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要提高自身修養(1)
時間:2022-07-25 11:00:00
導語:領導要提高自身修養(1)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身修養
三皇雖然沒有傳下修身治國的言論,但是他們潛移默化的仁德遍布四海,所以天下老百姓不知把功勞記在誰的名下。歷史上稱伏羲、女蝸、神農為“三皇”。“帝王”一詞的內涵,就是依照自然的法則,有理論,有法規,因此天下太平。有了功勞,君臣謙讓,他們的美德,無形中變成了老百姓的行動,百姓當然不明白其中的奧妙。所以古代的帝王使用群臣不需要那么多的禮儀法規、賞罰獎勵就能使臣下和美而不互相傷害。
作為五帝之首的軒轅黃帝,依據陰陽四時制定歷法,按照農時所宜播種,充分發揮心智、體力和視聽功能,節約使用山林江河的資源,在位時有土德的瑞兆,所以號稱“黃帝”。顓頊高陽做領袖時,保護資源,治理土地,依據天象制定歷法,崇拜山川之神,并按其尊卑秩序制定禮儀,依四時五行之氣教化民眾,虔誠地祭祀天地之神、祖先之靈。凡天下之物,活動的禽獸,靜止的草木,大到名山大川的神靈,小到丘陵墳塋的鬼魂,遍及日月所照之處,沒有不歸順的。帝嚳(kù)高辛當領袖時,取山川大地的財物節約使用,撫養教育萬民,引導他們謀利益,按照日月的升降制定歷法,認識到鬼神的玄妙而虔誠地祭祀,整個部落的景象顯得肅穆興旺,社會風氣也顯得高尚。帝堯為領袖時,仁德涵養有如天空一樣廣博,智慧像神明一樣微妙,人民如葵花向日般地追隨他,像禾苗企盼云雨一樣仰望他。那時候的帝王,富有而不驕縱,高貴而不傲慢。虞舜為領袖時,多么微小的好人好事也都要表彰,多么隱蔽的壞人壞事也都要揭露,他運用自然的法則來懲惡揚善,群臣心悅誠服而后讓他們遵守各種制度。
綜觀五帝的治國之道,都能善用無為而治的法則,并在運用中使之體現為最高的和諧,天下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實惠卻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行為合乎道義卻好像生來就有這種修養。這就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之仁德的具體表現。
如果說五帝是以德治國,那么三王(夏禹、商湯和周文王)的治國之道就是征服人心了,這道理可以用兩個人的話來證明:
韓信曾經說:“項羽所過之處,殺人放火,恣意殘害生靈,老百姓不順從他,就用暴力劫持。這是以勢壓人,名義上是稱霸天下,實際上喪失了人心。他的所謂‘強大’是很容易衰弱的。”
精品范文
10領導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