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黨委綜合整治報告講話

時間:2022-06-14 06:26:00

導語:鄉鎮黨委綜合整治報告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黨委綜合整治報告講話

一年來,年是鎮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鎮人民政府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鎮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鎮干部群眾,響應“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宏觀政策導向,克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抓住慶祝建國周年的重要契機,潛心干事守業,奮力克難求進,鎮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以第四名的效果挺進全市鄉鎮、街道“十強方陣”

一、突出建設經濟強鎮。

積極排憂解難,工業經濟穩健上揚。為協助中小企業應對金融危機。主動牽線搭橋,重點是解決融資難題、加快技術改造、打造企業品牌、優化經營環境,組織了4次銀企對接會議,協調金融機構為華騰彩印、印務、望建集團等企業料理貸款共計2550萬元,協助解除了燃眉之急。組織全鎮規模企業的廠長、經理舉辦“應對金融危機,促進企業發展”專題論壇,聘請專家教授為企業解難支招。政府的支持起到雪中送炭”作用,目前25家規模企業產銷兩旺。年,全鎮工業企業總產值29.6億元,同比增長22.1%;實現工業增加值8.45億元,同比增長30.47%。其中規模工業產值25.8億元,同比增長33.8%。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個,新增規模以下工業企業7個,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增加到3113戶,五項指標考核居全縣之首。

硬化村級公路15.7公里,現代農業亮點紛呈。大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硬化入戶公路11公里,拓址新建機臺,改造抗旱渠4500米,擴容塘壩28口,新開挖山塘9口,新建沼氣池30口,整治沿線公路綠化帶3000米,新建垃圾池48個。扎實做好防汛備汛工作,大堤砍青掃障、排灌機械檢修、涵管涵閘看護、防汛物資儲藏、險工險段處置等基礎工作及時到位。廣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以農科教為載體,原佳、勝利、裕農、高沖等村分別組織了9次實用技術培訓和創業培訓,參訓人數達2580人。全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原佳村,依照“環保樣板、綠色產業、現代農村”理念推進新農村建設。斌輝蔬菜種植基地已經迸發出帶動農民就業增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快農業產業化的蓬勃活力。三湘中藥”千畝中藥種植基地初具規模、初見效果。該村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守業模式,新增就業崗位400余個,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增加約3000元。同時,養殖小區、山莊、山莊等農業產業基地煥發生機。

通過運作存量土地、盤活閑置資產、引進重點項目、發展房產事業,經營鄉村熱力涌流。利用縣城土地、資金、區位、人才、物流、交通、信息、消費市場、行政資源等要素支持。以土融資、以商旺城,釋放出了經營鄉村的新鮮活力。國土開發一線同志千思萬慮謀策劃、孜孜不倦抓申報,勝利運作了小區宅基地、公安廣場經營性用地、城建開發公司房產、蓮湖農貿市場、下西塘街商貿地塊等土地資源,今年以來通過市場手段融資達4000多萬元,為鄉村建設提供了資金保證;源小區、廣場、用地申報取得實質進展。拓寬視野、延伸觸角,狠抓招商引資工作,引進了掌上明珠精品家具城、全友家私、宏盛機械、中鼎置業等項目,全年實際到位資金3.6億元,進一步促進了縣城鄉村功能完善和商貿流通業發展。路、西塘街等城區社區在家政服務、小區物業服務、再就業培訓和援助等方面開動腦筋,激活了社區工作局面。

以財源建設為主線,財稅工作逆勢而上。堅持以科學理財為主題。切實強化稅收征管。廓清稅收底數,出臺國、地稅征管獎勵方法,嚴格分解國、地稅任務,實行月例會制。加強稅務、政府部門與企業的銜接溝通,組織財稅干部深入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利用稅收網絡系統加強稅源監督和收入監控,做到應收盡收。111月實現稅收1.554億元,預計全年可完成稅收1.72億元,超額完成全年財稅任務。

