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學術新聞會講話
時間:2022-06-24 08:44:00
導語:文化學術新聞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位朋友:
這次研討會由縣人民政府和中國先秦史學會聯合舉辦,晚上好!倍受各界關注的全國首屆鬼谷子文化學術研討會將于明天在正式召開。這既是中國先秦史學界的一次盛會,也是縣經濟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大盛事、喜事。此,謹以大會組委會的名義,并代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對新聞界各位朋友蒞臨表示熱烈歡迎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以便各位朋友對我縣,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介紹下有關情況。對這次會議的準備及會議安排有一個基礎的解。
一、縣情簡介
漢水上游。全縣總面積1525平方公里,位于陜西南部。總人口18.3萬人。境內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以生物、旅游、水力。礦產四大資源最為突出。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7%,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65平方公里,各種珍貴樹種30余種,農產品以蠶繭、茶葉。黃姜、烤煙、中藥等為主,其中蠶桑面積已達10萬畝,并具有雄厚的制種、烘繭、緩絲、織綢及蠶副產品加工能力,人均蠶繭產量居西北地區各縣之首。旅游資源北有集原始森林風光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云霧山鬼谷嶺省級森林公園,并留有戰國時期鬼谷子隱居、講學的多處遺跡,極具旅游開發價值;南有婉蜒于群山之間的漢江以及高峽湖的煙波湖庫區。此外,縣境內還有西北地區最大的溶洞燕子洞、全國最大的禹王宮古建筑群等旅游景點。水力資源以漢江干流及其它主要支流為主,水力蘊藏可開發利用量43.4萬千瓦,已建成的裝機22.5萬千瓦的水電站,投資13.8億元、裝機18萬千瓦的喜河水電站正在建設之中。礦產資源主要以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釩鈦磁鐵礦、金礦為主。其中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資源開發初具規模。交通便利。陽安鐵路橫貫東西,210316國道在縣城交匯,至西安、漢中、安康的半日經濟圈”正在形成。
縣確立了兩區兩帶”經濟發展戰略。其具體內容是縣境北區以鬼谷子文化研究為內涵,今后五年。加快云霧山獨特的綠色生態和人文旅游資源開發,逐步建成“云霧山生態旅游開發區”同時,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大云霧山鬼谷子文化的發掘、整理、研究、開發和宣傳力度,不時擴大對外影響,努力把云霧山旅游開發區建成獨具特色的陜南一流人文風景旅游區;南區依托漢江電站和喜河水電站開發的綜合效應,著力構筑融生態建設、山水旅游為一體的漢江生態經濟建設區”縣境內交通、通信相對便當,農業、工商業基礎較好的國道沿線。東西走廊,建設“高效農業示范帶”和“民營經濟發展帶”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觀光生態農業,著力構筑民營經濟發展平臺。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億元、工業增加值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2500元的目標。
克服了非典疫情及今年“424地震災害的影響,經過半年來的努力。全縣經濟社會堅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上半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46億元,增長10.2%,地方財政收人完成1624萬元,增長5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分別達到2910元和638元。
二、鬼谷子文化研究情況簡介
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人。先秦時期,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與老子、孔子、孟子等諸子齊名,一位偉大而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謀略家。教育家。國“九流十家”中,創建了縱橫術,被尊奉為縱橫家的鼻祖。
