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生態縣創建會講話
時間:2022-04-02 09:26:00
導語:縣長在生態縣創建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在這里隆重召開全縣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動員大會,標志著我縣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攻堅戰的號角已經吹響。今天會議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以更加扎實有效的舉措,開展國家級生態縣創建攻堅戰,確保通過兩年時間的努力,我縣成功創建全省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今天會議的規格很高,參會人員是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的原班人馬,等一下,省環保廳雷廳長將給我們提要求,市委常委、組織部肖部長將給我們作指示,縣委龍飛書記還將作強調,請大家深刻領會,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正視差距,以務求必勝的決心推進創建工作
首先,我簡要向大家介紹一下國家級生態縣的概念,所謂國家級生態縣,是由國家環保部授牌表彰,是對各地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縣級行政區域的命名認可,是踐行科學發展的品牌象征、綜合實力提升的榮譽獎章和正確政績觀的最高綠色獎杯,是反映一個縣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的金字招牌。簡單地說,國家能夠授予你國家級生態縣這塊牌子,那就說明在某種程度上也認同或肯定了你這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子,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發展了經濟,而這也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真正含義。2012年,浙江省安吉縣被授予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至今,全國共有38個縣級行政區域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縣(市、區)。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不動搖,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生態文明水平不斷提高,為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打下了扎實基礎,主要表現在“三個優勢”:
一是生態質量繼續提升。從2011年開始,我縣堅持對天然闊葉林和公路沿線1000米以內的林木實行禁伐,大力實施以天然闊葉林和生態公益林為主的綠色資源保護工程。扎實開展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并超額完成任務,項目造林和封山育林11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84.1%,全縣木材蓄積量達到936.5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達到4477萬根,森林資源質量進一步提升。我縣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空氣質量常年保持一級;全縣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封山育林等受保護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達到35.14%,遠高于國家級生態縣考核指標20%的要求。以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為突破口,加快生態能源建設,截至2011年底,全縣建有沼氣池10087個,農戶普及率達36%,既解決了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又保護了森林資源,防范了地質災害。近年來,全縣沒有發生重大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重大群體性或群訪事件。
二是生態創建成效明顯。近年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先后涌現出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的生態品牌,相繼獲得全國生態建設示范縣、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省首批省級生態縣等榮譽稱號,被授予“中國椪柑之鄉”、“中國娃娃魚之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等國字號名片;九嶺山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潦河大鯢自然保護區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工業園區被評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我們的椪柑、白茶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生態鄉鎮創建力度加大,高湖鎮是全市首個國家級生態鄉鎮,雙溪鎮、香田鄉、仁首鎮、寶峰鎮、水口鄉、雷公尖鄉、三爪侖鄉、璪都鎮等8個鄉鎮先后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鄉(鎮);高湖鎮高湖村、仁首鎮金田村、寶峰鎮華坊村、三爪侖鄉紅星村和璪都鎮港背村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村,全縣11個鄉(鎮)中,有1個國家級生態鎮、8個省級生態鄉(鎮),有5個省級生態村。這些品牌的成功創建,夯實了我們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基礎。
三是生態污染有效治理。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我們嚴格實施《環評法》、《建設項目管理條例》等環保法律法規,嚴格環境準入制度。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高耗能、浪費資源、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項目,以及對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產生影響的項目堅決不予審批、拒之門外。同時,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查處違法排污企業不手軟、不護短,抓重點、出重拳,解決了一批影響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突出問題。近幾年,先后落實了20余家企業的污染治理,關閉處理了10多家污染嚴重、能耗高、工藝落后、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去年開展的森林資源保護“亮劍行動”,銷毀非法運輸木材“黑車”40多輛。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全縣環保工作離國家級生態縣考核指標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差距”:
