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在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發言

時間:2022-08-21 10:43:21

導語:主任在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主任在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會發言

同志們:

為認真分析上半年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研究當前及下半年工業工作,促進銀企對接,緩解資金緊張狀況,進一步加快工業發展,確保全年工業各項目標實現。市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市工業經濟形勢分析暨銀企對接工作會議,馬上于市長等市政府領導同志將做重要講話,希望各縣市區、各部門和企業認真貫徹,抓好落實。結合上半年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我先通報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工業戰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十二五”工業五年跨越工程,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突出企業技術創新,加大招商引資和企業優化組合工作力度,強化能源、資金、運輸等重要生產要素的協調保障,精心組織,合理運作,促進了上半年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實現了生產、銷售和經濟效益三同步增長。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工業生產高開低走,整體保持高位運行。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元月份同比增長27.8%;1-2月增長29.1%;一季度增長28%;增幅躍居全省第1位。1-4月增長26.1%,1-5月受鉛冶煉行業停產整頓的影響增幅降至25%;上半年增長26.6%,增幅繼續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從縣域經濟看,八個縣市區、市開發區和市直工業,均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高于全市平均水品的有潁州區增長63.62%、潁東區增長40.7%、潁泉區增長40.4%、界首市增長28.5%、臨泉縣增長26.72%等5個單位;從生產行業看,全市32個主要生產行業上半年全部比去年同期有較快增長,其中煤炭、化工、機電、汽車、建材、電力器材、食品、飲料、紡織、醫藥、林產品、工藝品等19個骨干行業的增幅超過40%以上。從產銷銜接看,上半年全市規模工業完成銷售產值386億元,同比增長43.52%,高于產值增幅0.31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97.93%,超過年計劃目標0.43個百分點。市統計的70中主要工業產品中,上半年穩定增長的有53種,占75.7%,其中紗、布、皮革、機制紙、面粉、酒精、飼料、調味品、塑料制品、家具、人造板、工藝品、生鐵、銅、船舶、電力電纜、小四輪拖拉機、煤氣等22種產品增幅超過30%以上。

(二)經濟效益逆勢而上,運行質量不斷提高。全市工業克服了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能源價格持續上漲,企業管理費用加大,盈利空間縮小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奪取了經濟效益大幅提升的好成績。1-5月份累計,全市規模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9.2億元,同比增長42.34%,實現利稅總額56億元,同比增長52.71%,其中利潤33.9億元,同比增長66.1%,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43.5%,同比提高50個百分點。1-5月份工業稅收占全市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40%,同比提高6.8個百分點。

(三)主導產業優勢明顯,骨干企業帶動力增強。上半年煤電、化工、機械電子、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食品加工、林產品、生物醫藥和紡織服裝八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4.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0.2%。其中煤電、食品、再生鉛三大超百億產業分別實現產值89.9億元、80.9億元和72.6億元對全市工業構成強力支撐。全市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447戶,其中超億元企業98戶,超10億元企業17戶。

(四)工業投資力度加大,創新能力發展迅速。上半年我市與央企、知名民企和皖粵對接合作出現了新進展,一大批招商合作項目開工建設,加速了工業投資的大幅增長。1-5月累計全市工業投資完成53.5億元,同比增長40.7%。昊源化工、晉煤中能化工、口孜東煤礦、悅康藥業等一批重大技改項目加快推進。與此同時,骨干企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成果不斷顯現。全市擁有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18家。

(五)非公經濟發展迅速,產業集群形成特色。上半年我市非公有制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特色經濟總量不斷壯大,太和人發、阜南柳編、界首再生金屬、潁東食品加工等已經形成有支持力的產業集聚區,發展速度不斷提升。圍繞各類工業園區和特色鄉鎮,已形成食品、潔具、文教用品、林產品、再生資源利用、塑料制品等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23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8.7億元,工業增加值65.7億元,規模以上企業135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8.6%。

(六)招商引資重點突出,與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成效顯著。全市圍繞工業項目招商力度不斷加強,我市緊緊抓住與央企和知名民企合作的戰略機遇,整合優勢資源,全面實施對接,共與16家央企簽約38個項目,項目投資682億元。目前在建項目投資總額達到93.36億元。與知名民企新簽約項目103個,投資總額347億元。其中昊源化工新上航天爐、中航開樂公司特種汽車生產、晉煤中能化工年產20噸合成氨原料路線改造、潁上縣引進的燕龍基光伏玻璃生產和太和縣悅康藥業集團抗菌素生產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實施,部分項目可望年底竣工投產發揮效益。

