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交通工作講話

時間:2022-12-15 04:39:00

導語:全縣交通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交通工作講話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在這里召開全縣交通工作會議。剛才,偉明同志傳達了省、市交通工作會議精神,冠雄、越銘同志分別作了很好的發言,客觀、認真地總結了去年全縣交通公路建設的基本情況,并對今年的工作作了很具體的安排,我完全贊同。待后,振云書記還要作總結講話。下面,我談三點意見:

一、全面把握我縣交通建設形勢

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經濟運行的命脈、人民生活的保障。今年春節的冰雪災害也讓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意識到了對交通建設重新規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我們****來講,交通建設尤為迫切,大家已經意識到交通問題是****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也是經濟發展落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0****年是我縣交通建設的豐收年:一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全年投入交通建設資金8000多萬元,完成省道改造8公里,縣道改造7公里,行政村公路改造23個村225公里。特別是啟動了省道S242河汕線烏石至蘇區段路面大修工程,河紫高速公路建設進入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階段。二是行業管理有序開展。汽車養路費首次突破1000萬元;交通安全生產事故同比下降50%;非法營運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交通規費稽查執法取得新的成效。三是公路養護成效明顯。省道平均好路率達92.5%,優等里程190.8公里,占養護里程63.2%;鄉道養護上了新臺階,完善村道標志牌1800塊、示警樁5000多條;新開通10條農村客運線路,途經9個鎮41個村,人民群眾行路難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在此,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奮戰在交通公路戰線的全體干部職工、全體鎮村干部和廣大群眾表示敬意和感謝!

我縣是一個山區貧困縣,基礎條件相對薄弱。因此,我們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縣的交通基礎設施仍然十分滯后。一是運輸結構單一,完全依靠公路運輸,缺乏水路運輸,沒有鐵路、航運、管道等運輸方式。二是路網結構不夠合理,僅以兩條東西走向的省道S120、S242為主骨架公路網。南北方向未建成交通主干線。三是公路技術等級低,我縣是全市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的縣,一級公路僅有17.8公里,占0.7%,二級公路325公里,占12.7%,三級以下公路2200多公里,占86.6%。四是農村公路硬底化建設任務艱巨,農村客運發展還不夠快。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加快發展中逐步加以解決。

2008年,是我縣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設和諧社會,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一年,必須把交通優先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當前,我縣交通建設面臨著進一步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主要是國家今后將進一步改善民生的重點放在農村和山區,我省在大力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對山區及東西兩翼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政策、資金上都會傾斜和支持。市委五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要集中力量打一場以交通建設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攻堅戰。從我縣自身來講,河紫高速公路有望提前動工建設,一批省道、縣道列入今年開工建設改造計劃,所有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任務將全面完成,以縣城為中心、鎮村為結合點、輻射周邊農村的客運網絡不斷完善。與此同時,通過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的交通大會戰,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極大地鼓舞了全縣人民的士氣,激發了群眾的熱情,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培育了一批務實的一線干部隊伍。這些有利形勢,必將成為推動我縣交通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勁動力。全縣各級、各部門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牢固樹立機遇意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始終把交通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重中之重,一鼓作氣,乘勢而上,下更大的決心、用更大的熱情、以更大的投入打好交通公路建設攻堅戰。

二、全力以赴抓好交通設施建設

我縣交通建設工作,本屆政府的任務目標是:今年年底前要全面完成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2010年前要完成省道、縣道的大修工程;2011年前力爭完成河紫高速公路建設以及過境公路南移工程。至于我縣今年交通公路工作的重點,冠雄、越銘同志已經作了詳細安排。縣政府的總體要求是,繼續保持去年以來的良好勢頭,全力以赴,有效推進我縣交通建設大發展,確保今年交通建設任務全面完成。