二、突出推進項目建設。

即:新修取忠路,政府投資項目強力推進。年鎮為主體實施的項目是六路一湖兩校”建設。改造城區舊路;實施鎮中學、實驗小學改擴建工程;完成西湖景區建設,項目建設總投資約1.4億元。目前,道路工程已基本竣工,景區和實驗小學建設正在抓緊掃尾,鎮中學項目一期工程進展順利。抓好自身重點工程的同時,積極配合、支持鎮域內長沙綜合樞紐、高喬大道南接線拓改、溈水新橋及聯誠國際城等房地產項目建設。以高度的責任感抓協調、以過硬的執行力抓服務、以強烈的大局觀抓環境,為國慶盛典和鄉村提質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引進業主投資約2000萬元開發廣源家居建材大市場。該項目一期300余個門面基本建成,守業富民項目火熱建設。依托蓮湖重建地。門面招商火爆完成,農歷年底可試營業,二期500多個門面租賃改造已經啟動,項目投入運營后既可填補縣城規模化專業家居建材市場的空白,激活縣城人氣,為促進鄉村失地少地農民就業增收拓寬了渠道。原佳斌輝蔬菜基地已開發種植面積400余畝,完成投資900萬元,10月份投產以來已實現產值50余萬元,解決就業崗位150個,一個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初具規模。以聯邦汽車美容中心為代表的本鎮居民自主守業項目如火如荼,吸納返鄉農民工就業,為社會穩定和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特別是村、組干部,征拆安排工作勇破難題。全鎮各級各部門干部。耐心細致宣傳政策、和風細雨疏導群眾,征拆工作穩妥推進。全年實施拆遷項目10個,征地面積近420畝,涉及6個村、社區共計248人。8月下旬,面對長沙綜合樞紐工程一期89畝23棟房屋的拆遷任務,時間特別緊、壓力特別大、情況特別復雜的情況下,縣、鎮、村、組干部齊心協力,拆遷群眾積極支持,以非常之舉、破竹之勢推進征拆,堅持和諧拆遷、協助拆遷,解決思想問題苦口婆心,解決實際問題良苦用心,解決安排困難盡力傾心。三天時間內全面完成拆遷任務,實現了干群聯手和諧拆遷、快速攻堅高效拆遷,開創了全縣、全鎮征拆工作速度、效益之先河。同時,攻堅克難,穩妥解決了聯誠二期和湘雅淺水灣項目區內社會關注度高、工作對象復雜的拆遷遺留問題,維護了法律權威和政府公信力,為重點項目建設掃除了障礙。投入近3000萬元完善了劉家塘、、裕農、勝利、等安排小區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基本滿足了拆遷群眾的居住要求。

并將控違拆違工作納入村、社區年度考核。控違拆違隊編組分片包干負責,拆違控違工作強勢開展。鎮人民政府成立了控違拆違隊。全天候、全方位巡查及處理國土、規劃違法行為,做到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拆違執法過程中,以案釋法”現身說法”大力宣傳征拆新政,讓群眾明白“搶搭搶建和違章建筑一律不予彌補”等新政內容。廣大群眾對違法搭建有了正確認識,逐步由“想方設法搭”轉變為“自覺自愿拆”防止了不必要的損失,密切了干群關系,化解了社會矛盾。

三、突出構建和諧縣城。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0人,保證體系不時健全。拓寬就業渠道。對2000多名返鄉農民工、企業職工開展就業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540人。建立愛心聯系卡,對城鎮零就業家庭實行就業援助,為224名就業困難對象找到工作崗位。加大社保工作力度,共有23239名農業人口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9%,城鎮居民醫療平安完成登記195人,完成了縣下達的考核指標;對71戶無住房對象補貼4萬多元,無房低保戶補貼到位率100%,全年累計發放低保資金306.萬元。開展對失地少地農民進行補助的惠民行動,前三季度為1880人共發放3萬元補助資金。扎實推進農村特困群眾危房改造,完成農村危房戶改造任務16戶。

實驗小學、原佳小學創建合格學校效果顯著,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大手筆實施鎮中學和實驗小學改擴建工程。對中心小學、蓮湖小學、高塘小學、高沖小學校舍和設施進行整修和完善。加強村級科普、化活動陣地建設,群眾化活動有隊伍、有聲色。高度重視食品平安示范鎮建設和縣城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積極承擔國慶周年縣城宣傳美化任務,社會反響很好。認真開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麻疹疫苗接種工作,積極參與“創建白內障無障礙縣”工作,殘聯工作富有效果,被評為“全市殘聯工作示范鄉鎮”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圓滿完成了第七屆城區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空虛和優化了社區居委會班子。計生工作嚴格落實“五獎一免一干預”政策,狠抓優質服務和基礎工作,率先開展以加強未婚青年管理為主題的花樣年華”項目,年計生工作在全縣考核中排名第一,躋身縣“三強”有望挺進市“十佳”行列。加強明和諧社區建設,西塘街社區今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和諧示范社區”稱號,雷鋒路社區榮獲市級“科技創新型社區”稱號。