(七)節能減排負重推進。1-5月份全市13家年綜合耗能萬噸以上標準煤企業能源消費總量為171.63萬噸,同比上升16.67%,萬元工業產值能耗為1.922噸標準煤,同比下降3.93%。13家萬噸以上重點耗能企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幅為21.46%,其中:昊源化工集團能耗增幅達29.31%、產值增幅為41.87%,中能化工能耗增幅達32.63%、產值增幅為38.02%,華鑫有色金屬能耗增幅達36.55%,產值增長23.92%。

上半年在國家宏觀調控力度不斷加大,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出口影響加劇,銀根緊縮導致企業資金更加緊張的情況下,我市工業能保持較快增長,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各地、各部門、各企業在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下通力協作,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工業戰線廣大干部職工團結奮戰,頑強拼搏的結果。

二、當前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必須清醒的看到我市工業的增長主要來至煤電、化工、機械、建材等重工業的強力拉動,上半年,重工業完成增加值80.53億元,占全市生產總量的63.7%,傳統的輕紡食品工業近年來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支撐力仍顯不足。我市工業增長與省內兄弟市相比僅僅高出1-2個百分點,增幅排位極不牢固,稍有疏忽就有繼續下滑的可能。特別是五月份以來,三大超百億產業之一的鉛冶煉工業,受太和肖口循環工業園環保整頓的影響,月減產7億元,下拉全市生產增幅3.1個百分點,使我市工業增速在全省的排位連續2個月出現下滑,生產形勢變得十分嚴峻;當前工業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新變化:

一是重工業拉動明顯減弱,輕工業增速放緩。今年以來,全市重工業增速呈逐月下滑趨勢,從1月份的26.4%下滑到6月份的20.4%,下滑幅度明顯;而輕工業累計增速也一直在26%左右徘徊,比重占36.3%的輕工業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難以形成有力的拉動作用。

二是大部分行業增幅環比回落。雖然6月份全市32個行業同比保持全部增長,有19個行業增幅超過40%,但有20個行業增幅與5月份環比下滑,有23個行業與1-5月份環比下滑。突顯全市工業結構性矛盾,結構調整任務艱巨。

三是部分重點產品產量增幅環比回落。6月份,全市重點監測的70種產品中,與5月份相比,有40種產品產量增幅環比回落,占總數的56%,上半年累計與前5個月累計比有33種重點產品產量增幅回落,占47%。

四是工業統計方法調整和電力調控的影響。統計方面的影響一是增加值率進行了下調,二是工業增加值增幅打折系數由0.71下調為0.62。由于出現電力需求緊張,全市按照省計劃要求啟動了有序用電,對工業企業生產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市工業生產增長速度放緩,既有宏觀調控的原因,也有工業結構和實力上的原因,這將對全市下半年的工業生產構成一定的壓力。對此,我們應當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形勢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

從宏觀上看。一方面,當前國際上影響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依然存在,世界經濟仍沒有步入正常增長軌道。人民幣升值壓力依然較大,對出口企業有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國內實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壓力加大,短期內物價仍將高位運行,收縮貨幣政策仍為下半年主要宏觀調控政策導向,實體經濟運行面臨各種保障要素供應趨緊的約束。特別是當前我市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期,對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呈剛性增長。我市重工業高耗能的產業結構決定了能源和電力等將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完成節能減排和結構調整難度加大。節能減排重點在工業,難點也在工業。

微觀上看。一是企業生產成本持續上升,盈利空間被壓縮。1-5月,我市工業生產購進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2.7%,而工業產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6%,價格“剪刀差”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二是生產要素保障壓力加大,企業生產受影響。電力供應“淡季不淡”,緊張趨勢較往年提前出現,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高油價抬高物流運輸成本,影響企業旺季加快生產;三是資金環境依然偏緊,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更加突出。央行今年第六次調高準備金率,更加大了企業資金壓力,小企業獲取銀行貸款難度進一步加大;四是兩項資金占用增長較快,企業經營難度加大。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同比增長14.8%,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43.9%。再加上勞動用工成本上升,進一步提高了企業運營成本。五是中小企業虧損增加,生產經營難度加大。1-5月份全市規模企業虧損62戶,比去年增加8戶,虧損額4525萬元,同比增長62.01%,增虧1750萬元。以上因素都會給全年工業計劃目標完成帶來困難。上半年全市沒有能夠實現“時間任務雙過半”。除市三區以外的各縣市、開發區和市直都有不同程度的欠產。全市工業增加值按序時進度欠產23.6億元,相當于1個月的增加值總量。加大了下半年生產壓力。因此,各縣市區、各部門、各企業都要有危機感、責任感,要總結經驗,制定措施,大干快上,把欠產補回來,確保全年工業計劃目標的順利實現,確保“十二五”規劃完成有個良好開端。

