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縣大莊鎮方寨村走工業強村之路的調查
時間:2022-09-30 11:48:00
導語:武功縣大莊鎮方寨村走工業強村之路的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情況
武功縣大莊鎮方寨村是省委副書記張保慶同志的黨建工作聯系點,有個自然村,個村民小組,戶,人,耕地面積畝。村上擁有一個年產值億元的東方紙業集團。××年實行村企合并后,成立東方黨總支,黨總支共有黨員名,下設個村黨支部、個企業黨支部。近年來,張保慶同志多次深入該村調研指導,為發展農村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作出了許多重要指示,并為該村題詞“發展農村經濟,全面奔向小康”。東方黨總支緊緊圍繞建設全面小康方寨這一目標,認真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搶抓機遇,滾動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強村戰略,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全村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安定、農民富裕、村風良好的喜人局面。××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多萬元,成為全縣的明星村。村黨總支先后被評為市縣先進黨支部、省級“五個好”黨支部,方寨村也先后被省市命名為“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
二、成功實踐
(一)工業興村,走出一條發展集體經濟的好路子。
改革開放以來,方寨村農業生產取得較快發展,農民生活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集體經濟薄弱,“兩委會”班子想為群眾增收致富搞服務,卻苦于無資金沒辦法,導致公益事業百廢待興,群眾收入增長緩慢,出現了人心散、村風亂的局面。嚴峻的現實,使村干部深刻地認識到,人均不足畝的耕地僅能養家糊口,要致富,光靠農業不行,不辦企業不成。思想認識統一后,村黨支部、村委會毅然決定大辦集體企業,走工業興村之路。為此,黨總支首先從轉變干部群眾觀念入手,召開兩委會、黨員干部大會和群眾代表大會,認真學習發展集體經濟的方針政策,使黨員干部對發展集體經濟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然后,組織黨員干部到江蘇華西村參觀,學習外地發展集體經濟的先進經驗,進一步堅定了發展集體經濟的信心和決心。同時,還在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了“我們能不能發展集體經濟,不發展集體經濟怎能富民強村”的大討論活動。通過討論,更加明晰了發展集體經濟的思路。在此基礎上,他們結合地處小麥主產區、桔桿利用率低、勞動力低廉的實際,聘請專家進行指導論證,決定打造以造紙為主的支柱產業,走興企強村富民的路子。
(二)股份合作,創出一條發展集體經濟的好方子。
為了促進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他們在企業的發展壯大上不斷采取新措施,借鑒外地經驗,推行股份合作制,在原有兩個造紙廠的基礎上,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有步驟、分階段地對村辦企業進行改造,在不斷實踐、不斷創新中使企業進一步強盛。
年,黨總支提出了“鞏固壯大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私營、個體經濟,鼓勵村民積極參股入股,組建企業集團”的口號。村上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將原紙廠、退水渠、道路和電力、土地等折合成股份,組建企業集團。集團公司實行廠長負責制,各企業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風險共擔,分廠承包,超產提成。村黨支部、村委會還鼓勵村民積極參股入股,融集資金多萬元,新建了三個分廠,擴建了九條生產線,組建了東方紙業集團有限公司。
年,他們搶抓西部大開發機遇,積極推進企業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和觀念創新,提出了建立東方工業園區的二次創業計劃,對園區內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全面規劃,配套建設,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引導新辦企業入園發展。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再一次掀起了參股入股高潮,短期內聚集資金多萬元,技改擴建了條生產線。公司年產方化用紙萬噸,生產的個規格、多個品種的產品,暢銷西北、西南和東南沿海一帶,轉銷東南亞和吉爾吉斯等幾個國家和地區,一直供不應求。
年,他們在干部群眾中開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活動,組織黨員、企業主和群眾去河南南街村等地考察學習,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視野。這次考察“考察”出了方寨村發展的新思路:招商引資,園區帶動,進一步發展運輸、化工等與造紙業相關的產業,形成一條龍產業鏈、多業并舉的發展格局。××年,東方集團引進資金多萬元,籌建了科龍化工廠,投資多萬元,技改了條生產線。截止目前,集團公司共投資萬元,建成個分廠條生產線,擁有固定資產億元,其中集體經濟占到了。公司年產值達億元,實現利稅多萬元,年上交國家稅金多萬元。
(三)筑牢堡壘,構建一個發展集體經濟發展的強班子。