(一)要加快全縣交通路網規劃修編。市委建華書記去年到交通部門調研時明確提出,要加快修編交通規劃。現在市委、市政府對交通規劃編制工作非常重視,從交通政策選擇、網絡化交通建設兩個方面提出全市“三縱四橫”和市區“六縱十三橫”干線路網,加快打造市、縣“一小時經濟生活圈”,規劃建設連接珠三角輕軌的構想。我縣在制定“十一五”交通發展規劃時,也提出了“五縱三橫一線”的規劃。我們要在結合市提出的規劃思路的基礎上,進一步修編我縣交通發展規劃。規劃、交通部門一定要從加快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科學做好規劃的修編工作,站在全市打造粵東北陸路交通樞紐新格局的高度,圍繞科學發展,放眼全面,力爭把我縣交通納入粵東乃至全省交通發展的規劃,把我縣建成為珠三角、港澳地區連接粵東地區乃至華東各省、市的重要運輸通道,立足打基礎利長遠,力求修編后的規劃更加科學合理,更具前瞻性。

(二)要全力推進河紫高速公路建設。目前,河紫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單位武漢中咨公司已派出工作人員到我縣積極開展工作,省公路局已派出省路橋管理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工程科長進駐我縣開展前期工作。各鎮、各部門一定要配合好、支持好、服務好這個項目。國土部門要在公路建設前調整好農田保護區;林業部門要對涉及生態林、水源林部分提前辦好相關手續;各鎮要加大對建設線路沿線的巡查,防止出現亂搭、亂建、搶占、搶種現象。在編制單位編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過程中,國土、水務、氣象、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必須義無反顧地服務好他們,用最高的效率準備好所需要的資料。縣交通公路部門要全力以赴,積極主動與高速公路業主單位銜接,加強與省發改委、省交通廳、省交通集團等單位的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確保盡快立項動工建設。

(三)要打好通村公路建設攻堅戰。

一要全面完成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設任務。把公路修到農民兄弟的家門口,最能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是老百姓最歡迎的事。縣委、縣政府已明確,今年要全面完成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建設任務,并列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十件實事”之一。據調查統計,全縣目前仍有12個村90公里村道硬底化任務未完成,這12個村路段的主要特點是線路長、投資大、人口少、籌資能力低,是全縣所有通行政村道路硬底化建設最困難的線路。因此,市委、市政府決定,重點扶持包括我縣郊田村、洋高村、龍塘村、大魯村、黃竹塘村、欖溪村等6個村在內的30個村250公里的特別困難路段建設。對被市列入重點扶持的6個特別困難路段,除省、市、縣按原標準每公里補助21萬元外,由市負責籌措每公里增加4萬元的資金補助。縣委、縣政府也決定對12個村每公里再增加2萬元的補助。為加強對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協調,全力推進困難路段的改造建設步伐,確保責任落到實處,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縣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振云書記擔任組長,我和敬生常委、偉明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相關掛線領導為成員。同時,對12個路段實行市、縣領導和有關部門掛線負責制,安排了相關單位為掛線部門,負責做好掛鉤村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的宣傳發動、跟蹤督促工作,并協助解決缺口資金問題。

今年的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雖然增加了市、縣的資金扶持,加強了組織領導,但這些線路的建設資金缺口還很大。因此,要完成今年的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任務,更重要的是發揮當地群眾的積極性。今天把各鎮的鎮長以及有建設任務的12個行政村的支部書記都叫來,目的就是希望有任務的鎮、村要切實負起責任,克服“等、靠、要”思想,動員、發動好群眾。村道的建設主要靠村民,只有把村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參與進來,工作才容易做。要發動群眾集資,多少不要緊,只要他們出了錢,在建設過程中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在以后的道路維護中也會盡心盡力。因此,要轉變觀念和作風,把“要修路”變為“我修路”。這是硬任務,無論如何要確保4月底前做好準備工作,5月份開始動工,爭取10月底前全面完工。今年,縣農村公路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將不定期進行檢查、通報情況,明年1月份將開展全縣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工作驗收考核。

二要大力發展農村客運。通村公路硬底化的目的就是要發展農村客運,解決農民出行問題,有效促進農村經濟加快發展。今年,我們要繼續推進農村客運班車通達工程,爭取符合通車條件的行政村全部通上班車。要進一步優化農村客運班線,加大農村客運站及候車亭的建設力度,積極探索符合我縣實際的農村客運站建設經營管理機制,明確管養責任主體和經營主體,切實發揮建設效益。要把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和發展農村客運規劃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路、站、運同步規劃,實現一體化發展。

