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長在廉政準則學習會講話
時間:2022-08-17 10:18:28
導語:商務局長在廉政準則學習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今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這是黨內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廉政準則》是中央關于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基礎性黨內法規,是黨中央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舉措。貫徹落實《廉政準則》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加強對黨員領導干部教育管理的現實需要,也是進一步密切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
《廉政準則》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了全面、精煉的闡述,總則中的“五個必須”,涉及理想信念、宗旨意識、作用發揮、廉潔奉公、作風建設等方面,充分體現了新形勢、新任務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新要求。我認為“廉潔從政行為規范”是《廉政準則》的核心內容,能不能做到“8個禁止、52個不準”,實質上反映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能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不渝地踐行自己在黨旗下的誓言、堅守共產黨人的黨性?今天,我想結合自己的認識和機關黨員干部的實際,談談做廉潔從政的黨員干部和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的問題,與同志們進行學習交流。
一、要守護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理想是精神的支柱,信念是行為的源頭,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特點是既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自黨成立那天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應該說,在政治思想上我們商務局機關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堅定的,絕大多數黨員的精神狀態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認,面對種種誘惑和挑戰,有少數黨員對黨的理想信念不清醒、不堅定,表現在思想上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使命缺乏熱情和自覺;工作上以個人利益為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對前進中存在的困難和黨內出現的消極腐敗現象吹毛求疵,夸夸其談,失去信心,這就是因為在理想信念上出了問題,存在著一些這樣那樣的困惑,需要在理論上真學真信、解疑釋惑,還需要在實踐中加深理解、堅定信心。
我之所以首先要講理想信念,就是因為它是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之基,更是黨員干部廉潔從政之本。《廉政準則》明確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一個共產黨員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魂不守舍、迷失方向,恐怕就很難談得上廉潔從政。
二、要堅守共產黨人的道德情操,筑牢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
廉潔從政是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共產黨人執政為民的基本道德情操。《廉政準則》明確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大眾謀利益。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是因為共產黨人從來沒有一黨一已之私利。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共產黨人最基本的執政操守,它關系到我們黨的興衰成敗、生死存亡。
《廉政準則》明確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必須模范遵守黨紀國法,清正廉潔,忠于職守,正確行使權力,始終保持職務行為的廉潔性。應該說,黨員領導干部是經過黨組織長期培養選拔的,理應有高尚的道德追求,而不能將自己等同于一般普通群眾。也許有的人會說:“領導干部也是人”,但這個“人”不能是一般意義上的人,而應該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作為黨員和領導干部,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一點,經常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眾,就喪失了先進性,就不配做先鋒隊的成員和領導干部,不能堅守高尚純粹的為官之德,終將會被人民群眾所拋棄。所以,共產黨人要每日“三省吾身”,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經常修煉高尚純粹的為官之德,自覺抵御誘惑和腐蝕。
一要戒“貪”。貪就是指貪欲、貪得無厭。古人講:“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貪欲可以吞噬一個人的靈魂,毀掉一個人的前程。古往今來,多少人因為陷入貪欲而不能自拔,有的釀成大錯、追悔莫及,有的飲恨終身、遺臭萬年。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抗得住生活中的寂寞,抗得住物質上的清貧,抗得住酒色的誘惑;做到不該去的地方堅決不去,不該拿的東西堅決不拿,不該聽的讒言堅決不聽。
二要戒“專”。專就是指專制、專斷、專橫。領導干部都有一定的權利。作為領導干部要時刻知道,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予的,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是用來開展工作的;而不是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用來為個人拉關系、撈好處的。所以,領導干部一定要堅持民主用權,不搞獨斷專行,對不同的正確意見要聽得進、能采納;要堅持謹慎用權,常想權力用得對不對,有沒有私心;要堅持秉公用權,不拿權力做交易,不搞暗箱操作。
三要戒“濫”。濫就是指交友混濫。“君子擇友而交”,領導干部不同于一般群眾,在交往中必須把握好尺度,不能什么人都交往,對那些懷著個人目的的人特別要保持警惕。要多同困難群眾交朋友,多同基層干部交朋友,多同先進模范交朋友,多同專家學者交朋友,注意凈化自己的生活交往圈。領導干部一定要防微杜漸,從點點滴滴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處處慎權、慎欲、慎獨、慎微,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念,及時修正自己的從政行為,避免誤入歧途。
