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講話

時間:2022-12-19 02:22:00

導語:文化建設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建設講話

同志們:

今天,我們召開****市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座談會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緊緊圍繞“用科學發展觀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這個主題,研究如何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剛才,市國資委傳達了全省企業文化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會議精神,李忠同志宣讀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企業文化建設的意見》。下面我就關于用科學發展觀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再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用科學發展觀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企業文化”是外顯于企業風貌、內隱于員工心靈、以價值觀為核心的一種意識形態。企業文化的功能可以凝練成“十個字”,即導向、凝聚、激勵、約束、溝通。這十字功能像一只無形的大手,調節著企業的運行方式和員工的行為方式,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所形成的凝聚力和創造力是一種無形資產,更是一種生產力,而用科學發展觀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則無疑又為企業發展增添了無窮的動力,決定著企業未來興衰。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可持續性發展觀,強調人類社會是在發展中不斷前進的,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主張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重視發展的協調性與可持續性,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則是從關心人、依靠人、激勵人的角度,構建和諧企業,促進企業的發展。這兩者的共同點就是要“以人為本”。因此,在建設企業文化過程中,作為社會單元的企業應當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展觀,自覺地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來培育企業文化,指導企業文化建設。只要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識,企業文化建設就會自覺地按照堅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信任人”的工作原則開展工作,在保證企業職工具有獨立健全人格的同時,就會增強廣大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引導職工樹立愛崗敬業,以企為家,扎根企業的思想,切實把“以人為本”落實到廣大職工群體中去。

二、正視我市企業文化培育和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我市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來看,首先應當肯定的是,企業文化建設尤其是優秀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經營管理從粗放走向精細,從傳統走向現代,既與企業的經濟效益形成了良性循環關系,也與企業的社會效益形成了良性互動關系,已成為企業提升整體實力、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精神支撐。比如酒鋼公司培育和建設的“鐵山”文化。但從我市企業文化建設的總體狀況看,也應看到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總結歸納起來,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對于“企業文化是企業思想政治建設的一種創新”理解不全面。用科學發展觀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是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建設一種新的載體,也是我們做企業思想政治建設手段的創新。通過“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這種新載體,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道德素質,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增強企業本身的創新和適應市場的能力,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對社會的奉獻程度。從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來看,對于企業管理者,希望利用企業文化來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創新,實現企業和諧發展和市場利潤的最大化,得到整個社會對自己企業的市場認可;對于企業普通的員工,他們也想通過這種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來找到自身價值的定位和歸屬感,確定自己企業主人翁的地位。因此,我們要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認可認識到“企業文化是企業思想政治建設的一種創新”的觀點,通過用科學發展觀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以便能形成對企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文化推動力。

二是企業文化游離于經營管理之外。企業文化說到底就是以文化為手段、以管理為目的。企業作為實體性組織和市場經濟主體,企業文化是滲透于企業的管理體制、經營模式、激勵機制、發展戰略之中,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和整個過程,并協同發揮作用,不能游離于企業經營管理之外。因此,我們在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的過程中,要避免一方面企業文化建設轟轟烈烈,一方面企業經營行為浮躁不規范;避免有的企業對技術創新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急劇變化反應遲鈍、判斷失誤,造成企業經營發展戰略出現重大偏差;避免有的企業過高設計發展目標,急功近利,盲目擴張,導致負債累累,生存難以為計等等,切實把企業文化真正地融入經營管理之中并實現和諧良性互動,真正發揮文化推動力的有效功能。

