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機制創新總結講話
時間:2022-06-23 06:22:00
導語:科技局機制創新總結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現引領和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同志們科技在推動區域科技進步。要加快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總結經驗,創新思路,改進缺乏,真抓實干,為實現我區“三四五六”發展計劃做出應有的貢獻!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市委九屆七次、區委九屆八次全會和區“解難題、促轉變、上水平”三級干部會議精神,總結去年科技工作,今天的會議。全面安排布置今年科技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下面,代表區政府做科技工作演講:
一、年科技工作回顧
區科技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年。市科委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區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圍繞保增長渡難關上水平的總體要求,科技戰線努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突出科技支撐引領作用。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的號召,勇擔使命,積極服務企業、服務基層。全區科技進步工作、創新型城區建設不時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年,區勝利創建國家可繼續發展實驗區,再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稱號,繼續堅持全國科普示范區稱號,勝利通過國家級孵化器認定并授牌,成為全市唯一一個同時擁有以上四個國家級榮譽稱號的區縣,科技進步綜合水平繼續位居全市前列。
(一)著力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
全區共組織實施區級項目96項,其中幫扶企業項目44項,組織申報市級以上各類計劃項目127項,新批市級以上項目51項,獲得市級以上無償資金支持2525萬元。市級以上項目完成時,預期實現銷售收入180725萬元,利稅40528萬元,入口創匯200萬美元,形成新專利62件,制造樣機61件,帶動新增就業430人,23篇。二是市級重大科技項目取得新突破。年,一是各類計劃項目取得新進展。國家級、市級和區級科技計劃項目整體推進。年。區有3個項目被列入市第三批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全市共20項)3個項目均為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新材料、先進裝備、現代農業等技術領域具有科技優勢和國際前沿水平,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斯特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鋰離子動力電池正極資料磷酸鐵鋰開發及產業化”和大順園林集團有限公司“智能溫室高檔花卉技術開發及產業化”被列入市長基金項目。賽瑞機器設備有限公司獲得“市‘十一五’制造業信息化示范企業”稱號。市國威給排水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自控閥產品被列入市首批自主創新產品名單。三是科技效果、知識產權工作取得新成績。全區共取得市級科技效果68項,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3514.8萬元,申請專利1379件,均創歷史新高,專利申請量位居全市十八個區縣第二位。6家企業完成知識產權戰略研究,17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專利試點企業。瑞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治療肉雞腹水癥的復方藥物”發明專利榮獲市專利優秀獎。完成年度區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評出科技合作獎1項、科技管理獎1項、科技進步獎17項、科技促進獎11項。
(二)著力謀劃科技創新載體。
經科技部批準,一是積極推動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申報工作。年。市新增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2個基地均位于我區,即“國家民用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國家半導體照明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民用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以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項目為主,以勞動力密集型項目為輔的航空航天配套制造業,項目全面引進后,可拉動我區原有配套產業及金融、安全、餐飲等各類服務業的發展。國家半導體照明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將成為國內“以具有高水平自主研發能力為核心,以聚焦高端自主品牌企業為特色”國際知名半導體照明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二是積極推進國家級孵化器認定工作。科技企業孵化器堅持“支持創新、服務守業”宗旨,以服務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為首要任務,不時拓展和強化服務功能,提高創新守業服務質量,目前已建設成為具有信息服務、項目服務、商務服務和后勤保證服務的多功能、綜合性科技企業孵化器。年,孵化器新入駐企業20家,新增注冊資金143萬元,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862萬元。截至年底,科技企業孵化器共占地21.69畝,入駐企業總注冊資金已達14730萬元,投資強度已達679萬元/畝。年12月,科技企業孵化器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孵化器。三是積極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力度,深入走訪永昌焊絲有限公司、市紅日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業進行調研和跟蹤指導。截至目前,已有30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年實現銷售收入686863萬元,研發投入49067萬元,凈利潤90752萬元,上繳稅金83307萬元。
(三)著力建設產學研聯合體。
截至目前已達55家,通過技術、項目需求對接等方式積極培育我區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建立產學研聯合體。比去年增加34家。積極征集科技企業技術、項目需求,對接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效果,共征集科技效果700余項。積極開展科技考察活動,共走訪全國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55家。重點開展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包括:
工業大學的三項重點產學研項目已確定落戶我區,一是重點開展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建產學研基地工作。截至目前。分別是電液伺服仿真及試驗系統”電氣自動化動態無功率補償”和“光學目標仿真及測試技術”項目。積極促成我區企業卓輝照明設備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共同開展技術合作項目。二是重點搭建“委區校企”產學研合作平臺。積極推動科技大學與我區春發食品配料、傲綠農副產品、寬達水產、宜墾農業制品和方大禽業等公司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使科技大學與我區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合作由點對點發展到面對面,成為產學研合作的典范。三是重點支持農業現代化產學研合作項目。積極推動大順園林集團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開創了國內民營花卉企業與世界一流大學合作的先河,合作將在花卉新品種研發、技術交流、人員培訓等方面展開,將全面提升國際花卉科技園區的科研水平與國際影響力。
