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組團干部大會區長講話稿

時間:2022-12-29 10:44:00

導語:區組團干部大會區長講話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組團干部大會區長講話稿

同志們:

剛才,同志代表區委,宣布了對組團班子成員的任命。應該說,同志在組團具有較高的威信,想做事、敢做事、也會做事,所以區委把這個擔子交給他相信炳松同志一定會按照他諾言去履職。組團是充滿希望的田野,創業創新的熱土,高新技術產業的富地,宜居、宜業、宜游、宜學的和諧示范區,更是全區的未來,擔負著實現大發展的歷史重任。下面我講四個方面的意見。

一、為什么要成立組團

組團總面積約28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6余萬,分別占全區23.5%,20.1%。年,組團工業總產值281.15億元,科技投入占全區40.9%,服務業31.28億元,自營出口4.86億美元,占全區的20.9%,合同外資近1億美元,占全區的20.4%。所以說組團整個基礎是不錯的。那么為什么要成立組團呢?組團原來是一個規劃術語。眾所周知,城市傳統的發展是從“攤大餅”開始的,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壯大,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產生規模效應。但是城市規模過于龐大,也會帶來交通問題、污染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等“城市病”。所以,每個城市都需要有一個合理的結構。“系統論”認為:結構決定功能。城市發展也如此。因此,在新一輪城市規劃的修編過程中,專門做了“一主三副六組團”的功能規劃:“一主”就是現在的六個主城區,約500平方公里;“三副”指江南副城、下沙副城、臨平副城;“六組團”里有3個、蕭山有3個。關于成立組團,區里已經謀劃已久,但由于在體制機制方面一直都沒有理順,組團遲遲不能真正運作起來。去年經過科學規劃后,我們調整了各組團的空間布局,將塘棲、仁和、喬司納入臨平副城,良渚、仁和抱團發展,瓶窯、百丈、黃湖、鸕鳥、徑山抱團發展,其中只有組團的組成基本不變。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組團是最完整、認同度最高的一個組團。區里抓組團建設,本身是為了體現它的規模效應,體現它的資源效應。如果說在一個組團中,大家人心向背、同床異夢,那是很難組合起來的。組團成立的天時、地利、人和都已具備,是我們首選的在體制機制上創新的典型,也是六大組團中第一個“破級”的組團。市委王金財副書記對我區組團建設的調研報告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應該說大家對組團的組成非常認可,規模正好,人心齊,特別是組團有一個創新基地,這對組團未來的發展十分關鍵。我們抓組團建設就是要體現一個地區的規模效應,一個區域的共同發展,是一種資源共享,是一種合作共贏,是體現一個地區的競爭力,也是為全區有機、有序發展進行的空間調整。組團目前是區委、區政府的一個派出機構,但是我相信,如果我們的“試驗”成功,它將會成為一個行政體系。為什么呢?按傳統的管理方法,1個人只能管7個人,因為那時候沒有電話、電視、因特網,就是靠面對面的交流,所以1個人管7個人是最好的結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因為有了因特網、電話、電視、無線網,1個人不僅可以管7個人、70個人、700個人,甚至更多。管理手段的不斷變化,會產生區域規模、區域效應。組團實際上是為了體現一種規模性。從層面上講,組團建設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科學發展;作為區來講,它是打造“品質之城、美麗之洲”的戰略選擇;作為組團來講,它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抱團發展,提升在全區發展地位的必然選擇。這不是簡單的規劃需要,而是發展的需要,也是廣大干部群眾的期盼。