一是生態品牌創建有差距。國家環保部在生態創建方面有兩個不同級別的創建命名——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和國家級生態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國家級生態示范縣創建,一共命名了七批528個,其中有包括、武寧、資溪、安義在內的15個縣創建成功,而我們沒有參與這項品牌創建。從2012年開始的國家級生態縣創建,一共命名了三批38個縣(市、區),主要集中分布在經濟發達地區,其中江蘇省就有17個,浙江省有6個,我們山青水秀,森林覆蓋率高達63%,居全國第二,但還沒有一個縣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縣。隨著近年來我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已經初步具備了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的條件,我們理應率先啟動這項工作,爭當全省排頭兵。但是,我們也容不得半點懈怠,據了解,在2009年省環保廳命名的首批十個省級生態縣中,目前就有、等五個縣(市)提出了要爭創國家級生態縣,形勢異常嚴峻。
二是生態考核指標有差距。國家級生態考核有嚴格的指標體系,包括5項基本條件和22項建設指標,涵蓋了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社會進步的方方面面,而且每項指標都有量化分值,對照這些指標進行認真分析,我們有較大部分都已經達到要求,但還有幾項有較大差距。比如,五項基本條件中,要求80%的鄉鎮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照此要求,我們要有9個鄉鎮達到標準,而目前我們僅有高湖鎮一個國家級生態鎮,這就要求我們已經成功創建省級生態鄉鎮的,今年要努力爭取省環保廳的傾斜支持,全部申報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在具體指標體系中,要求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工業用水重復率達到80%,這一塊,我們的實際情況差距甚遠;又如,環保投入要占到當年GDP的3.5%,照此計算,2012年我們GDP預計30億元,則財政的環保投入要達到1億元,這個數字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吃飯”財政來說,顯得尤為艱難,等等。
三是生態基礎設施有差距。全縣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等滯后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綜合治理能力仍相對薄弱。在城鎮污水處理設施方面,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還未正式實施,縣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未達到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80%的指標要求,各鄉鎮都沒有建集鎮污水處理設施;在垃圾處理方面,我縣現有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垃圾處理負荷已滿,處理率也未達到指標要求,鄉鎮垃圾處理設施簡陋,部分鄉鎮垃圾隨意堆放現象比較突出,等等。
二、突出重點,攻堅克難,以求真務實的舉措打好創建攻堅戰
圍繞創建工作目標,縣委、縣政府印發了《縣開展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活動實施方案》,總體目標是力爭到2013年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工作重點分八個方面的建設,四個方面的具體工作要求,綜合來講,就是要重點抓好“三項工程”:
一是著力建設生態特色工程。建設生態特色工程,就是要著力發展生態經濟。我們創建國家級生態縣,首先就是要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作支撐,同時,我們舉全縣之力創建國家級生態縣,也就是為了促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在這里,我們可以把同浙江省安吉縣作個比較(安吉,總面積1880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也是山區縣),我們同安吉有著相似的機緣巧合:其一,安吉,在1998年建成全國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180萬千瓦,總投資70億元,我們則正在建設全國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洪屏電站,在籌建洪屏電站過程中,我們一直向安吉學習取經;其二,安吉,有安吉白茶,全國馳名,是當地的一項富民產業,我們,則有白茶,正成為農民增收主導產業,且在茶葉品質、在外美譽度等方面正逐漸超過安吉白茶;其三,安吉,全國有名的“毛竹之鄉”,其毛竹蓄積量和商品竹產量均名列全國第一,我們也是毛竹大縣,安吉的毛竹經濟林開發成功經驗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樣板;其四,安吉,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我們,則正在努力創建全省第一個國家級生態縣,安吉的許多成功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我這里還有一組數據,可以比較我們經濟發展情況同安吉的差距。安吉是在2012年初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安吉2011年的GDP是90億元(人均2萬元),財政總收入8個億(人均1800元),(2011年,安吉GDP突破220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30億元),而我們2011年GDP是26億元(人均17800元),財政總收入4個億(人均2781元),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經濟發展人均水平,只是基本趕上安吉早在六年前的2012年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縣時的水平,可以看出,我們現在的經濟基礎是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的薄弱環節。所以說,加快發展是我們的唯一選擇,只有加快發展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一是加快發展生態工業。按照生態循環工業發展的要求和產業的布局,加快推進硬質合金工具和綠色照明產業基地建設,力爭兩年新引進兩大產業企業各20家,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完成清潔生產審核年度任務。開展工業循環經濟工程建設,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二是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是現代農業建設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要立足的資源優勢和特色,以生產綠色有機農產品為突破口,探求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力爭今年建成有機水稻、有機白茶、有機椪柑、有機蔬菜等基地面積達到15萬畝,產值4億元以上。三是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始終把生態創建和旅游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深入開展“白云深處,人家”旅游形象宣傳,鼓勵群眾發展農家樂,做精農宿文化旅游。加強旅游景區環境質量管理,推進生態旅游景區建設。四是大力發展生態林業。建設山區生態林業系統,以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為中心,繼續抓好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大力開展長防林、公益林建設,加強對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推廣商品經濟林和花卉苗木建設,使我縣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升,森林蓄積量進一步增加。