(四)著力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積極組織、指導育才中學開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申報和創建工作。經過檢查驗收專家組聽取匯報、實地檢查、查閱檔案等環節,一是積極開展科普示范工作。根據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規范要求。最終育才中學以全市總分第一的效果通過專家組實地評審,并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這是區第一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二是著力開展青少年科普工作。第24屆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區69項作品獲獎,其中三件作品被推薦參與全國競賽。開展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活動中,區有5所學校被評為“市級科學素質教育先進校”5名老師被評為優秀科技輔導員,2名同志被評為科技活動優秀組織者。區科協被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領導小組評為“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基層賽事優秀組織單位”三是大力開展集中性科普活動。舉辦了區第二十三屆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和社區主題科普活動月等大型科學普及活動。開展了第六屆區科普獎評審獎勵工作,繼續加大科普宣傳力度,全區營造濃厚的科普氛圍。區科協被市科技活動周組委會評為“第23屆科技活動周優秀組織單位”被市政府授予“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區科技工作圓滿完成了全年任務目標,年。并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果,但同時也還存在著一定的缺乏,如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的數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產學研聯合體建設還有待進一步拓展,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等。接下來的工作中,將針對問題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二、年科技工作布置
確保“十一五”科技發展目標順利完成的重要一年,年是區站在百億新起點、實施“三四五六”發展計劃、開啟科學發展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啟動構筑自主創新高地的關鍵一年,必需準確掌握國際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明確科技工作的著眼點、著力點和突破點,努力在加快構筑自主創新高地上開好局、破難題、見成效。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年我區科技工作思路和目標:堅持以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和市、區委九屆七次、九屆八次會議精神為指導。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區,優化科技創新環境,聚集科技創新要素,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時促進高新技術效果產業化,著力構筑自主創新高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真正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鞏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國家可繼續發展實驗區”和“全國科普示范區”創建效果,完成年度市科技進步考核和市科技進步監測的組織實施工作,堅持我區科技進步水平和科技綜合實力位于全市前列。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發揮財政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培育建立科技企業風險投資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體系。引進、培育一批支撐和引領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和創業團隊,重獎在促進區域科技發展和科技創新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
(二)推進自主創新產業化。加強區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項目的組織實施力度,加大對產學研合作項目的扶持力度,不時提高項目的科技含量和實施水平,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爭取市級以上科技立項40項,取得市級科技效果40項以上,力爭關鍵領域的重大科技項目實現新突破。啟動“數字信息化項目,探索公共信息資源公益性開發利用的有效途徑,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資源管理制度。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完善知識產權工作機制,健全知識產權維護制度,提高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完善區專利信息庫,10家企業成為知識產權戰略試點企業,5家企業成為市專級利試點企業,不時提高專利授權量和擁有量,大力推動專利的效果轉化和產業化。
(三)拓展科技創新載體。積極推動“國家民用航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半導體照明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建設成為國家級產業化基地,爭取開發區、重機工業園、工業園等成為首批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加快推動哈爾濱工業大學產學研基地落戶建設。組織舉辦“LED與低碳城市”高峰論壇,吸引相關領導、專家、企業匯聚為產業發展爭取資金、技術、人才和政策。引導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三方圍繞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開展合作,培育建立產學研聯合體20家,支持企業通過合作建立工程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繼續搭建“委區校企”合作平臺,以科技大學為試點,推動其與我區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的合作,成為產學研合作的典范。全面促進高新技術效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培育認定市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
(四)改革創新守業體制機制。探索多種方式的中介服務體系建設,以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群體和創新集群為重點,以營造有利于技術創新的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環境為抓手,構筑體現區域發展意志、市場導向和產業發展規律的創新服務體制機制,繼續推進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提高支持和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形成涵蓋效果轉化、精益管理、信息化、風險投資、知識產權、人才等專業服務內容的新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的管理、資本、技術、人才等問題,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服務保證。
- 上一篇:小議房地產業健康如何有序地發展
- 下一篇:小議呼倫貝爾市人保財險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