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定量分析技術

時間:2022-12-19 03:35:00

導語:基因定量分析技術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因定量分析技術

基因定量分析技術的應用價值

近年來基因定量分析的價值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重視。過去由于過分強調了感染后過強的細胞免疫應答介導肝細胞損傷,忽視了對病毒復制水平與致病性之間因果關系的研究。目前普遍認為,盡管不直接破壞寄生細胞,但病毒的活躍復制是啟動或激發肝臟組織炎癥反應的因素。這表明確定感染者體內復制狀態,即從基因定量的角度作病情分析是十分有意義的。事實上,真正引起人們關注基因定量分析價值的重要原因是最近發現了干擾素治療與基因水平兩者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基因定量分析還在轉基因動物、基因治療、蛋白疫苗和核酸疫苗、抗藥物體外試驗和動物試驗及耐藥研究、流行病學研究、血液制品污染監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一、基因定量分析在干擾素治療中的應用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尚無藥物可以清除所有感染者體內顆粒。干擾素是目前唯一有一定療效的一類生物制劑它在病毒等誘導下由幾種相關細胞產生,并發揮抗病毒作用。但是無論使用何種干擾素,也無論治療劑量或療程如何,干擾素治療后轉陰率迄今仍保持在左右,無法進一步提高,究竟有哪些制約因素起作用尚無定論。

近年來發現干擾素的治療效果,即干擾素治療后的反應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體內的復制水平。以下幾點事實值得注意⑴治療前低水平復制者的反應性明顯優于高水平復制者。轉陰的幾乎都是那些治療前血清含量較低者,而治療前含量特別高者大多沒有療效;⑵治療中病毒復制水平迅速降低者,有望治愈。相反,治療期間基因水平下降較慢,或下降幅度較小,或變化不明顯者,大多是無效者;⑶治療結束后,采用定量法檢測,完全轉陰者可能不再復發,而終止治療后仍保持較低水平者,反跳的可能性較大。可見,使用干擾素治療感染時,在各種近期和遠期療效指標中,除了病人的臨床表現是否好轉,生化指標是否改善,肝組織炎癥反應是否減輕等以外,血清定量分析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察項目。從現有研究資料看,除病理檢查外,定量檢測,也許是干擾素治療效果判斷依據中最直接、最可靠和最有價值的指標。多數研究者認為,通過定量分析來指導干擾素治療,有重大意義。首先,在治療對象的選擇方面,即確定干擾素治療適應癥時,應對各侯選病例在某個時間段內定期反復檢測水平,那些長期保持高復制水平者不宜接受干擾并素治療,或應當聯合治療;其次,干擾素治療期間,可根據基因水平的動態變化適時調整治療劑量,決定是否縮短或延長療程,及是否終止治療。這不僅對制訂合理的治療方案,也對減輕病人負擔,避免不恰當用藥有指導意義。筆者認為,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所謂“六個月療程”及某些中高劑量治療方案均缺乏充分和足夠的立論依據,有必要結合基因定量分析結果,重新評價和制訂干擾素治療計劃;最后,干擾素治療結束后,對有反應者定期作定量分析,有助于發現復發者,并根據血清含量波動情況決定是否實施再治療。有人報告,首次干擾素治療有效者,再治療的效果亦佳。如果第一次治療無反應或反應較差者,第二次干擾素治療仍不能取得理想療效。

二、基因定量分析的其他臨床價值

感染后,在臨床表現方面的差異非常明顯可以表現為無癥狀攜帶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暴發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多種疾病狀態。病毒在肝細胞內的復制水平與各種臨床疾病狀態之間可能存在著某些必然聯系。由于基因定量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目前已有可能從某些現象上闡明復制與致病性之間的“量效”關系。

㈠“無癥狀攜帶者”可能為活動性乙肝患者。有部分感染者,由于免疫耐受或其它原因,體內呈復制不活躍的“潛伏”狀態,但并不意味著不存在進行性肝損害。等研究發現無癥狀攜帶者在其自然發展史上,復制處于波動狀態,時有加劇,病毒復制積累到一定程度后水平增加。一般規律是血清水平上升活性增加抗滴度提高。因此無癥狀攜帶者應采取積極治療措施,否則這類人群不僅作為重要的病毒庫傳播,而且由于隱匿性肝細胞損傷的不斷積累,不經過慢性肝炎階段,直接向肝硬化和肝癌發展。

㈡水平與感染者病情和預后的關系密切。上述無癥狀攜帶者是一個特殊群體。而對那些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言,水平對預后判斷有幫助。研究發現一直保持較高水平的急性肝炎患者易慢性化,而復制水平較高的慢性肝炎患者不僅對干擾素治療的反應性差,而且肝組織炎癥反應更明顯,病情更重,更易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目前在能否用血清水平來判斷肝組織炎癥損傷程度這類問題上尚有爭議。動物實驗表明,鴨肝被廣泛感染的同時,并不伴隨明顯病毒血癥肝細胞清除病毒的同時也無病毒血癥加重的證據。然而最近有人對感染者進行基因定量分析研究,發現水平與水平以及肝臟分級之間有密切關系。

㈢肝移植者定量的意義

等報告肝移植前患者血清水平的高低決定移植后肝臟是否再感染。作者觀察到,例移植前血清含量低于拷貝,移植后不間斷地采用免疫預防,隨訪個月,無一例再發肝炎,但另外兩例移植前病毒拷貝數大于則發生了嚴重再感染。建議移植前使用抗藥物,最大限度降低血清濃度,有助于防止侵犯移植后肝臟,提高肝臟移植的效果。

㈣前核基因突變定量意義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前核基因突變可導致表達缺失。感染不表達的突變株,或野生型在體內突變并成為優勢株均產生較嚴重的后果,如易發生暴發性肝炎,預后差,干擾素治療無效等。目前已能采用核酸序列測定技術、技術、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分析技術等來定性檢測前核基因突變。最近建立了一種及產物的顯色反應點突變分析技術,用來定量分析突變前核基因,有助于進一步探討突變與致病性之間的關系。

基因定量分析是一項臨床應用型技術,但對基礎研究也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尤其是在當前基因治療、轉基因動物、核酸疫苗等熱點研究領域,基因定量分析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手段,對發現一些有意義的現象也許有一定幫助。比如在轉基因小鼠組織臟器分布規律可用定量標準來衡量,以及用定量手段觀察各種藥物、細胞因子和其它物質對轉基因小鼠基因復制的調節作用。又如對核酸疫苗注入肌組織后的各種動力學變化的研究遠未深入,如能采用定量手段,分析抗原表達基因在體內的存在狀態無疑是有益的。至于各種抗藥物,無論是在體外細胞模型包括轉基因細胞模型還是在動物模型的研究,或在人體研究,采用基因定量分析,應當是考核藥物療效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