二、關于組團的體制機制

關于組團的體制機制問題,區委區政府專門制定出臺了實施意見,簡單地說就是統分結合、分工合作、基礎不變、突出重點、充分授權、創業創新。“統”指兩個層面:區里為組團的建立專門成立了一個領導小組,由姜軍區長掛帥,區有關部門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與組團管委會實行合署辦公,孫炳松同志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在具體項目推進過程中也有一個領導小組,由洪香同志擔任組長,主要是協調區級層面的工作,但具體工作還是組團來推進落實。另一個層面就是組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會不斷進行調整。5個鎮鄉街道,還是原來的體制機制,沒有改變。所以說是“統分”,該“統”的是規劃,在287平方公里上要一張藍圖,不搞重復建設,不搞“村村冒煙”,不搞“鎮鎮點火”。我們加快創新基地建設,目的是要把資源優勢集中起來,“統”的是產業的發展,要讓傳統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進行提升,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這個月我們將舉行阿里巴巴“淘寶城”項目的奠基儀式。應該說,阿里巴巴“淘寶城”項目落戶,不僅僅意味著一個重大項目的落戶,它昭示著已經開始參與全球的電子商務運作。目前阿里巴巴已經是我國網上交易量最大的網站,并正爭取網上交易量超過沃爾瑪,預計阿里巴巴“淘寶城”在的員工就達1.5萬—2.5萬,這才是我們追求的。所以創新基地的產業一定要走高端化,同時還要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這就是統分結合,“統”指的是組團的層面,“分”指的是5個鎮鄉街道按以前管理體制運作,不作改變。對于組團的職責,我們也作了明確。第一是區委、區政府的參謀,對組團的發展負責,提供一些供區委、區政府決策的意見建議。第二是協調組團的統籌發展、有序發展、科學發展,要協調組團內人民生活的必需。第三是組織實施職能。集中5個鎮鄉街道的力量,推進組團經濟社會發展,落實各項舉措。第四是監管考核職能。由區委、區政府委托組團對5個鎮鄉街道進行考核。第五是干部的監管職能。對于組團干部的選擇任用,區委、區政府將充分聽取組團的意見。只要是出于公心的,我們就會相信組團,充分授權。關于組團領導班子。組團設黨工委書記1名、黨工委副書記2名、黨工委委員8—10名;管委會主任1名、管委會副主任3—5名。黨工委、管委會下面暫定下設6個職能處室,人員主要從所在的鎮鄉街道選拔,并計劃在組團的人員增加后,鎮鄉街道的人員也相應削減,體現總量的平衡(公開招考的除外)。“三定”方案待市、區明確后將專門發文。組團內的鎮鄉街道除了規劃、產業、經濟發展以外,其他的基本維持不變。我們將秉承“如何有利于發展就如何發展”的思路,不受框框的限制,可以說這次在體制上最大的突破就在于財政方面。組團內各鎮鄉街道的工業用地土地出讓金全額返還,創新基地規劃范圍內工業用地出讓金除規費外也全額返還,并用于創新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組團內住宅(含商住)用地出讓金除規費外,組團分成90%,區財政留10%,其他經營性用地出讓金除規費外也全額返還組團。組團下面還將組建公司,具體負責組團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工作。組團的人員經費和工作經費,區財政將在每年做預算時給予一定支持。鎮鄉街道預算內財政體制保持不變,仍按余政發[]136號文件精神執行。關于組團的運作。區里計劃要有效整合區級部門的派出機構,組建組團服務中心。國土、工商、稅務、環保、衛生、勞保、公安、城管等區級部門要按照“能放則放、能簡則簡”的原則,賦予派駐機構部分區級管理權限,不斷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

三、關于組團的運作

我們要求組團要堅持“四宜”、“四高”的標準。“四宜”:“宜居”——應該說城西是的副城,現在已經批出去2萬多畝的土地,可以建650多萬平方米,是發展房地產的較好板塊。“宜業”——這是需要我們努力的,組團現在是以農業人口為主,非農人口只占1/3。我們要不斷加快創新基地建設,著力將其打造成、浙江乃至全國知名的高新技術產業群。組團內各鎮鄉街道還有一些工業功能區,原則上規模不擴大,關鍵是要調整產業結構,要做精、做優、做強,要和創新基地集聚發展、抱團發展,這也是一個“統分關系”。“宜游”——組團現有的旅游資源很多。這里有國家濕地公園三期,著名的楊畢館、章太炎故居,新西湖,再往西還有發展空間,包括、閑林、中泰。所以說這個地區旅游資源很豐富,我們要做好“游”這篇文章。“宜學”——浙江大學就在附近,杭師大也將整體遷入倉前。杭師大執行校長的一個觀點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悉尼為什么會如此地吸引世界眼球,就是因為有悉尼歌劇院,杭師大的建設要跳出中國傳統的大學建設模式,成為今后全省乃至全國的第一梯隊,這好像悉尼與悉尼歌劇院的關系。意思就是杭師大的建筑必須是一流,必須是標志性的,必須是能夠吸引全球目光的。因此我們要研究如何把杭師大周邊的環境做得更好,以體現宜學這個特點。杭師大對于我區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資源,這里有博學的大師,有一流的資源,我們要積極做好這篇文章。“四高”:一是高起點規劃,這個我們已經在做了。二是高標準建設,這是很需要的,絕不能再建檔次低、布局亂、不美觀的建筑。三是高強度投入,這是毫無疑問,今后這個區塊的投資力度將更大,在一個時期內這個區塊可能是區投資密度最大的。目前,我們在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三期就投入了50多億元,在新西湖——南湖綜保投入將近20億,杭師大投入100億。四是高效能管理,組團的管理要實現高效化。希望組團能夠按照“四宜”、“四高”的要求進行運作,區委、區政府也將按照這個要求對組團進行考核。

