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一通三防現場會發言稿

時間:2022-11-13 10:00:00

導語:煤礦一通三防現場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一通三防現場會發言稿

各位領導:

*煤礦隸屬于*礦集團,為國家“八五”重點工程建設項目,1989年6月24日正式投產,礦井原設計年產能力為150萬噸/年,井田面積40.3km2,井田位于*南礦區中部,京滬鐵路線以西,地跨*州市與*縣,北距*州市25km,南距*縣16km,東至*鐵路官橋站13km,微(山)--*(州)公路在井田中部穿過,井田南端東至官橋,西至江蘇沛縣均有公路相通,西南部的南四湖及京杭大運河可通航千噸貨輪,南至江、浙,北達京、塘,水陸交通方便。

礦井開拓方式為立井盤區式開拓方式,井田設兩個開采水平。第一水平標高為-320m,主要開采山西組3上和3下煤層。第二水平標高-430m,主要開采太原群12下和16煤層?,F開采第一水平。第一水平現有南七、北八、南九三個生產采區,北六采區為準備采區,第二水平正在開拓延伸中。

近年來,我礦認真貫徹落實省局和集團公司關于“一通三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始終將“一通三防”工作作為礦井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在通風系統優化、瓦斯防治、粉塵綜合治理、防滅火管理、安全監控系統改造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礦井先后被授予安全質量標準化一級礦井、省級“一通三防”安全示范礦井、省級防治水安全示范礦井、安全程度評估“4a”礦井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下面就礦井在“一通三防”方面的一些做法簡單介紹一下,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一、明確責任,提高認識,構建齊抓共管的“大通防”格局。

針對煤礦通防涉及地點多、牽扯范圍廣的實際,礦井以建立制度為基礎,以規范管理為重點,以嚴格落實為根本,切實做到了三個完善:一是完善了礦井通防管理職責。礦井持續全方位推進精細化管理,根據通防工作需要和工作職責,把井下所有地點按照生產和輔助單位管轄范圍,對通防區域分片包干,掛牌管理,及時修訂,并對各片的工作內容、工作標準、檢查驗收作了明確規定,使通防工作職責明確、任務明確、標準明確,杜絕了推諉扯皮現象,做到了通防工作事事有標準、時時有人管、處處有人問。二是完善了通防隱患防控網絡。構建了礦月度排查、專業旬排查、區隊周排查、班組班中排查和崗位工種崗前排查的“五級防控”網絡,并嚴細信息收集、、認領、落實、驗收、考核、通報等“七個步驟”的管理,以職能部門嚴督導、責任單位嚴落實、責任追究嚴獎懲實現了通防工作的可控、受控。并推行了專業部室管理人員、礦副總及以上領導定置定向通防責任包保,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了監督檢查流程。采取定期監察、突擊監察、專項監察等九項監督檢查相結合的方式,織密檢查網絡,堵塞管理漏洞。并進一步細化規范了11種類型的安全質量隱患監督檢查流程,將通防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之一,逐一明確了督察形式、重要督察地點及閉合流程,提高了通防監察效能。同時,以隱患治理年活動為契機,創新實施了通防問題掛牌督辦管理,限時整改,限時回復,有效解決了通防問題的重復發生。

認識決定行動,素質決定成敗。在各項通防工作中,我們始終將提高員工認識,增強員工素質,作為工作發展和突破的切入點。大力推行了“自助餐式、訂單式、套餐式、現場實物培訓、“100+100”等教育培訓模式,持續推動培訓形式向多樣化、個性化延伸,培訓課堂向實物化、現場化、全員化延伸。利用周一、周三、周五定期學習、班前集中學習、班中傳幫教、班后考評總結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員工對通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持續開展崗位練兵、技能大賽,調動職工學知識、學業務的積極性。同時,依托礦網能大學載體,編制了專門的培訓教材教案,制定了培訓計劃和考核辦法,并創新實施了職工培訓學分工資制,每月拿出工資的10%作為職工個人培訓績效考核,凡考試不合格的,一律由網能大學繼續培訓,再培訓期間只發生活費。每月我們還堅持評選最差和最優學員,均與單位黨政正職績效考核掛鉤,極大地調動了全員學習熱情,使員工的綜合素質不斷增強,打造了一支高素質的通防專業隊伍,確保了通防及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大膽實踐,持續創新,提升通防科技管理水平。

