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黨政人才隊伍建設
時間:2022-07-15 09:16:00
導語:抓好黨政人才隊伍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著力建設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三支人才隊伍,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如何選準、育好、用活黨政人才,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的黨政人才隊伍,是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大計,尤為重要和迫切。
一、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為抓好發展“第一要務”選準黨政人才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提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人才觀,把促進發展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好人才入口關,為抓好發展第一要務大力開發人才第一資源。
一是嚴把黨政人才選拔關。在黨政人才的選拔過程中,既要與時俱進地創新用人理念,做到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選人才;又要堅持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認真考察黨政人才的政治素質、思想品德和業務能力。要努力將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優秀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注重把政策理論水平高、宏觀管理能力強的人才選拔到關鍵部門和重要崗位;要堅持“凡進必考”制度,把好公務員的入口關。
二是改革黨政人才選拔方式。堅持以擴大民主、加強監督為重點,不斷提高選拔黨政人才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積極探索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大力營造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社會氛圍。近年來,我縣通過完善黨政領導人才公開選任制,改進委任制,規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把一大批優秀人才集聚到黨政人才隊伍中來,在解決“能者上、庸者下”的問題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初步形成了“人盡其才”的工作格局。
三是拓寬黨政人才選拔渠道。按照“總量要增長、層次要提高、結構要合理”的要求,打破地域、身份、年齡、行業界限,堅持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不拘一格選人才。在選人的地域和身份上,既要重視使用本土人才,更要注重吸引國(境)外人才,既要重視“土專家”,更要重用“洋博士”;在選人的年齡結構上,既要注重干部年輕化,又不能一味追求人才青年化;在選人的行業結構上,既要從黨政機關挑選,又要從企事業單位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挑選。
二、牢固樹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觀念,整合各方面力量育好黨政人才
同志指出:“育人是人才資源開發的基礎工作,是造就和使用高素質人才的前提。”只有狠抓黨政人才的培養教育工作,才能造就一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高素質的黨政人才隊伍。
一是以執政為民為主線,培養黨政人才隊伍的政治品質。一要培養堅定、科學的理想信念。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就等于沒有靈魂,沒有主心骨。要引導黨政人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時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轉化為堅定的政治信仰,轉化為唯物辯證的思維方法,轉化為立身做人的基本準則。二要牢記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要教育黨政人才勤政務實、廉潔自律,體現立黨為公的要求;要教育黨政人才恪守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保持執政為民的本色。三要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精神振奮,才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有所作為;精神不振,只會喪失斗志,一事無成。要教育黨政人才摒棄各種畏難情緒和消極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
二是以能力建設為重點,提高黨政人才隊伍的業務素質。黨政機關工作的規范性容易使黨政人才忽視創新,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繁重艱巨的發展任務,要大力加強黨政人才的能力建設。當前,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努力,培養一大批科學決策、駕馭全局、處理矛盾、依法辦事、開拓創新的能手。一是黨校培訓提高思想政治素質;二是學歷培訓提高文化素質;三是政策法規培訓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是科學技術培訓提高科技素質;五是實地考察學習提高創新能力。
三是以創新教育體制為動力,構建黨政人才終身教育體系。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方興未艾,一次性學習終身受用的傳統觀念已經過時,終身學習成為黨政人才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需要。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調整優化教育結構,推進教育創新,加強終身教育的規劃和協調,優化整合各種教育培訓資源,綜合運用社會的學習資源、文化資源和教育資源,完善覆蓋廣、多層次的教育培訓網絡,構建黨政人才終身教育體系。強化社會需求在黨政人才培訓中的重要地位,制定科學規范的質量評估和監督辦法,提高黨政人才教育培訓成效。鼓勵在職自學,完善帶薪學習制度。
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以科學的方法用活黨政人才
當今時代,無論哪個民族、哪個國家,只有人才開發得好,使用得當,才會興旺發達;反之,就會衰退。
一是知人善任。知人方能善任,這是用好人才的前提。要用活黨政人才,必須掌握技巧,準確識別和考察人才。可以從獨唱與合唱的結合中識別人才。真正的人才既能合唱,富有協作精神,又善于獨唱,能夠獨當一面,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可以從“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的結合中識別人才。真正的人才既能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又能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拓新局面。可以從群眾評價與領導評價的結合中識別人才。真正的人才既受群眾認可擁戴,也會受領導贊賞。諸如此類的識人方法很多,重在實踐中積累。
二是尊重人才。一要合理評價人才。黨政人才的評價重在群眾認可。在此基礎上,重在建立和完善黨政人才考核機制,堅持考核標準科學化,考核范圍合理化,考核方法現代化,考核程序制度化,充分調動黨政人才的積極性。二要做到用人不疑。對人才要大膽授予職權,不能只賦職而不授權;對人才不能求全責備,固執己見;對人才要明辨是非,不信讒言。三要激勵人才。通過滿足人的精神和物質需要,激發黨政人才的內在活力,開發黨政人才的內在潛力,保持黨政人才隊伍的勃勃生機,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是用當其才。唐太宗說過:“用人如器,各取所長。用得其宜,則才著;用其非宜,則才晦。”一要用當其長。“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用人要揚長避短,真正做到“智者用其謀,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使人才的專長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二要用當其時。使用人才要不失時機,充分利用人才的最佳使用期,使才盡其用。既要克服“人才越老越好”的錯誤觀念,及時發現和使用潛在人才;又不能“拔苗助長”,過早使用未成熟的“人才”而貽誤事業。三要用當互補。組建一個班子好比設計一臺機器,各部件組裝得好,機器的效能就高;組裝不好或者安錯了零件,機器的效能就低,甚至是一臺報廢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