三、要嚴守共產黨人的行為準則,增強制度的執行力
黨的紀律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嚴格遵守的行為準則。只有紀律嚴明,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才能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廉政準則》明確了從政行為的“高壓線”,這樣可以使黨員領導干部行有所止,少犯或不犯錯誤,體現了組織的良苦用心。我感到,作為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心存敬畏”,敬畏章法、敬畏權力、敬畏人民、敬畏良知,始終堅守黨性和行為準則,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切實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作黨員領導干部,在思想上要牢記不碰三條“高壓線”。
一是不碰政治紀律的“高壓線”。在黨的各項紀律中,政治紀律是最根本的紀律。遵守政治紀律,就是要對黨忠誠,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要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維護中央的權威,保證中央和省、市委的政令暢通。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不得公開發表不同意見,不得任意發泄不信任情緒,不得采取陽奉陰違的態度。考察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看他在重大政治問題上的態度和表現。如果政治上把握不住自己,遲早會跌跟頭。
二是不碰組織紀律的“高壓線”。就是要堅持民主集中制,擺正自己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的位置,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重大問題、重大事項要及時請示報告,不能自作主張。我們在機關工作,更要自覺接受組織紀律的約束。如果獨斷專行、搞一言堂,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甚至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那是絕對不行的。
三是不碰黨規黨紀的“高壓線”。每個黨員都應該自覺遵守中央明確提出的要求和規定,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特別是作為領導干部,要自覺遵守《廉政準則》“8個禁止、52個不準”的規定,不與民爭利,不以權謀私,不侵犯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的權益;始終保持清醒政治頭腦,帶頭維護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努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第二,正確使用權力。
腐敗的發生,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確對待和運用權力。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權力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用權為公,可以造福社會;用權謀私,遲早會身敗名裂。由于我們現行的權力制衡機制和運行機制還不完善,不少領導干部手中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如果不能正確把好決策關,不能正確行使好權力,就會犯錯誤甚至走向腐敗的深淵。《廉政準則》就是規范用權行為,強調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沒有例外,手中權力都是公權,不能謀取私利,使公權變質。
第三,自覺接受監督。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約翰•克勞頓的名言,現在已經成為政治公理。從這一點來說,我們黨始終面臨著權力腐蝕的風險。所以,我們做很多事情要盡可能地公開透明,只有公開透明,才能公平公正。掌握權力而不接受監督,必將導致腐敗。聽不得不同意見,不愿受組織的管理和約束,更不想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就是一個人犯錯誤的開始。領導干部要把監督看作是對自己最大的愛護,自覺接受班子成員和黨員的監督。一個自律意識再強的人,如果長期缺乏組織監督和制度制約,也可能越軌犯規。
第四,增強執行力。
我這里說的執行力,主要是指制度的執行力。制度的制定是基礎,制度的落實是關鍵,制度的生命力就在于貫徹執行。制度一經制定,其組織中的任何成員都應該服從,任何成員都沒有超越于制度之上的特權,任何違背制度的行為都要受到相應的制裁。制度只有這樣真正落實了、執行了,制度才有用,才能起到保證作用。當前,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固然必要,但不折不扣地執行現有的各項制度更為重要。我們,要以這次學習《廉政準則》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建立和健全機關的各項制度,特別是要在制度的執行力上下功夫,通過抓制度的執行力來切實改進機關的作風建設。
四、要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作風
“兩個務必”是同志1949年3月在西柏坡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發出的號召,這就是“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其基本內涵就是要求全黨同志在奪取政權后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我們今天再提艱苦奮斗,不是片面要求大家過“苦日子”,而是要求黨員干部要少一份浮躁、多幾份緊迫,更要少一些輕飄飄的浮華、多一些沉甸甸的責任。作為機關的黨員領導干部,我們應當在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上為全局做出表率,從節約一度電、一杯水、一張紙的點滴做起。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自覺養成勤勞儉樸的好作風,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要堅持厲行節約,帶頭反對鋪張浪費和大手大腳,帶頭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工作中始終保持那么一種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態度,在生活上始終保持那么一種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作風。
- 上一篇:單位財務管理難題探索
- 下一篇: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