在*煤礦歷年的發展實踐中,讓我們深刻的體會到,創新是各項工作不竭的動力源泉。特別是在*礦集團濃厚的創新氛圍推促下,大力推進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兩大重點,使通防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管理創新上,結合自身實際,成立了通防專業組,全面負責本專業工作、工程質量的驗收考核和材料核算工作,負責全礦井下各單位的通防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有效杜絕安全漏洞,保證了安全生產。同時還突出抓好通防調度的職能轉變,實現通防調度由傳達記錄型向指揮監督型的轉變,把抓協調、抓落實、抓閉合,抓考核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對各基層區隊通防管理我們實行獎優罰劣制,堅持月考核,季兌現,礦財務部門專門設立通防專用獎基金賬戶,足額提取,用于季度末優勝區隊管理人員的獎勵,??顚S茫瑖澜灿?。為切實抓好專業內部管理,全面促進安全責任落實,還積極推行區隊自主、班組自治、個人自律“三自”管理,對工段、班組、個人實行“三級”百分制考核,將考核量化細化到班組到每個職工,使壓力沉底,責任落實到人,管理進一步精細化、規范化,職工的團隊精神得到進一步增強,展現出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搞好安全工作的喜人局面,促進了各項工作的協調健康發展。在科技創新上,不

斷加強“三新”(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投入,加大小改小革和自主創新力度,積極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通防技術,大力提高了通防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近幾年,自主創新和推廣應用了短壁煤體注水、長孔脈沖動壓注水、采煤工作面隨機自動噴霧、工業以太網綜合安全監控系統、主扇變頻調速裝置,實現了風門開閉自動化、噴霧降塵自動化、水槽加水自動化、便攜儀發放智能化、瓦斯巡檢智能化,加工制作了風門程控一體化裝置、防漏風風門底坎、全封閉捕塵簾、爆破運輸雙自動噴霧簾、自動調節擋風水閘、風量自動調整控制裝置、雙風機快速自動分風裝置等100余項創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綜合防塵和通防質量標準化的提升,為安全質量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加強通風管理,實施系統優化,確保礦井通風安全穩定。

穩定可靠的通風系統是通防工作的基礎,我礦在采區和工作面的設計中,就充分考慮了通風系統的合理性,簡化通風系統,采區內的進、回風巷避免平面交叉,減少通風設施的數量,采掘工作面采用獨立通風。每年制定年度礦井通風系統優化調整方案,按照調整方案實施。在日常工作中,加強了通風設備和設施的監測監控,安裝了負壓傳感器和主扇開停傳感器,中央風井和南風井主要通風機均安裝了變頻調速裝置,通過加裝變頻器后,一是可按照井下通風系統的變化,及時、快捷地調節通風機風量;二是提高了主要通風機的運行效率,降低了電耗;三是使通風機的起動過程平穩,起動時無沖擊電流,延長了主要通風機的使用壽命,同時可以消除因起動電流過大對礦井電網的影響,確保了礦井供電安全。井下風門均改造為無壓平衡風門,所有風門都安裝了閉鎖裝置,全部實現了可視化,主要風門安裝了開關傳感器,通車風門實現了自動化。井下所有掘進工作面全部更換了對旋式局部通風機,實現了“雙風機雙電源”,并能夠自動切換;所有局部通安設了風機開停傳感器和風筒壓力傳感器,實現了對局部通風機的監測監控。通過以上手段,確保了礦井通風系統的穩定可靠。

