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長在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1-26 05:49:00
導語:副市長在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第一、抓好環境保護,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要求的客觀要求。環境保護工作是全國和全世界重點關注、重點要解決好的問題。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都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把環境保護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十六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把環境保護工作上升到新的高度來提出。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環境保護也成為焦點問題,很多代表都十分關注環保事業,兩會期間就環保問題的議案、意見、建議占兩會議案、意見、建議三分之一以上。總理在全國人大代表會議期間參加甘肅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特別強調:“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關系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關系人民生活和子孫后代的發展;關系世界的環保事業。”這足以說明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各級黨委政府也都把強化環境保護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甚至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是否樹立正確政績觀的標尺。因此,必須把環境保護當作堅持科學發展觀和貫徹上級文件精神的重要內容來抓好、抓實。
2、抓好環境保護,是當前環境保護嚴峻形勢的本質需要。隨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環境保護的呼聲和要求也越來越強烈,環境保護問題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問題。從宏觀上看,國家、省對環境保護工作要求非常高,態度非常堅決。特別是由于吉林化工雙缽廠爆炸導致松花江流域水系污染而引發了國際問題后,國家已經把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作為重中之重,進行監管。3月中下旬至4月初國家環保總局東北監管中心對松花江流域和吉林省、長春市的一些重點排污企業進行了暗查、暗訪。在抽查的11戶企業中,僅有1戶合格,不不合格率達91%,而不合格的企業中我市就有一戶。由于省政府和長春市政府向總局做出了自我整改的保證,國家環保總局才給予從輕處罰,對一些超標排放企業實行了停產罰款,限期治理、掛牌督辦等處罰措施。此外,大家都知道年初以來,國家環保總局又一次掀起了“環保風暴”,今年1月,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向媒體通報了全國82個環境違法項目,并宣布啟動“區域限批”的行政懲罰手段,來遏制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迅速擴張趨勢。國家環保總局對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呂梁市、貴州省六盤水市、山東省萊蕪市等4個行政區域;大唐國際、華能、華電、國電等4個電力集團所有建設項目實行停批、限批。這是環保部門成立近30年來首次啟用這一行政懲罰手段。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市一旦實行限批,那么對*經濟發展影響會有多大。
3、抓好環境保護,是實施“一城突破,兩區騰飛”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了“一城突破、兩區騰飛”的發展戰略,標志著我市已進入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如果能夠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注重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合理有序開發和永續利用,經濟社會就能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反之如果不注重保護生態環境,“一城突破,兩區騰飛”發展戰略會受到阻礙,這是科學發展觀對我們的要求,也是發達國家和發達地區發展路徑給我們的啟示。因此,必須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充分考慮環境、資源和生態的承受力,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社會的持續發展,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二、加大力度,強化措施,持之以恒的打好環境保護攻堅戰
第一,全面清查,登記造冊。要按著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吉林省環境保護局*號文件《關于加強現場環境監察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在全市要開展一次全面清查專項活動。環保部門要重點清查糠醛、造紙、水泥等重點污染行業;清查城區供暖、餐飲、洗浴煙塵排放企業;清查松花江流域及飲用水保護區內超標排放企業,準確掌握各排污企業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污染治理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為綜合治理提供基礎數據。
第二,有序審批,依法合規。要堅決破除“先污染后治理,重發展輕保護”的思想觀念,切實避免再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老路。今后凡在*區域內建設的項目,需要環評的必須先做環評,否則發改局不能立項,其他部門也不能辦理相關手續。通過環評的項目,必須按照環保“三同時”要求進行建設,絕對不能邊施工邊環評,或者是竣工后補環評。
第三,嚴格執法,嚴肅查處。要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認真執行環保法規,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堅決克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防止“以情代法”、“以罰代法”、“執法犯法”的行為。今年要重點查處污染企業,以及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煙塵污染、居民區噪聲超標等市民反映強烈的問題。加強對城市污水和垃圾污染排放的監管,搞好對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嚴重的違法企業關閉工作。市環保局要充分發揮市環保監察隊伍的作用,加大對污染源的監管力度,增加檢查頻次,對違法排污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對仍超標排放污染物企業要停產治理;對長期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要責令關閉;對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要限產排放;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要堅決取締。要嚴格責任追究,對不認真履行監管責任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處理。對包庇、袒護違法排污行為,或為違法企業主通風報信的要立案查處,并移交紀檢監察機關處理。
第四,輿論監督,揭短曝光。環境是全民族的長久利益,不僅僅是環保一個部門的事。在信息時代,媒體更應肩擔道義,充分發揮其特有功能和優勢,宣傳政策、傳遞信息、動員群眾,以保障環保目標的實現。環保部門要充分依靠新聞媒體來開展各項工作,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彌補環境執法手段的不足。廣電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環保型企業的經驗作法,宣傳環保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同時要敢于揭露那些不顧社會經濟發展規律、不關心人民生產生活環境,甚至嚴重損害群眾環境權益、導致地方環境質量狀況嚴重惡化的違法行為。
三、加強領導,健全制度,確保環境保護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市里已經成立了市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由市長和分管市長任組長和副組長,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做成員。辦公室設在環保局,由環保局局長任辦公室主任。各鄉(鎮)街道辦事處也要成立環境保護組織。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并確定一名副職領導,分管和主抓環境保護工作。(鄉(鎮)辦事處最好由分管經濟工作的副職領導分管環保工作。)并配一名專兼職的環保助理員。
二是狠抓責任落實。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嚴格實行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制度。環保局要根據環保工作年度目標,逐項分解工作任務和內容。落實到科室、落實到人頭。市直相關部門也要結合部門實際,明確一把手、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的具體責任。從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抓起,每年辦好一批環保實事,切實解決污染擾民、影響投資環境的突出問題,維護群眾的環境權益。如城區燥音污染問題。市公安局、環保局、綜合執法局就應負起責任來,認真履行職責,堅決制止類似情況發生。
三是注重工作配合。環境保護不是一個或幾個部門的工作,而是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共同參與的一項系統工程。環境保護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首先各相關部門要搞好協同配合。除了環保、建設、規劃、工商、衛生、發展改革局、公安、綜合執法部門密切配合之外,宣傳、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部門也要與之加強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整體功能和優勢。同時,各部門與有關企事業單位也要加強合作,要做好思想宣傳和法制教育,使企業能積極主動配合接受環保監察,支持環保執法。
- 上一篇:普通高校體育落后生形成原因研究論文
- 下一篇:體育道德與職業運動員職業道德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