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基本完成
時間:2022-08-05 09:07:00
導語:市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基本完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黨章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2008年我市共有5377個村黨組織、5388個村委會任期屆滿,要進行換屆選舉。去年10月以來,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部署要求,扎實開展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有效推進村級組織建設。
念好“五字訣”,確保換屆工作扎實有序推進
全市各級黨委高度重視這次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強化措施,狠抓各項換屆工作任務的落實。
(一)突出“早”字精準備,為順利推進換屆工作創造條件
一是早抓研究部署。去年7月份開始,市委組織部相繼多次召開組織部長讀書會、組織工作例會和協調會,認真研究部署村級組織換屆工作。隨后,相繼制定下發《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方案》和《關于認真做好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前期準備工作的通知》,對換屆工作作出總體安排和部署,并集中開展以調研試點、財務清理、集中整治、人才儲備、業務培訓、規范管理等“六個先行”為主要內容的主題活動,為換屆工作鋪好路,起好步。
二是早抓調研試點。去年8月,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抽調有關同志組成4個調研組,分赴蒼南、龍灣、泰順、平陽等縣(市、區),采取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開展村級組織換屆工作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市委精心選擇龍灣、樂清、平陽、泰順4個縣(市、區)8個不同類型的村作為市級直接聯系的村,有針對性地開展試點工作,如龍灣區重點加強對城中村選舉和村黨支部“無候選人直選”等問題的研究;樂清市重點加強對村委會“自薦海選”、解決婦女干部當選難、選舉文化等問題的研究;平陽縣重點加強對解決撤并村選舉、村黨支部“公推直選”等問題的研究;泰順縣重點加強對山區欠發達村選舉、村黨支部“兩推一選”等問題的研究等。
三是早抓排查整治。去年7月份,全面組織開展村級組織換屆重點村排查工作,梳理出各類問題村236個,并一一進行登記編號,建立臺帳。在此基礎上,集中開展整治大行動,結合“走進矛盾、破解難題”主題實踐活動,采取“一村一策、一問題一干部”的辦法,通過領導包村、部門聯村、派駐工作組等形式,及時整治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努力把問題消除在換屆選舉之前。
四是早抓培訓指導。試點期間,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專門抽調力量,組成4個換屆試點工作指導組,蹲點聯系試點鄉鎮和村,直接在一線開展指導工作。在試點工作基礎上,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編寫印發《溫州市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手冊》和《溫州市村級組織換屆選舉資料匯編》各2500多套,為基層實際操作提供參考和指導。同時,市、縣、鄉三級聯動,按照分級負責、分類培訓的辦法,抓好選舉工作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業務指導水平。蒼南等地建立現場解答互動機制,利用組工干部QQ群,搭建全縣組工干部討論交流平臺,由組織部、民政局有關工作人員定期上QQ群參與討論,做出解答。
五是早抓人才儲備。各地通過民主評議、民主測評和個別談話等方式,全面掌握村干部履行職責的情況、群眾的評價和村干部的心態,重點掌握村干部“想留、想走和動搖”等動向,重點物色優秀的村干部人選,并有意識把他們推到工作前臺,進行重點鍛煉培養。在這次換屆中,全市共儲備村級后備干部14312名,其中成功當選3502名,占總數的24.5%。同時,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加大對招聘到農村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的培養,積極引導他們通過法定程序進入村級組織領導班子,實現“二傳手”到“當家人”的轉變。截止6月5日,已有77名“大學生”順利當選村級組織班子成員,其中村黨組織24名,村委會53名。
(二)強調“真”字強領導,為順利推進換屆工作提供保障