實踐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發展集體經濟必須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為此,他狠抓了“一個選配”“三個落實”和“兩個帶頭”。
一是抓好領導班子成員的選配。黨總支采取“兩推一選”的辦法,在培養選拔干部上,除堅持政治強、文化水平高的標準外,更側重于考察其是否懂市場、會管理和樂于奉獻。根據這一標準,先后為總支下屬的個支部選配和調整了名干部,其中支部書記人。
二是抓好組織生活制度的落實。黨總支從嚴要求,堅持每月召開一次支部大會、次支委會,認真分析興企辦廠和發展集體經濟過程中存在的新情況,經常了解黨員的思想動態和對黨組織及集體經濟發展的建議,及時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三是抓好廉潔自律制度的落實。黨總支要求黨員做到的,支部成員首先做到。還明確提出了做“三不”黨員干部,即:不沾集體便宜,不貪圖享樂,不過一天閑日子。村上還制定了“村務公開、廠務公開、財務公開”和“六不準”等制度,鄭重向村民承諾,接受群眾監督。對于每一項工程,黨總支做到干部不參與,只是組織協調和監督,工程由村民代表組成的工程小組全權負責。
四是抓好黨員教育制度的落實。為了搞好黨員教育,他們在硬件投入上毫不吝嗇,先后建起了農民和職工培訓學校以及黨員活動室,投資萬元建起了黨員電教室,購買圖書多冊,建立了圖書室,用于干部群眾的業務學習和理論學習,還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安徽師大、省農科院等單位多名專家教授給黨員干部和群眾講課,使全村以上的黨員掌握了—門實用技術,以上的新黨員成為致富能手。
五是重視發揮黨總支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了給集體經濟的發展搞好服務,黨總支提出“有困難、找支部”的口號。村民白巨敏,承包村辦污水治理收漿地,因技術問題,生產的包裝紙質量較低,市場銷售困難,占壓資金嚴重,企業面臨倒閉。黨總支書記高志鵬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并及時開會研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使白巨敏的企業很快起死回生,一舉扭轉了虧損,重煥生機。在黨總支的帶領下,黨員干部帶頭集資參股入股,發展集體經濟。村委會兼職副主任許立參、許志宵,企業支部書記許云禮等帶頭集資入股辦廠。黨員許永忠、白立團在企業發展中不計恩怨、不顧個人得失,幫助企業解決退水、道路和供電等困難,為企業發展發揮了黨員干部應有的作用。
三、良好效應
方寨村走工業強村之路,盡管還處于進一步發展探索階段,但卻已顯現了良好的效應:
一是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極大地改善了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村上積極開展各項公益事業,先后實施了十大利民工程:一是道路硬化工程。投資萬元將園區內的道路進行了拓寬硬化,投資萬元硬化村街道米,解決了群眾行路難的問題。二是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投資萬元新打機井眼,襯砌渠道米,投資萬元架設農灌線路多米,使井泵配套齊全,農田旱澇保豐收。三是亮化工程。投資萬元給企業架起了電力專線,投資萬元對農村電網進行了改造,并給四條街道安裝了盞路燈,解決了村子和企業用電方面的問題。四是希望工程。投資萬元對學校校舍進行了修繕,更新了桌椅,添置了實驗器材儀器種,件,解決了學生上試驗課難的問題,減免了名學生的學雜費用,解決了困難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年,還計劃投資萬元新建一所小學和幼兒園。五是送溫暖工程。積極開展了幫扶交友活動,每年拿出萬元,對戶困難戶進行救濟扶持。六是利民工程。從××年起,村上每年為群眾代繳農業稅達萬元,減輕了農民負擔。近年來,還投資萬元為周邊村子修建了座橋,鋪設了公里的水泥路面和多根過路暗管。七是碧水工程。投資萬元進行污水治理,聘請安徽師范大學化工學院和江蘇宜興瑞盛水處理研究所專家教授,進行了污水治理的技術設計和安裝調試。××年月份,企業環境影響大綱順利通過了省市專家評審;計劃月底前,建成投資萬元、日處理廢水萬噸的水處理廠,達到污水回收利用,解決污染問題;投資萬元新修和擴建兩條退水渠多米,解決企業的退水難問題。八是綠化工程。投資萬元在廠區建立隔離帶和草坪、苗圃花木,共栽植樹木多個種類,多棵。九是形象工程。投資多萬元建起了一棟三層辦公樓,配備了電腦傳真等現代化辦公設備,供“兩委會”、集團公司辦公和黨員活動。十是再就業工程。通過擴大企業規模,有效地解決剩余勞動安置和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安排閑散勞力多人,安置下崗職工名。
二是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有力地帶動了村域經濟發展。全村產業結構調整日趨合理,農工副牧全面發展,新發展良種多畝,雜果畝;養殖業發展迅猛,生豬存欄多頭,籠養雞多只;鐵器加工和食品加工生意火爆,私營、股份、個體經濟總收入達多萬元。全村現在共有運輸車輛多輛,摩托車多輛,手機多部,電話普及率達,家家用上了電視機。
三是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在做大做強紙業這一支柱產業的同時,大力推動運輸、加工、養殖、種植等個體經濟發展,多戶農戶基本形成了戶戶有主業,人人有活干,家家奔富路的局面,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多畝的土地流轉,每年就可為農民增收多萬元;全村上千名閑散勞力的安置,每年也為群眾增收多萬元。目前,全村人均純收入多元,比年增加了多元。村容村貌和群眾生活明顯改善,如今方寨村,呈現出水泥道路四通八達,新樓房連成一片,小伙子進進出出騎摩托,老人電視機前度晚年的美好生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