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長在小學普法上的講話

時間:2022-06-01 04:18:00

導語:副校長在小學普法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校長在小學普法上的講話

編者按:法律作為治國之本,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保障。自古以來,法律建設都作為國家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依法治國是中國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國家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法制宣傳教育已成為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工作。同學們,作為小學生,你們有哪些權利,爸爸媽媽、老師乃至整個社會應當怎樣保護你們?同時你們自己應當遵守哪些行為規范?在社會上,哪些地方是有危險的?遇到緊急情況應該怎樣保護自己?這些和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都與法律有關。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作為法制副校長,第一次和大家見面,我感到非常高興。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啟動儀式,這是我們百花小學推動普法教育,建設和諧校園的一件大事。

法律作為治國之本,是社會穩定的根本保障。自古以來,法律建設都作為國家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依法治國是中國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國家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法制宣傳教育已成為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建設法治國家的基礎性工作。

“孺子可教,家之希望;少年才俊,邦之棟梁。”。青少年是整個社會中最熱情、最有生氣和創造力的群體,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21世紀國家建設的主力軍。青少年法律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家庭和社會的穩定,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關系到我們事業的成敗。

大力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使青少年牢固樹立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識,引導青少年學生遵紀守法,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不僅是加強對青少年的保護、遏制嚴峻的青少年犯罪發展態勢的現實需要,也是實現依法治國方略、建設法治國家的百年大計。

我們全體師生務必要充分認識這次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學們,作為小學生,你們有哪些權利,爸爸媽媽、老師乃至整個社會應當怎樣保護你們?同時你們自己應當遵守哪些行為規范?在社會上,哪些地方是有危險的?遇到緊急情況應該怎樣保護自己?這些和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都與法律有關。

那么,什么是法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們的生活也需要一個公平、合理、大家都接受的的“規矩”。法律就是由國家制定的調整人們行為的規則。一方面,法律是約束我們的行為規范,違反法律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例如違法停車要罰款,盜竊、搶劫要判刑。另一方面,法律又是保護我們的有力武器,當我們遭受不法侵害時,法律會為我們主持公道。國家專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來保障小朋友的權益。所以法律是違法者的克星,守法者的朋友。

同學們要讓法律成為我們的朋友,要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爭做法治社會的合格公民。對此,我對同學們提三點要求:

1.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樹立法制觀念。只有學法,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違法,才能分辯是非,識別善惡,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只有學法,才能樹立民主法制觀念,明確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才能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2.要嚴格遵守行為規范,抵制不良行為。遵守法律要從小處做起,從點滴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首先要嚴格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要牢記日常行為規范,時刻放在心中,按照《規范》和《守則》去學習、生活。其次要自覺抵制不良行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列舉了曠課、夜不歸宿、打架斗毆等九種不良行為,對于這些不良的行為,我們都應堅決抵制,毫不不含糊。

3.要努力提高自護能力,抵御不法侵害。最近一段時間,不幸的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讓人觸目驚心,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面對犯罪分子的不法侵害,如何才能遇事不慌,沉著冷靜,化解危機,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這需要我們平時加強對自我保護的認真學習,切實掌握每一條應對方法。

各位老師,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行動,一起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我們美好的心靈,用我們靈巧的雙手來共建和諧的校園。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