一是領導真重視。春節前,市委常委會就村級組織換屆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全省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的第4個工作日,市委書記、市長邵占維就深入平陽縣荷蓮村進行專題調研,明確指示“一方面下大力氣抓好重點村的換屆選舉,一方面切實解決農村發展中的重點問題”。市委副書記趙一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鞠建林多次到基層專題調研村級組織換屆工作,面對面地開展指導工作。各縣(市、區)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切實做到靠前指揮、真抓實干。市委常委、瑞安市委書記葛益平兩次牽頭召開換屆選舉座談會,并多次深入聯系村指導村級換屆選舉工作。
二是責任真落實。全市市、縣、鄉三級都成立了村級組織換屆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黨委政府負責抓、相關部門配合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市、縣兩級換屆工作機構均實行集中辦公。市委明確由市委副書記趙一德為領導小組組長,并建立市委常委聯系村級組織換屆工作制度,每位常委負責聯系1個縣(市、區)、指導1個重點鄉鎮。同時,市委還明確規定換屆期間,鄉鎮主要領導原則上不作調整,其他同志只要與換屆工作有關,原則上也不作變動。平陽縣在此基礎上做出規定,換屆未完成的鄉鎮,暫停相關工作人員的年休、外出學習考察等待遇。
三是督導真到位。市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首先,建立健全工作半月報制度和重點村工作周報制度。規定各地每半個月上報面上工作進度,每一周上報重點村工作進展情況,并定期予以通報。在4月份村級換屆進入攻堅沖刺階段后,又實行工作日報制度,規定每日上報工作進度,并以短信形式發至各縣(市、區)委有關領導以督促各地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同時,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精心制作“村級組織換屆工作完成情況示意圖”和“重點村換屆工作完成情況示意圖”,懸掛在市委組織部走廊上,直觀形象地反映各地工作進展情況,督促各地抓落實、趕進度。其次,建立巡回督導制度。市、縣、鄉各級均組建換屆工作專項督導組,定期不定期地開展督導工作,市里專門組建5支巡回督導組,定期對各縣(市、區)特別是重點鄉鎮開展巡回督導工作,3月中旬,各市委常委還親自帶隊到各地進行集中督導。據統計,換屆期間全市各個層次的督導組開展督導4017次,督導村數2081個。還建立換屆工作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規定,對思想不重視、力量不到位、措施不落實的有關責任人,嚴肅追究其責任,決不姑息。
(三)注重“融”字形合力,為順利推進村級換屆增強推力
在換屆中,市、縣兩級采取“1+6”的模式建立村級換屆工作機構,進一步整合各方面資源力量,共同抓好村級組織換屆工作。
一是抓職能整合。除按常規在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綜合協調工作外,又專門設立業務指導、宣傳引導、維護穩定、紀律監督、巡視督導等5個專項工作小組,分別由組織、宣傳、紀委、政法委、黨委辦公室等部門領導擔任小組組長,然后根據各有關部門單位的職能特點,將其作為成員編入各專項小組,便于統一指揮調度,更加有利于統籌安排、發揮作用。
二是目標合一。為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市、縣領導小組辦公室都專門制定了“村級組織換屆工作行事歷”,根據各個階段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重點,對每個專項工作小組的目標任務予以分解落實,并實行組長負責制,做到目標一致、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同時,建立小組成員例會制度,每半月召開一次會議,由各專項工作小組匯報前半個月的主要工作及下半個月的工作重點,督促各單位把村級組織換屆作為一項重要的本職工作來研究、部署和落實。
三是合力推進。市各專項工作小組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各自職能,扎實推進村級組織換屆工作。市紀委作為紀律監督組牽頭部門,制定并專門在全市動員會議上宣讀《關于嚴肅村級組織換屆紀律的通知》,向社會公布市、縣兩級投訴舉報電話,建立紀律監督半月報制度,并抽調專人到各地督查執行情況和指導紀律監督工作。同時,會同市農村指導員管理辦公室,聯合下發《關于在村級組織換屆工作中充分發揮農村指導員作用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級農村工作指導員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參與和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做好村級組織換屆工作。此外,各地注重整合資源,扎實推進村級組織換屆工作。