(四)要加快省、縣道改造。今年我縣省、縣的改造項目較多,改造任務十分艱巨。正在建設的省道有S242烏石至蘇區段、S340義容至古竹段,縣道有X197板茅線、X169下吉線、X157九龍線熱水至在南段以及計劃動工改造的S243藍多線、X003合洋線、X157九龍線官田至龍窩段、環市路****段等,總里程130多公里,計劃總投資超過1個億。縣交通公路部門一定要精心組織,加強管理,派出足夠的力量,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同時要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有限資金全部用在刀刃上。對于資金不足問題,要想方設法爭取上級支持,增加補助資金。縣道方面,十多年前我們的道路建設在全省處于先進行列,但當時要求低、質量不高,歷經十幾年的使用,現在已經落后了。現在要重新改造,造價大大提高,需要數目不小的資金。為了爭取省交通廳對我縣道路建設的更大支持,經縣長辦公會議討論,決定對縣道改造每公里增加10萬元縣級財政補助。在此基礎上,敬生常委、偉明副縣長以及交通、公路部門通過努力,爭取到了省再增加每公里30萬元的補助資金,按每年30-40公里的改造目標,我們一年就增加了1000多萬元的補助資金,大大減輕了投資負擔,為我縣加快縣道改造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著力構建群眾滿意的和諧交通

和諧交通是和諧社會的基石。構建和諧交通,就是要構建能使廣大人民群眾的交通需求得到滿足的交通,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對運輸服務感到滿意的交通。具體地講,就是著力構建便捷高效、安全可靠、文明友善的交通。

(一)保障通暢能力。交通建設是發展,管理和養護也是發展。保障公路的通行能力,關鍵靠養護管理。近幾年來,省養公路通過大道班的改革,取得了較好效果,推動了省養公路養護水平的提高。但與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道路養護效益的提高。縣鎮公路養護也在積極進行改革,積極探索公路養護管理的新辦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改革的步伐仍不夠快,縣道的路況仍未得到根本性的好轉,村道養護監管還不夠到位,一些新硬底化的村道養護工作未能及時跟上等。為此,公路部門要圍繞上級改革的思路,樹立向市場轉變的觀念,逐步建立符合我縣公路實際的管理養護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制定好貫徹實施意見的具體操作辦法,明確相關責任,全面落實公路的養護責任,多渠道落實公路養護資金,做到建、管、養并重,保證公路的暢通能力。

(二)強化安全監管。安全責任重于泰山。交通運輸關乎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因此,必須把交通安全作為交通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交通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深刻汲取各類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教訓,克服麻痹思想,時刻繃緊交通安全這根弦,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加大安全投入,完善應急處置措施,嚴防各種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帶來的損失。根據有關規定,公路兩旁的建筑物必須在控制范圍內才能建。現在有些地方建筑物離公路很近,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希望各鎮、各有關部門要把好關,對違法違規的要堅決制止。

(三)提供文明服務。交通行業兼有基礎產業和服務業的雙重屬性,文明服務是建設創新型交通行業的重要突破口。要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完善交通運輸綜合服務體系,加快運輸結構調整,整合運輸資源,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運輸效率,做到貨暢其流、人便于行;運輸單位要規范服務行為,改進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方式,打造優質服務品牌。

(四)加快體制改革。一是加快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剛才,冠雄同志已經作了全面部署,希望交通公路部門從進一步理順行政執法體制,轉變職能,提高執法服務效能的高度出發,提高認識,嚴肅紀律,以大局為重,嚴格按上級的部署和要求,積極穩妥地開展改革工作。同時要以執法改革為動力,優化隊伍結構,提高執法人員素質,為交通文明、高效、便民的執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樹立良好的交通新形象。二是加快推進運輸企業改革。隨著運輸行業結構的調整,現有運輸企業體制和站場分布已不能適應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下大決心加大力度深化現有汽車運輸企業改革,從根本上改變我縣汽車運輸企業競爭無序、管理不規范狀況,使我縣汽車運輸企業重現生機和活力。加快推進運輸企業改革要以“遵循科學、積極穩妥”的原則,深入開展調研,摸清底細,全面掌握運輸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在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努力實行市場化、公司化經營。

同志們,做好我縣的交通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省委十屆二次全會拉開了繼續解放思想的序幕,開啟了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新征程。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務實的作風投入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迎難而上,為高質量完成今年交通工作任務,促進我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爭當山區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