二是全力推進生態創建工程。要按進度完成創建國家級生態縣任務,80%的鄉鎮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是基本條件,是一項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我們要確保已申報的8個鄉鎮今年100%通過驗收,另外,中源、羅灣兩鄉要完成省級生態鄉鎮創建工作。各鄉鎮要認真按照創建標準和要求,一條一條梳理,一項一項對照,找準主攻方向和薄弱環節,全力推進;要按照工作計劃安排,抓緊建設、抓緊整治、抓緊申報。要加快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加強鄉鎮集鎮污水收集處理、集中供水、衛生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各鄉鎮集鎮所在地都要按要求建成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網,確保實現全縣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要進一步加快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省級潦河大鯢自然保護區規范化建設,為我縣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助威加力。
三是大力開展生態整治工程。今年基本完成縣城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并投入運營,完成現有垃圾填埋場封庫處理,使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收集處理率達到100%;完善縣城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逐步完善老城區管網雨污分流改造,使得管網服務縣城人口率達90%以上,縣城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加快工業園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爭明年完成一期工程,使工業園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0%以上;加快縣城環境衛生治理,下大力氣徹底清理環境衛生死角以及臟、亂、差的現象,實行分段包干、門前三包、責任到人。推進礦山企業污染防治,重點抓好欣榮鎢礦、弘達礦業、羅灣瓷土公司、中源瓷土公司以及各采石場等重點礦山企業礦區生態恢復工程,使礦區生態恢復率達到80%;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積極創建全省最潔凈鄉村,力爭今年各鄉鎮全部建成垃圾壓縮中轉站,采用“戶分類、村組收集、鄉鎮轉運、縣城處理”模式治理農村生活垃圾,使鄉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形象地講,就是要做到“污水不下河、垃圾不落地、黃土不見天”。
三、強化領導,明確責任,以有力有效的機制促進創建工作落實
國家級生態縣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緊迫任務。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各鄉鎮、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努力形成良好的推進局面,做到“三個強化”:
一是強化生態創建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生態縣創建工作目標的確定、重大事項的決策、重大活動的組織,解決創建工作中的全局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縣整個創建工作的協調推進,要每月向縣委、縣政府以及各相關責任單位通報創建工作進展、存在問題以及整改措施。同時,要成立專門工作組,由分管領導掛帥,主要職能部門牽頭,加大對重點工作的協調推進。各鄉鎮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層層統一思想、健全網絡、落實責任,真正使國家級生態縣創建工作成為“一把手工程”。
二是強化生態創建責任落實。生態縣創建目標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于落實。所有責任單位要根據創建工作責任分工(具體任務分工在縣委、縣政府下發的實施方案中有明細列表),將生態縣創建的40項具體任務,全面分解落實到具體人員。各牽頭單位要主動擔當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強化對共建單位的指導督促,切實抓好工作推進,每個月底要主動向縣創建辦報送各項主要任務的完成情況;各共建單位要樹立創建工作“一盤棋”的思想,扎實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創建工作,并及時向牽頭單位通報工作進展,求真務實抓好推進。要強化資金保障,建設生態縣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其來源,一靠政府,二靠社會。各鄉鎮、各部門要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不斷加大“綠色支出”力度。要堅持以改革的思路,積極運用企業化、產業化、市場化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資金參與生態建設,努力形成“政府引導、市場推進、公眾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三是強化生態創建考核宣傳。要加大各項工作的督查推進力度,縣創建辦要每月開展專題督查,每季進行一次創建工作評比,并在相關媒體上通報檢查結果。對創建工作成績突出的,將予以通報表揚;對未能按時完成任務的,予以批評曝光。縣委、縣政府今年將把生態縣創建納入年度綜合考核體系,年終進行統一考核評比。同時,要強化宣傳發動,努力形成全民關心創建、支持創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縣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報紙等媒體,通過開辟專欄,播放、刊發公益廣告,制作電視專題片等途徑,加大生態縣創建宣傳報道力度,積極影響和感召廣大群眾支持參與環境保護,使生態文明意識深入人心。
同志們,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工作事關全局、事關長遠,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一項政治任務。全縣上下一定要統一思想、加強領導,齊心協力、扎實工作,確保我縣如期建成國家級生態縣,把這塊金字招牌、綠色獎杯捧到手,不辜負省環保廳、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向全縣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 上一篇:縣長在開放型經濟動員大會講話
- 下一篇:超市防損員個人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