(四)立足“穩”字造氛圍,為順利推進村級換屆夯實基礎
一是強化正面引導促穩定。堅持多管齊下,把宣傳引導工作貫穿選前、選中和選后的全過程,積極培育和諧有序的換屆選舉環境。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溫州日報、溫州電視臺、溫州廣播電臺、溫州黨建網等市級媒體作用,重點宣傳村級組織換屆的知識、成功經驗、典型個案、先進事跡等,引導選民選什么樣的人,不選什么樣的人,形成正面引導的強大聲勢。據初步統計,換屆工作期間,全市各級媒體共播發關于村級換屆工作的新聞稿件共457篇,其中市級媒體播發73篇。2008年1月至2月,市領導小組辦公室以“選擇明天的輝煌”為主題,精心編排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專題文藝節目,組織到各地進行巡回演出,并將晚會實況通過制作成VCD下發、上傳至現代遠程教育網供下載、安排電視臺播出等多種途徑,組織廣大黨員群眾認真收看,并制作5萬份《溫州市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宣傳掛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張貼到村頭巷尾進行宣傳發動。同時,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還會同司法局,把村級組織換屆法規宣傳納入“五五”普法活動之中,深入開展“普法集中月活動”,重點宣傳村級組織換屆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增強黨員群眾依法有序參選的意識。
二是嚴明換屆紀律護穩定。一方面,深入開展“清風”大行動。針對有的地方可能出現黑惡勢力或閑雜人員干涉換屆選舉的現象,1月中旬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村級組織換屆工作“清風”專項行動,市、縣、鄉三級聯動,組織、紀委、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采取出動警力排查、強化案件偵辦、穩控重點對象、全力化解糾紛等措施,集中整治換屆秩序。據統計,全市各級維護穩定工作機構出動公安干警和基層綜治力量23805人次,排查化解不穩定因素26起,調解因選舉引發的糾紛789起,開展警告性談話1543人次,控制各類重點人員598人,有效地遏制了暴力沖突、人員傷亡和群體性上訪等突發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加大打擊查處力度,對換屆中的違法違紀行為堅決做到“露頭就打、決不手軟”。截止目前,全市有67人受到黨紀處分;有42人因各種破壞選舉行為受到治安處罰。尤其是4月25日、5月8日,兩次以新聞通稿的形式,在溫州日報、溫州晚報、溫州都市報、溫州新聞綜合頻道、溫州廣播電臺等各大媒體,集中曝光了各地對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情況,引起了強烈反響,《南方日報》還為此發表了評論員文章。
三是妥善處置信訪保穩定。各地堅持把妥善處理好群眾的來信來訪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實行統一接待、歸口解決,對因換屆選舉業務引發或違紀違規引發的上訪,分別由業務指導組或紀律監督組集中受理,處理后答復;對因其他原因引發的信訪件實行首問負責制,先統一受理,再交由有關業務部門,限期調查處理并做出答復,較好地做到了讓黨員群眾的信訪“件件有落實、事事有答復”。據統計,全市共登記與村級組織換屆有關的信訪653件,其中反映賄選問題的117件,反映違反選舉程序問題的238件,反映候選人資格問題的135件;已調查處理539件,其中基本屬實的189件,不符合事實的252件,無法查實的98件。
(五)深化“細”字抓指導,為順利推進村級換屆嚴格把關
各地在換屆選舉中注重把握細節,切實做到法定程序不變、規定步驟不少、選民權利不侵,確保換屆選舉公開、公平、公正。
一是注重對選舉方式的改進。在村黨組織“兩推一選”中,努力把組織推薦、黨員推薦、群眾推薦和個人自薦有機結合起來,重視群眾推薦測評票的運用,對多數群眾不贊成的,不作為候選人。在村委會換屆工作,積極推行“自薦海選”,較好地解決以往“海選”競選目標不明確、一次性成功率低、容易激化對立矛盾等問題,全市已完成的村委會換屆中,采取“自薦海選”的占到31.3%。同時,全面推行書面競職承諾辦法,通過建立選舉前談話制度,與競選人簽訂競職承諾書,進行公開競職演說等辦法,有意識地進行選前引導,變臺下無序斗爭為臺上有序競爭。