居楚國境內的漢濱鬼谷山”據史料記載,鬼谷子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大約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20年。一生出游各地名山大川,或隱居著書,或講學授徒,古代一位既不爭名于朝,又不爭利于市的隱士、高士、豪士。雖著有《鬼谷子》一書傳出,卻隱去了自己的姓名和藉貫,成了中國先秦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原安康地區博物館曾組織專業人員到云霧山鬼谷嶺對地上文物開展搜集整理工作;上世紀9縣關于鬼谷子文化及其遺存的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末。1988年10月。0
縣縣志辦公室原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李佩今,年代中期。對鬼谷子隱居地進行全面考證和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基礎上,提出“鬼谷子故里當在論斷,并相繼在漢江評論》陜西史志》等刊物上發表,引起了省內外史學界的極大關注。
李佩今同志在山東禹城參與全國首屆大禹文化學術研討會期間,2004年4月。與中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副會長盂世凱教授就鬼谷子故里研究方面的情況進行了交流,鬼谷子文化研究得到先秦史學會的充分肯定。2002年7月至10月以李佩今為首的一批文史喜好者多次徒步考察云霧山。縣委、縣政府也高度重視鬼谷子文化的研究與發掘工作,并邀請市直機關部門負責人考察鬼谷嶺,商討開發建設方案。2002年11月中國先秦史學會孟世凱、宮長為、劉寶才等教授親臨參與縣鬼谷子文化研討活動,鬼谷子文化研究步人了一個新的階段。與此同時,縣鬼谷子文化研究會也正式成立了目前會員已達100多人。
已經做了大量富有效果的基礎工作。一是將云霧山鬼谷嶺遺址遺跡及森林資源維護開發納人了政府經濟工作議事日程,圍繞鬼谷子文化研究及旅游開發。形成了
鬼谷嶺于今年4月被正式批準確立為省級森林公園,維護與開發規劃;二是省、市文物部門的指導下對鬼谷子文化及遺址進行了深入研究、考證、發掘和整理;三是完成了文物維護和旅游開發項目論證及申報。目前,鬼谷嶺遺址已被正式確立為省級文物維護單位;四是加強與省、市各新聞媒體的聯系和配合,加大了對外宣傳力度,省內外已經產生了一定影響;五是景區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有所改善。
三、研討會情況簡介
1召開研討會的目的和意義:
縣召開鬼谷子文化學術研討會,鬼谷子是一位世界級名人。對于促進學術界文化交流,弘揚民族激進優秀文化,提升鬼谷子故里縣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加快
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印證縣鬼谷嶺是鬼谷子隱居、講學以及出世的地方這一歷史結論。今后將出版一期《先秦史研究動態》和一本《論文集》召開這次研討會的目的一是推進學術文化研究通過探討鬼谷子文化與發展地方旅游產業的關系。
擴大在省內外乃至在世界的影響,二是促進我縣經濟發展。通過這次研討會廣泛宣傳的悠久歷史。提高的知名度。同時以鬼谷子文化研究會為契機,充分利用研討會效果,以此促進云霧山旅游開發建設,帶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2論文提交情況:
組委會共收函各位專家提交論文52篇。截止昨天為止。
3.參會代表情況:
專家教授中有正教授級(含研究員)22人,此次會議參會人員共60人(其中20人為外地學者)其中應邀專家。教授28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6人。
4.會議會址、時間和議程情況;
會議時間確定為8月28日至29日,本次會議會址設在縣賓館會議廳舉行。會期兩天。會議基本布置是
8月27日:全天會議報到
8月28日上午:舉行大會開幕式
下午:學術研討交流。
晚上:舉行慶祝全國首屆鬼谷子文化學術研討會文藝晚會。
下午:大會發言、落幕式。8月29日:上午:學術交流。
5.會議宣傳情況:
邀請了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香港大公報、陜西日報、中央電視臺、陜西電視臺、安康日報、安康電視臺等在內的十幾家新聞單位,會議宣傳工作。20余名新聞記者。
會議除召開新聞會外。記者們還將對整個會議的情況、悠久歷史和文化旅游、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做全面宣傳報道。
人民的一件喜事,同志們朋友們全國首屆鬼谷子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召開。一件盛事,將竭盡全力把大會辦好,并以此為契機,大力弘揚民族激進優秀文化,為大力宣傳、提高知名度,促進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借此機會,謹以大會組委會名義,并代表縣委、縣人民政府向前來參加會議的新聞界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 上一篇:廣電局整治拆違工作講話
- 下一篇:文化現象與發展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