深入推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扎實開展“平安縣城”創建活動。縣城社會大局穩定。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全面開展社會矛盾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全年共調處矛盾糾紛98起。深入開展“一打三整”和重點工程建設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協助破獲各類刑事案件8起,依法開展了綜合樞紐、聯誠二期、西湖景區建設及拆違控違集中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傳銷”地下“”搗毀多處傳銷窩點,共遣散傳銷人員100余人。堅持開門接訪制度和領導包案制度,全年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22件(次)分別以書面、網絡、口頭等形式予以答復,帶著責任和感情處置群眾的合理訴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狠抓平安生產,建立了鎮、村、企業三級聯動的平安生產防范網絡,全年未發生一起重大惡性事故,被市政府授予“平安生產示范鎮”稱號。

四、突出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綜合學習常態化、工作交流定期化,注重學習培訓。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和參與專業培訓。進一步增強班子成員的大局意識、發展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建立周工作預安排、定期工作例會和工作跟蹤督辦“三項制度”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規范政府管理。完善機關各項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有效增強了各辦工作主動性、發明性,顯著提高了行政效能。

各辦與鎮政府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推行全員考核。實行對各辦目標管理。出臺對全體機關干部及村、社區干部的績效考核實施方法,實行因人因崗逐個考核,并與評優評先和有關獎勵相結合,進一步調動了機關干部工作積極性。

將政令疏通作為開展“雙優”創立的第一要求,狠抓雙優創立。緊扣縣城的實際。著力強化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廉政意識和發展意識,創新工作方法,創優經濟發展環境。干部隊伍舉辦大事、應對急事、破解難事的能力明顯增強,全鎮項目建設、招商開發、征拆安排環境明顯優化。

即將過去的年,各位代表。鎮建設業績有目共睹,發展效果鼓舞人心。成果的取得,飽含著上級領導對鎮的關心和厚愛,凝聚著全鎮廣大干群的心血和汗水,傾注著社會各界的協助和支持。此,謹代表鎮人民政府,向無私奉獻在各條戰線上的全鎮廣大干部群眾,向給予我大力支持的各級領導、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縣城開發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應該清醒認識到發展進程中存在問題,總結成果的同時。理性看待面臨的考驗和挑戰。

大道區域,都已納入縣經開區規劃控制范圍。此外,根據市政府和先導區管委會相關規劃控制,鎮勝利、蓮湖2個村、社區被列為綜合樞紐工程融資用地,規劃建設受到影響。上述兩個層面的控規,所涉總面積30余平方公里,鎮實際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非常有限。一是發展空間不大。鎮建制時區劃面積51平方公里。隨著縣經開區不斷擴充、先導區和綜合樞紐建設,鎮發展空間受到制約。根據縣政府有關精神。

年預計1.72億元,二是后續財源不多。2006年我鎮財稅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大關。每年有2000多萬的增長,要實現這樣的增幅,后續財源明顯缺乏。主要是由于區劃格局調整、土地管制收緊、存量土地嚴重缺乏、規模工業向園區集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匱乏等因素,財稅增長的壓力日趨加大。

鎮依靠改造“城中村”運作土地,三是建設資金缺乏。近幾年。融資改造縣城路網,完善電力、給排水、通信等市政設施及公園景區等公益設施,特別是先后改造縣城主次干道二十多條,縣城面貌明顯改觀。然而,由于開發空間受限,建設資金緊張,必將影響下一步城市建設的力度,而老城區改造、新城區骨架道路建設,包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都很繁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有的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自身利益。主要是維護和諧的建設環境、營造寬松的招商環境方面,四是思想觀念不新。極少數干部群眾缺乏久遠眼光、戰略思維。認識不高、配合不夠,造成項目引進難、建設周期長、投產達效慢,影響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