二是注重對關鍵環節的把關。在具體操作上,各地切實采取措施,嚴格把好村民選舉委員會推選、村民代表推選、村選舉辦法制定、選民登記等關鍵環節。在村民選舉委員會的推選上,注重提高黨員和村民代表的比例。全市絕大部分村黨組織負責人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民選舉委員會主任。在候選人的把關上,明確8類人員不能提名為村兩委候選人,并指導各村將這些內容作為任職條件寫入《選舉辦法》,變成廣大黨員群眾的自主意愿。在村民代表的推薦上,各地注重在村民代表的職數、素質條件、結構、權利和義務等方面嚴格把關。在委托投票方式上,各地結合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力爭使委托投票真實客觀地反映委托人的意愿。文成縣在全省率先探索實行“視頻委托”投票方式,共有146位選民參與視頻委托,使選民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選舉意愿,提高了選民的參選率。
三是注重對選舉現場的監管。為防止“沖擊會場”、“砸毀票箱”、“撕毀選票”等事件發生,各地切實加強對選舉現場的監管。首先,嚴格控制流動票箱,盡量做到集中投票,并且設置好投票流程,設立秘密寫票處、處、投票處。選民在填寫好選票后,必須離開集中投票點。在投票全部結束后,再集中公開搭臺唱票。其次,要求情況復雜的村和競爭激烈的村,對投票選舉現場進行DV全程拍攝,實行候選人集體回避唱票現場、統一制作鐵制票箱等,防止選舉現場發生破壞票箱、撕毀選票等過激行為。對選情比較復雜的村,公安力量提前介入,一旦發生情況,立即采取強制措施。
三個“變化”,凸現換屆后新氣象
目前,我市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已基本完成。截止5月底,全市已有5350個村黨組織完成換屆選舉,占總數的99.5%,選舉產生村黨組織書記5078名,黨組織成員13013名;5067個村委會完成換屆選舉,占總數的94%,依法選舉產生村委會主任4910名,村委會成員14631名。
(一)選準配強了村干部,村級組織班子結構進一步優化。換屆后,一批思想好、作風正、有文化、有本領,熱心為民辦實事,群眾威信高的黨員、群眾被選進了村級班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一是村干部年齡有所下降。換屆后,村黨組織成員平均年齡44.7歲,村委會成員平均年齡42歲;在選舉產生的37632名村“兩委”成員中,35歲以下的占17.2%,比上屆高1.2個百分點。二是村干部整體文化水平有所提高。全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兩委”成員占總數的26.8%,比上屆高0.4個百分點。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黨組織書記有2058名,占書記總數的40.5%,比上屆高4.2個百分點。三是女干部明顯增多。全市村“兩委”女性成員占13.1%,比上屆高5.9個百分點。尤其是實行女委員專選后,村委會女性委員占總村數的70%,比上屆高42.2個百分點。四是新當選的村干部有所增加。村黨組織成員新當選比例為40.6%,村委會成員新當選比例為65.1%,其中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新當選比例分別為39.8%和58.3%。
(二)選出了民心民意,村級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深化。各地堅持嚴格依法選舉,充分發揚民主,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進一步建立健全村干部競爭擇優機制,推進了村級民主政治建設。一是選舉方式多樣化。在已完成黨組織換屆的5350個村中,實行“兩推一選”的有4069個(包括實行“公推直選”的235個),占76.1%;實行“無候選人直選”的1214個村,占22.7%。在已完成村委會換屆的5067個村中,實行“提名預選”的3032個村,占59.8%;實行“海提”的有262個村,占5.2%;實行“海選”的有611個村,占12.1%;實行“自薦海選”的有1142個村,占22.5%。二是群眾參選熱情高。在已換屆的村委會中,登記選民4379070名,參加投票的選民4060525名,參選率達到92.7%,比上屆高1個百分點。三是足額成功選舉成主流。在已換屆的村黨組織中,第一輪選舉成功的4775個,占89.3%。在已換屆的村委會中,第一輪足額成功選舉的3067個,占60.5%;第二輪足額成功選舉的1284個,占25.3%。
(三)樹立了新形象,農村基層執政能力進一步強化。各地堅持強化村黨組織的核心作用不動搖,支持村黨組織敢于負責、善于領導,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幫助黨員通過法定程序推選為村民代表、村委會委員和村委會主任,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通過“兩推一選”和直選,全面推行書面競職承諾制度,開展選前談話、選前先定規劃等環節,切實增強村干部的工作責任心、事業心,提高村干部為民服務意識,凝聚了黨員群眾的向心力。一些新當選的村班子,針對換屆中群眾反映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轉變工作作風,公開向群眾承諾,限期解決,在群眾中樹立了新的形象。一些原來兩委關系不協調的村,通過換屆,選出了團結的班子,理順了兩委關系,提高了群眾對村干部的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