文明服務,交通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富有生機和活力,交通系統公平正義、奮發向上、心情舒暢、行業穩定,以人為本,達到可持續發展。

二、構建和諧交通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

構建和諧交通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主要通過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硬件”來逐步實現。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思想政治工作的這一“軟件”可以忽視。在構建和諧交通中,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發揮以下三個作用。

1、思想政治工作是構建和諧交通的先導。沒有法治觀念,就不可能做到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沒有保護資源、環境,建設“潔、暢、綠、美”的意識,就不會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實踐;沒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理念,就難以產生和諧友善的交通環境,沒有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就不可能有暢所欲言,充滿活力的民主氛圍和人際關系。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確立和諧理念,崇尚和諧氛圍。克服“與我無關”的思想,積極投身到構建和諧交通實踐中去。

2、思想政治工作是構建和諧交通制度執行層面的保證。體制機制要人來制定完善,更需要人來執行。人的政治思想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制度規定執行的效果。因此,體制機制和法制健全是交通和諧的基本條件,但并不等于說和諧交通建設就是制度完善、法制健全。同志曾經指出,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這個“以德治國”,就是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在全社會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人與人之間建立互尊、互愛、互信、互助的良好風氣。“以德治國”方略的提出,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號召我們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這是制度規定替代不了的。

3、思想政治工作是構建和諧交通的基礎。從思想政治工作產生的直接效果來講,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人們心情舒暢,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發揮,為新一輪大交通建設貢獻個人聰明才智,而這是和諧交通的前提和基礎。可以說,沒有交通系統廣大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工作熱情,就不可能有持久、和諧的交通行業管理秩序。換句話說,交通建設管理等事業發展了,但交通行業的干部職工貪污受賄,以權謀私,違法違紀,行業不穩定,矛盾重重,一時的發展不可能帶來持續快速發展,更談不上和諧的發展。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構建和諧交通中的主要任務

思想政治工作在構建和諧交通中不是萬能的,應貫徹“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筆者認為,在構建和諧交通中,要突出重點,強化教育;激發活力,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上下功夫。

1、突出重點,強化教育。和諧交通的重點是提高交通人自身的和諧。所謂交通人自身的和諧,就是使交通人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充分認識自己肩負的責任,具有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義觀,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態、健康的身體。這就需要不斷地加強教育培養,促進交通人的全面發展。

在提高交通人自身和諧方面,各級領導干部要做榜樣。依靠人格力量,提高構建和諧環境的能力。列寧曾經說過:“保持領導不是靠權力,而是靠威信、毅力、豐富的經驗,多方面的工作以及卓越的才能”。列寧所說的是,無形的權威比有形的職位性的權威要持久廣泛得多。這種權威表面上看無合法權力具有約束力,但實際上常會發揮權力性權威所不能發揮的特殊作用。“好人不見得是好官,但好官必須是好人”,要清清白白地做官,就必須堂堂正正為人。常言道:“當官一時一地,做人一生一世”。為此,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加強德性修養,依靠人格力量,影響和帶領下屬共同做好工作。作為一個黨員領導干部,要注意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以權服人與以理服人的關系。在遇到不同看法時,職工群眾不理解有想法時,不要以權服人,更不能以權壓人,而要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使之心服口服;二是技巧取信與以誠取信的關系。在做思想工作中,要講究工作的技巧、方法,但更要以誠相待,真誠溝通,魅力無窮,不帶偏見,不摻私心,特別是對下屬的切身利益問題,不能有親有疏,厚此薄彼,不要出現“照顧一個人,傷害一批人”的現象。對下屬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恪守信用,說話要慎重,如果說了,就一定要兌現,不然就不說。三是處理好位與德的關系。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是普通黨員的一分子,不要把官位看得太重,而應把官德看重一些。要率先垂范,依靠人格的力量,努力營造和諧的環境。

2、激發活力,協調關系。和諧社會構建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個沒有富有活力的社會是沒有希望的社會,同理,一個沒有富有活力的行業,也創造不出和諧的環境。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這是就整個社會來說的,而社會的活力來自于每個人的活力。聯系交通實際,改革開放以來,交通人解放思想,勇于開拓,創造了“四自”公路的建設模式,極大地加快交通建設步伐,寧波交通從“瓶頸制約”到“逐步緩解”,再到現在的“基本適應”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這一切成就,都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激勵交通人敢為人先,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精神,所取得的成果。

同時,交通事業的發展也是在不斷調節內外部關系中前進的。在新一輪大交通建設中,構建和諧交通,激發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活力,思想政治工作仍然肩負著激勵作用。隨著交通“瓶頸制約”矛盾的解決,交通發展環境也發生了新變化,從內外部環境看,籌資難、征遷難、審批難和收費難已成為交通發展面臨的新課題。這個課題很大程度上與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新一輪大交通建設中,要高度重視交通與人的關系和諧,努力構建以人為本的文明交通,要把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要作為交通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出發點,充分體現快速、便利、舒適、安全、文明、和諧的人文精神;加強交通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嚴格控制交通建設、運輸對環境、資源和人民生活的影響,統籌兼顧,促進交通發展與自然和諧。以上這些,都需要通過內強素質,外強協調來解決。內強素質,就是通過推動交通管理理念創新,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進行行業管理理念的創新,大膽探索研究新形勢下交通行業管理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形成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外強協調,就是需要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系,尤其是在交通建設中,積極處理好部門之間、區域之間和個人之間的關系,運用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社會調節功能即通過相互溝通的方法,以理服人的方式妥善處理各方面的關系。

3、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構建和諧交通的過程,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清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在交通系統內,都存在許多經濟關系、利益關系、人際關系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通過體制機制的建立加以解決,但大量的是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通過民主的、說服教育的、相互理解的方式,對人的情緒進行調控、對人際關系進行調整,從而提高人的思想覺悟,顧全大局,兼顧各方利益,推動和諧交通的構建。在當前,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預防性、前瞻性和主動性的特點,在交通系統加強“四個引導”:一是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義利觀,努力克服重利輕義的價值取向。二是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公平觀。即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和分配公平。三是引導黨員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切實做到為民執政,決不能以權謀私。四是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轉變作風,為民辦實事。多一點幫扶困難職工,少一點形式主義、“形象工程”。

我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因此,要構建和諧交通,加快交通建設步伐,必須凝聚力量,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有凝聚人心的作用。一是要通過明確目標來凝聚力量。新一輪大交通建設的目標已經確定。凝聚人心就是要圍繞“建設大交通,促進大發展”,以港口和“一環五射”高速公路網建設為重點,加大宣傳力度,做到人人皆知。二是要堅持不懈地抓交通便民措施的落實。讓全社會感受到交通發展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的好處,擴大交通在社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從而把社會力量凝聚到交通建設事業發展上來;三是切實解決交通系統廣大職工的實際困難,用服務職工來凝聚職工,既要在政治上關心廣大干部職工,又要在工作生活、家庭、身體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心,讓職工群眾深切感受到組織溫暖,這是凝聚人心不可缺的,也是構建和諧交通不可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