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6-20 03:46:00

導語: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在全年各項工作進入沖刺的關鍵階段,縣委、縣政府決定今天召開這次會議,充分體現了縣委、縣政府對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充分說明了這項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位置。今天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總結我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剛才,全副縣長作了工作報告,對試點工作運行以來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總結,對當前及下一階段任務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

建立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繼土地承包、農村稅費改革之后又一惠及廣大農牧民的“德政工程”,是解決農牧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實現富裕安康的重要舉措。我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自去年9月實施以來,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精心組織,扎實工作,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整體運行情況較好。截至目前,我縣參加合作醫療的農牧民86650人,籌集合作醫療資金570.08萬元,啟動醫療補償近10個月,共支出合作醫療補償金280萬元,直接收益農牧民27097人次。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的實施,有效緩解了農牧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減輕農牧民負擔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醫院床位入住率提高,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在更大程度上來說,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在我縣的全面實施,推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系統工程,我縣的合作醫療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在工作中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參合率不高、運行機制不健全、服務不規范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合作醫療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逐步解決。要認識到在新形勢下,認真做好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盡快建立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完善農牧民醫療保障體系,是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利益所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性工作,是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今年,區、州要求試點縣市農牧民參合率必須達到80%以上,達不到要求,明年不再申報國家級示范點。而我縣參合率只有59.6%(按農牧區總人口數計算),差距很大。對于我縣這樣一個農業大縣來說,靠我們自身的財力根本無法解決全縣十幾萬農牧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要搶抓國家項目的有利時機,積極做好工作,努力提高參合率,爭取國家投資。各鄉鎮、各有關部門一定要認清形勢,明確任務,提高對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的認識,把推進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研究,總結經驗,完善措施,依靠我們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深入扎實的工作作風,真正把參合率提上去,把合作醫療工作進一步引向深入。切實減輕農牧民因病帶來的負擔,使廣大農牧民群眾把更多的精力、財力投入到新農村建設和推動xx縣經濟建設上來。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扎實推動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

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涉及千家萬戶,農牧民群眾十分關注,期望很高。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以此鞏固我縣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已經取得的成果,推動這項工作再上新臺階。在具體工作中,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廣泛宣傳發動,增強農牧民群眾參合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建立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農民群眾既是推動力量,也是最終的受益者。要把這件好事辦好,關鍵在于群眾的認識是否到位、政策宣傳是否到位、發動工作是否到位。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把宣傳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針對部分農民對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定了解不深、存在疑慮和擔憂的問題,在認真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方案和宣傳計劃,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營造輿論氛圍,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要結合受益群眾的典型事例,有針對性地宣傳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和好處,使農民群眾充分了解參加合作醫療后自己的權益、義務,明白看病報銷的辦法、程序和比例,消除農民的疑慮和擔心,促使他們進一步增強互助共濟和共同抗御疾病風險的意識。

(二)強化資金籌措,確保按時完成籌資任務。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資金籌措既是基礎又是難點。基礎在于中央、區、州都明確規定,只有農民自籌資金籌集到位,并達到規定的覆蓋面,才會撥付配套資金;難點在于參合資金每年都要征繳。我縣第二輪合作醫療統籌資金收繳工作即將開始,資金籌集工作事關合作醫療的全局。對此,各鄉鎮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切實把資金籌措作為當前工作的重點,迅速抽調一批素質好、能力強、熱心為群眾服務的干部,深入到村組農戶家中,本著先易后難、先黨員干部后一般群眾、先富裕家庭后一般家庭的程序,認真細致地做好資金籌集工作。在籌資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群眾自覺自愿的原則,既不能強迫命令,也不能消極畏難,無所作為,要通過做大量、細致地說服和宣傳動員工作,將行政推動與群眾自覺自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以群眾為主體推動農牧區合作醫療工作深入實施。要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確保群眾參合率達85%以上,這個任務必須完成。同時,要繼續做好農村五保戶、特困戶、殘疾人等農村弱勢群體的參合工作。

(三)強化管理,確保資金效益發揮到位。管好、用好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資金,充分發揮資金效應,是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制度建立與發展的關鍵,必須進一步健立健全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資金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保證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應。縣合管辦要嚴格按照“公開、公正、公平”和“以收定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對資金做到專戶儲存、專帳管理、專款專用。要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嚴格按照管理、監督兩條線原則,進一步建立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民主監督機制,對資金籌集、使用和管理等有關情況,要嚴格按照“事前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的三公開原則,保證參合農民的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確保資金的正常運行和合理使用,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讓農民放心。要正確處理提高保障能力和擴大社會受益面的關系,縣衛生部門要針對資金運行中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進一步修訂完善實施方案,做到既要防止因放得太松發生透支現象,又要防止因報銷標準收得過緊造成資金沉淀,影響效益發揮,妨礙農民受益。與此同時,縣合管辦要本著“嚴格審核、快速高效、簡化手續、方便操作”的原則,進一步修訂完善結報程序,逐步實行信息聯網,提高工作效率。

(四)強化基礎建設,切實提高服務水平。縣、鄉、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技術依托。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以開展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為契機,把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與農村衛生體制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改善農村衛生基礎設備條件、提高衛生技術人員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村衛生機構內部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作風,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力爭讓農民群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和縣”,就近享受較好的醫療服務。要加大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力度,嚴禁開大處方,開人情方,從源頭上堵塞管理漏洞。同時對定點醫療機構要實行動態管理,對服務態度較差、群眾意見大、不遵守有關規定、達不到定點醫療服務機構準入條件的,堅決取消其資格并責令退出,保證所有定點醫療服務機構都能夠向農民提供合理、有效、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各定點醫療機構要正確處理單位利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堅持以社會效益為主,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努力改善辦醫條件,增強整體服務功能。

(五)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要完善農村服務體系和服務網絡,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自治區決定用5年的時間完成全區所有鄉鎮衛生院的規劃建設,要抓住有利時機,積極爭取項目投資,進一步加強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村級衛生室服務條件,不斷完善鄉村衛生服務功能。要深化鄉鎮衛生院管理體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