三是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相脫節。從我市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看,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相銜接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變革進步而主動調適不到位。其突出表現是在企業文化結構中對社會文化中的人本、和諧、創新、責任、榮辱等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有效吸納不夠,企業文化內涵和外延中的社會責任意識尤為落后。有的企業在“以人為本”的口號下,實行權威主義,壓制民主管理;有的企業過度追求利潤最大化,忽視甚至犧牲公眾和社會利益;有的企業熱衷于不正當競爭,不考慮擴大社會就業而將負擔甩向社會;有的企業誠信缺失,損毀社會信用基石,提升社會經濟運行成本;有的企業不提供公共服務,不熱心慈善事業,對公益事業不管不問。盡管這樣的企業是少數,但在這些企業中,這種與社會文化進步新理念相脫節的企業文化實質上是表面文章,或者說,這些企業的文化建設走入了誤區,企業實質上并沒有真正的企業文化。

三、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培育和建設企業文化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深刻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指導思想,更是引領文化建設尤其是企業文化建設和創新的重要指導思想。面對新世紀新階段企業成長發展的新形勢和企業文化建設的新課題,我市企業文化的培育和建設,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推動企業文化內涵創新,不斷豐富和拓展企業文化的價值觀層面,培育和塑造人本、和諧、創新、責任、榮辱等新的精神理念,努力培養“五種文化”:

一是要突出人本特征,培育人本文化??茖W發展觀明確指出,要“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實質,是以人為中心,以文化引導為手段,以激發員工的自覺行為為目的的一種企業經營管理思想。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重視人、相信人、理解人、發動人、引導人、教育人、培養人和塑造人。因此,創新企業文化內涵,必須塑造和培育企業人本文化,建立起一種新型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結構和激勵模式,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員工的自我發展完善,使員工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在以人為本的管理過程中得以實現,使企業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

二是要突出和諧特征,培育和諧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企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構建和諧企業是企業文化建設和創新的應有之義。因此,創新企業文化內涵,必須塑造和培育企業和諧文化。既要促進企業內部的和諧,維護員工權益,增加員工福利,做好安全生產和勞動保障工作,增強員工的安全感和穩定感,最大限度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員工智慧與個性的充分發揮提供平臺,實現員工個人價值與企業的和諧發展;又要發展循環經濟,降低對資源的消耗和浪費,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回報社會型企業,在創造財富的同時,為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三是要突出創新特征,培育創新文化。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和國家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構建創新型企業是企業文化建設和創新的重要內容。創新無處不在,不應僅僅局限于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領域,它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文化形式。因此,創新企業文化內涵,應努力塑造和培育企業創新文化。既要在理念上進一步樹立創新意識,更要在企業經營管理和文化建設過程中形成創新氛圍;既要增加研發投入扶持技術開發,又要激勵各種發明創造;既要做好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更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既要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更要培育知識產權尤其是自主知識產權;既要重視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更要大力培養各類創新型人才。讓創新根植于企業文化的價值觀,融入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和方方面面,成為企業健康成長和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

四是要突出責任特征,培育責任文化。企業文化的辯證法,是來源于社會,奉獻于社會。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同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應承擔對員工、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安全生產、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及資源等。從積極意義上講,結合我市市情,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條件下強調企業社會責任,使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有利于使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之上,既能夠實現企業自身的和諧發展,又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這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和目標是相一致的。因此,創新企業文化內涵,應當把責任意識和理念納入企業文化的價值觀,培育企業責任文化,使企業根據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把自己視為社會的“企業公民”,在重視社會責任上產生真正的發展覺悟和文化自覺,把重視并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作為重要任務,使履行社會責任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尤其是文化競爭力的重要內容。

五是要突出榮辱特征,培育榮辱文化。總書記提出“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推進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也為創新企業文化內涵、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鞍藰s八恥”有破有立,內涵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不僅每一個干部、每一個黨員、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全面遵循,而且每一個社會“企業公民”也都要自覺、全面遵循。因此,創新企業文化內涵,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八榮八辱”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企業文化價值觀、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的全過程,成為員工共同的思想理念和精神支柱,成為促進企業健康成長和發展壯大的文化支撐,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企業員工,培育明榮辱之分、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的市場經濟文化主體和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共創財富、公益社會的“企業公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