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大股企業黨建工作

時間:2022-09-17 03:52:00

導語:持大股企業黨建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持大股企業黨建工作

一、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健全和完善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機制

市委在大力推進強基創先工程中,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政治領導,根據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黨組織的設置,理順領導關系,健全工作機構,從機制上健全和完善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制度和措施。

堅持“四個同步”,不斷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在組建多元投資主體企業的過程中,堅持黨組織領導班子與法人治理結構同步配置,黨群組織和行政組織同步建立和調整,黨務工作人員與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同步配備,黨的工作與經濟工作同步謀劃。

積極推進“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努力形成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有效機制。通過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進入企業決策層、經營層和監督機構,為黨組織參與重大決策提供組織保證。同時,各單位從建立制度和機制入手,本著集體研究、分別體現、雙向反映的工作思路,探索建立黨組織有效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工作機制。堅持集體研究,就是董事會研究決定企業重大問題前,通過董事會和經理層中的黨委委員反映到黨組織,黨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集體研究提出意見建議;堅持分別體現,就是進入法人治理結構的黨組織委員在董事會、監事會、經理班子中,通過日常溝通協調和在決策中發表意見,體現黨委意圖;堅持雙向反映,就是在決策實施過程中黨組織發現問題及時向董事會、經理班子反映,董事會、經理班子對黨組織有什么建議,及時向黨委反映。

堅持“一點三為”的工作思路,積極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多數企業黨組織從多元投資主體企業的特點出發,把促進企業健康快速發展,作為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結合點,使黨的活動為企業所需要、為黨員所歡迎、為出資者所理解。通過堅持“一點三為”的工作思路,在企業生產經營各項任務中充分體現了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大大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堅持分類指導,因企制宜地推進企業黨建工作。在多元投資主體企業中,國有資本的股比不同、合資對象不同、控制力和影響力不同,使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條件存在著差異。各級黨組織堅持從企業的不同情況出發,落實領導責任,加強分類指導,因時、因企地開展黨建工作,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著眼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切實加強和改進對企業領導人員的管理

各單位努力適應多元投資主體企業的特點,積極探索堅持黨管干部的有效形式,采取組織配置與市場配置相結合的方法,實行擇優錄用、競爭上崗,充分體現公正、公平、民主、擇優原則。如天津醫藥集團公司注意搞好“三個結合”:一是直接管理與間接管理相結合,明確企業領導人員任職標準,規范任免程序,調整管理權限。二是組織推薦與市場配置相結合,通過市場化選聘或企業內部民主選舉產生總經理人選。三是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相結合,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干部管理制度,加強對經營者的管理。

國有資本持大股企業因為投資比例的關系,出資方黨組織只能依據投資份額管理部分領導人員,因而存在著怕其他產權方反感不愿管、沒有規范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會管和重配輕管等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我市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努力把國有產權代表管住、管好。一是明確責任主體,規范管理制度。在國有資本相對控股、持大股企業較多的控股集團公司相繼成立了董事局,規定董事局擁有國有產權代表人選的建議權、工作的考核權、收入的審批權。二是加強教育培訓,全面提高素質。未經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不能任職,不斷提高國有產權代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三是強化管理監督,完善考核機制。市委和各級黨委注重加強對國有資本投資主體國有產權代表管理的指導,完善日常考核監管手段,引導和促使國有產權代表全面履行好職責。四是完善分配制度,增強約束力。一些集團公司黨委對國有資本持大股企業的產權代表的工資收入實行二次分配。實行工資收入二次分配,強化了國有產權代表的向心力和歸屬感,有效地改變了少數國有產權代表“誰給錢、為誰干”的狀況,增強了國有資本投資主體對產權代表的實際約束力,維護了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和職工利益。

三、認真貫徹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增強黨在企業的影響力

落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是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內容。各級黨組織在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了一些好的做法。

從控制投資比重入手,增強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實際影響力。如建材集團與港方組建愛舍**建材有限公司時,把股權分解為四家,建材集團占43%、其所屬的新材公司占6%,由建材集團派出董事長,新材公司派出常務副總經理。

選好配強黨組織書記,充分發揮黨組織對各投資方的協調作用。各級黨組織堅持從思想政治素質好、懂經營會管理、具有較強的協調能力、組織宣傳群眾能力和黨建工作創新能力的總經理和工會主席中選任黨組織書記。這些黨組織書記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與各投資方的溝通,在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選用和管理上,貫徹黨組織的意圖。

努力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主動做好企業各類人才的培養和服務工作。企業黨組織推薦的各類人選能否被各投資方所認可,關鍵取決于人選的自身素質是否符合崗位要求,真正是企業所需的各類人才。為此,在對企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黨組織努力使黨員成為生產、管理和技術上的骨干,把企業各類人才盡可能發展為黨員。許多外商表示,企業中最優秀、最出色的員工是黨員,最可信賴的是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