四、實施節能減排,推行清潔生產,綜合防塵治理效果顯著。

節能減排是大勢所趨,我們將其與“三個亮點”建設、煤炭生產、非煤發展等各項工作同步推進、協調推進,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礦井原有副井和南風井兩套靜壓防塵供水系統,設有容積為229m3和200m3的靜壓水池,分別由三口和兩口水源井為其供水。而那時,礦井水部分外排,既污染環境,又造成了經濟損失。在上級節能減排的號召下,我們于2007年10月完成了礦井水處理廠建造,并于同年底正式投用,處理后的礦井水一部分通過加壓后作為礦洗煤廠、電廠和地面防塵用水,大部分通過副井靜壓水池輸送到井下,用于井下各地點防塵,杜絕了礦井水外排,使礦井水成為可循環利用的水資源,據初步預算,每年可節約地下水資源100余萬噸。由于一系列節能減排措施的有效落實,2007年,我礦作為山東省唯一一家煤炭企業榮獲了節能減排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多年的工作實踐讓我們深有體會:粉塵防治必須從其產生的源頭抓起,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過程中,重點抓了三個源頭:一是抓入井風流凈化源頭。在副井口、洗煤廠至礦西大門等主要道路和地面主要產塵點安裝了自動卷繞沖塵器和旋轉式自動噴霧降塵裝置,定期對路面、產塵點進行噴霧和沖刷除塵。在矸石山翻罐籠建立了礦車自動沖洗系統,所有礦車入井前必須沖洗干凈,且對所有裝沙、水泥、石子的礦車下井前加蓋防塵罩,杜絕礦車在運輸途中產塵揚塵。二是抓采煤生產源頭。針對我礦煤層孔隙率低,注水難的特點,2004年,我們研發并推廣應用了采煤工作面深封孔、脈沖式煤層注水技術。2007年,我們又率先實施了綜采工作面短壁煤體注水,使落煤、司機操作、移架、多工序和回風巷五個工序的煤塵濃度平均降低了26%,較好的解決了綜采工作面煤塵治理難題,并為礦井綜采工作面粉塵控制提供了一條可靠有效的經驗和途徑。同時,安裝了移架自動噴霧、隨機自動噴霧、采煤機二次負壓降塵裝置、干灑濕不灑裝置和智能降塵系統,實現了粉塵濃度實時監測和自動噴霧降塵。在運輸巷、主回風巷等地點設計安裝了全封閉擋塵簾,將煤塵集中后進行消除,減少了粉塵污染和人工降塵范圍、周期。三是抓掘進生產源頭。2006年,率先在煤巷掘進工作面實施了短壁快速注水,通過注水前后粉塵濃度的對比,打眼、扒裝、多工序、平均值等工序的粉塵濃度均降低30%以上,特別是放炮工序粉塵濃度降低了42.32%。炮掘工作面安裝了放炮遠程噴霧、扒裝機自動噴霧、扒裝機水電聯動噴霧簾,綜掘工作面安裝了濕式振弦除塵風機。在井下大巷、采區進回風巷、主要運輸上山等地點安裝了紅外線自動噴霧、微震動噴霧,安裝了隔爆水槽自動加水裝置,統一了管路的安裝標準,采區以上巷道全部安裝噴塑鋼管,不僅杜絕了管路內部銹蝕對防塵水質的污染,而且杜絕了管路外部銹蝕,既實用又美觀。

五、加強瓦斯管理,提高裝備力量,消除事故隱患。

礦井雖然是低瓦斯礦井,但我們對瓦斯的管理始終沒有掉以輕心。建立了以專職瓦斯檢查員巡回檢查為主,kj90安全監控系統對生產地點瓦斯24小時監測監控和下井干部、班組長、放炮員、流動電鉗工佩帶便攜儀隨時檢查為輔的“三位一體”的瓦斯管理體系,實現了瓦斯檢查的零縫隙管理。礦井于2005年裝備了瓦斯巡檢智能化管理系統,并根據需要不斷升級,瓦斯檢查員按掌上電腦規定的路線和時間進行瓦斯巡回檢查,進一步規范了專職瓦斯檢查員的作業行為,杜絕了空班漏檢現象的發生。礦井于2007年完成了安全監控系統改造,現使用的是重慶kj90nb工業以太網綜合安全監控系統,監控中心室設在礦調度室內,在通防工區設有監測站。該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性好、系統傳輸速率高,礦井各種監測監控子系統均可方便就近接入,現安全監控系統已實現超限短信報警。井下所有采煤、掘進工作面、采區回風巷等地點全部按要求安裝了甲烷傳感器和斷電器,實現了瓦斯超限報警和斷電功能,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安裝了饋電狀態傳感器。同時還在采煤工作面安裝了溫度傳感器、一氧化碳傳感器、粉塵濃度傳感器,在掘進工作面安裝了局扇開停傳感器,井下主要風門安裝了風門開關傳感器。除對以上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監控外,還對主副井提升、井下設備的開停、煤倉煤位、水倉水位和各類電力參數等進行實時監測。中心站計算機通過分站采集各類傳感器的實時數據,對安全信息和生產工況參數進行分類整理和存儲,并將各類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調度室顯示在大屏幕上,供調度決策指揮。

各位領導,以上是*煤礦在“一通三防”方面的幾點做法和體會,我們雖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深知:與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相比,與上級的高標準要求相比,與本質安全礦井的創建標準相比,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將以這次現場會議為契機和動力,學習經驗,取長補短,創新發展,在今后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進一步提高落實能力,加大落實力度,加快落實速度,迅速推動礦井“一通三防”工作再上新臺階,努力打造綠色環保礦山,建設富美和諧家園。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