四、幾點希望

組團的區位優勢在全區可以說是最好的,現在有一種說法稱之“西城”。實際上文二路邊上有一個西城廣場,屬于西湖區,規劃方面的專家稱之西城,是主城西面的一個城市。組團與西湖區無縫對接,而且西湖區正在打造全國最美麗的城區,這不僅是人所向往的,也是組團發展的區位優勢。另外,組團東面有很好的旅游資源和著名的浙江大學,南面有最佳的居住福地,北面有創新基地,往西是大徑山生態區。如果“二繞”正式通車,從組團到富陽、到臨安將變得更加便捷。所以,組團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創業創新的熱土,是高新技術產業的富地,是宜居、宜業、宜游、宜學的希望。區委、區政府十分看好組團,希望組團不辜負全區人民的厚望。

一是必須如饑似渴地加強學習。學習可以改變命運。學習可以增長知識,改變理念;理念變了,思路變了;思路變了,命運也變了;學習不光可以改變主觀上的世界,也可以改變客觀上的環境。在座的同志來自組團內各鎮鄉街道,不少同志沒有在名牌大學進行過深造,都是靠自學成材,通過自學來充實自己。如今大學里學到的知識可能一年以后就很難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大量知識的獲取是靠實踐,靠我們在實踐中學習。所以我們要求組團的領導班子、在座的所有鎮鄉街道干部要如饑似渴地學習。我剛才已經提到,組團肩負著全區人民的寄托,要挑好這副擔子,要把組團建設好,如果沒有一點本領是上不了這個“梁山”的。因此需要大家如饑似渴、見縫插針,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區里會定期組織大家進行一些系統的培訓,但更主要的還是靠自學。如果一個人每天沉迷于酒桌飯場,就不會有時間學習,所以我要求我們的干部一定要加強學習。

二是必須充滿信心地迎接挑戰。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組團是一個新生事物,更需要我們有信心。今年我們將遇到的挑戰前所未有,但是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更是千載難逢。對外向型經濟來說,挑戰大于機遇,對組團來說,發展的機遇肯定是千載難逢。因為我國的經濟政策發生了重要調整:從兩個“從緊”到現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寬松的貨幣政策。現在全國上下都在“大干快上”,中央要求國家發改委改變“跑部進京”的現象,要自己跑下去、要深入基層。副總理強調,1.18萬億元投入是第一步,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們造成的危害還沒有見底,中央這個經濟政策還是第一步。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組團要有信心,如果大家都能逆勢而上、逆風飛揚的勇氣和信心,組團發展就一定有希望。在逆境的時候,誰能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誰就能占據領先。困難永遠存在,信心要靠自己樹立。新組建的組團一定要充滿信心地迎接挑戰,有了信心,只要肯做、敢做、會做,困難就一定能夠克服。

三是必須真心實意地維護團體。團結就是力量。我們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是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把我們凝聚在一起,沒有任何個人的利益高于組團利益。所以組團班子的全體成員、鎮鄉的領導干部必須要加強組團的團結。在這里我要約法三章:即不利于團結的話不講,不利于團結的事不做,不利于組團發展的事情不干。組團是一個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避免不了有失誤,我們應該給組團的發展創造輕松的環境,允許創新,不允許不創新;允許在創新中有失誤,不允許因怕犯錯誤而不敢創新。目前,組團的團結氛圍很好,希望能夠繼續保持和發揚。

四是必須開拓創新地努力工作。創新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發展的動力。組團建設沒有任何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這就要求組團的領導班子要有創新的激情,要有創新的夢想,要有創新的責任。我相信只要大家開拓思路、改革創新,組團的工作是可以有大發展的。只要能使這個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只要能使這里的老百姓生活更加富裕的,希望組團都能夠大膽地試、大膽地干。

五是必須奉公守法地履行職責。組團的領導干部在廉潔自律上一定要帶好頭,要讓大家都做到廉潔,首先自己要廉潔。要做一個好公仆,就一定要做到廉潔自律。區里正著力打造“勤廉”,希望組團也能夠打造“勤廉組團”。為什么要強調這個問題?因為現在的市場經濟是不完整的,或者說是還沒完全規范的市場經濟。雖然美國的經濟發展相對成熟,但還是存在腐敗問題。可以說廉潔問題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也是一個歷史問題。而我們相對于美國而言,很多方面更不成熟,各種利益誘惑很大,從政的環境非常險惡。如果在廉政問題上稍稍地放松,稍稍地失去警覺性,一念之差,就會悔恨終身,這樣的案例有很多。所以廉政建設是組團黨工委的責任,一定要警鐘長鳴,一定要常抓不懈。組團領導班子成員不僅自己要做到廉潔自律,對下面的干部也要嚴格要求。在廉政問題上一定要鐵面無私,沒有商量余地。這是全區老百姓對我們的要求,也是黨對我們的要求,我們一定要做到。

同志們:相信組團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新成立的組團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一定會發展得更加順利,組團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最后,我代表區四套班子,祝愿組團在牛年里,牛氣沖天,蒸蒸日上,祝愿在座的同志們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