三、做好下半年工業經濟運行工作舉措

今年以來我市工業經濟運行雖然開局良好,但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工業經濟運行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下半年企業融資難、生產成本上升、運行要素保障緊張等諸多不利因素依然存在。針對我市工業經濟運行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主要問題,下一步要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千方百計保持工業平穩較快運行。當前經濟運行環境進一步復雜,保增長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的監測預測分析工作。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和調控政策對工業運行的影響;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產品和重點企業生產運行情況的收集、監測和分析,加強對經濟運行熱點難點問題的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建議。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要采取積極措施確保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二)切實做好各種生產要素的協調和保障。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生產要素供應問題,特別要針對今年電力迎峰度夏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加強要素保障協調,確保供用電秩序平穩有序,加強工業領域電力需求管理,合理有序安排工業用電,采取差別電價等措施,增強節能節電意識,適當限制過剩高耗能行業產品生產,壓縮不合理的需求,繼續加強上下游行業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配合,搞好生產要素的組織銜接。要積極貫徹落實全省電力迎峰度夏工作會議精神,組織落實好電力迎峰度夏方案,避免工業經濟運行出現大的波動。

(三)繼續組織好地產工業品的促銷。當前,市場問題也是我市工業增幅難以提高的重要因素。各地要把開拓市場、擴大銷售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之一,繼續搭建市產化工、輕紡、食品等名優產品等銷售平臺,積極組織企業參加有關會展,大力提高我市產品市場占有率,推進地方產品銷售,要組織好名優產品與企業的對接。進一步引導企業按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拓寬銷售渠道,采取靈活的銷售方式和價格策略,擴大產品銷售,促進企業增產、增收、增效,促進企業盡快走出困境。

(四)切實抓好技改項目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要保持快速增長必須要有新的增長點,項目是工業經濟增長的源泉。各縣市區、各部門、各企業要集中力量,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重點項目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重點抓好今年計劃236項重點技改項目,確保完成180億元工業投資任務。按照“抓合同項目落地、抓轉化、抓深入、抓責任分解”的要求,集中精力抓好簽約合同項目的落地開工突出抓好協議和意向性項目轉化,努力夯實工業經濟增長后勁,確保完成年度工業經濟發展目標的時序進度。要積極促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繼續下大力氣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建立技術改造的長效機制,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不斷增強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建能力。抓好簽約項目落地開工,培育新的增長點,努力夯實工業經濟增長后勁,確保完成年度工業經濟發展目標任務。

(五)全力抓好銀企對接和企業減負工作。從當前的通漲情況來看,從緊的貨幣政策短時期不可能改變,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會更加突出。上半年全市中小企業資金缺口28.4億元,其中規模企業流動資金缺口7.5億元。限制了一批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和有市場、有效益中小企業的增產增收。各縣市區要進一步加大銀企對接工作力度,積極協調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短期貸款的投放力度,多層次、多渠道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形成政、銀、企合作對接的長效機制。要關注企業自有資金的增加和使用效率,幫助提高周轉率,提高企業的自有資金數量規模和效益。各級經信委要繼續發揮“企業娘家”作用,注意抓困難企業的“一企一策”,深入開展企業減負政策落實的情況專項督查工作,加大涉企亂收費查處力度,加強涉企減負政策落實督辦,及時向政府匯報,為各級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六)全力做好防汛排澇和工業安全生產工作。據氣象部門預報,近期我市淮河流域將普降大到暴雨,防汛抗災工作形勢嚴峻。各縣市區、各企業要全力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要高度重視強降雨給工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加強監測,做好防范準備,確保人員、廠房、礦區以及設施設備的安全,既要促進工業生產,又要抓好安全工作。

同志們,下半年是加快工業發展的有利時期,也是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關鍵時期。面對當前工業生產的諸多困難,我們一定要未雨綢繆,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多措并舉,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創新的思維,有力的舉措,振奮精神,扎實工作,為促進全市經濟跨越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