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安工程工作大會領導發言

時間:2022-02-12 08:37:00

導語:校安工程工作大會領導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安工程工作大會領導發言

同志們:

今天召開校安工程工作會議,是落實科教興戰略,加快推進我教育改革、發展的動員會和工作部署會。過去的一年,是“”的最后一年,教育體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校舍安全工程進展順利,新課程有效教學深入實施,校長隊伍作風有效轉變,教師隊伍素質普遍提高,機關工作作風得到強化,校園安全工作全面落實,教育行風建設不斷深入,高考整體成績再上臺階,寄宿學校建設呈現亮點,各項惠民政策落實到位,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我們召開這次會議,主要任務是客觀總結教育工作成績和經驗,準確把握形勢,研究新時期加強教育體育工作的新辦法、新舉措,安排部署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任務,繼續解放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著力破解制約科學發展的難題,加快構建有利于教育體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我教育體育事業更好更快發展。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要高度重視教育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度重視教育工作,是我實施科教興戰略具體體現。教育是和千家萬戶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群眾對教育越來越關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教育需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我們一定要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斷提高教育服務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認真抓好教育工作,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發展。要大力發展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建設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優化教育結構和教育資源配置,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必須適應這個形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充分發揮潛能,使教育在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教育工作者都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大力推進教育發展,為庫倫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促進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是我加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基礎性、全局性作用,是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的基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抓好教育工作,充分發揮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素質。要根據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的需要,樹立大教育、大培訓、大人才的觀念,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在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基礎上,重點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著力提高人的創新能力,切實把教育的發展能量釋放出來,把各方面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為庫倫加快發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二、要進一步明確教育現代化的發展思路

按照自治區和通遼市教育發展戰略的要求,遵照優先發展、適度超前、合理布局、信息帶動、科研領先、優質高效的方針,努力創新,大膽實踐,推進我教育現代化進程。我們要進一步優化教育布局,合理利用教育資源,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力求均衡發展,顯著提高基礎教育質量。要高度重視學前教育的普及,進一步做強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大力發展成人教育,逐步健全社區教育網絡。

當前,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是顯著提高基礎教育質量。基礎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質量的好壞已經成為優化投資環境、提高地方競爭力的重要環節,要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為基礎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基礎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挖掘現有資源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育資源的效益,牢固樹立質量第一意識,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一方面,要通過深入開展教育骨干體系建設,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大對教育教學條件落后學校的改造建設力度,逐步提高辦學水準。要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積極性,在教育理念、內容、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斷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社會有用之材。

二是要加緊推進教育均衡發展。要按照統籌資源的要求,加大調整力度,對于薄弱學校要切實加大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辦學條件。要通過積極探索建立直教育資源支持偏遠農村牧區教育的長效機制,大力開展對口支援和校際合作,積極推動城鄉之間、學校之間的教師交流,研究并實施直學校教師教師到農村牧區兼課等多種有效措施,努力縮小城鄉校際間的差距,實現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對到偏遠薄弱學校支教的教師,教育部門要為他們在評先評優、職稱聘任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要通過各種措施進行幫扶,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

隨著教育發展步伐的加快,普及和發展學前三年教育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我們要按照政府辦園為骨干、社會力量辦園為補充,形成學前教育服務體系,滿足學前兒童入園的需求。

三是教育必須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要進一步加強各類教育與經濟社會的結合,根據我加快發展的趨勢、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和要求,創新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動員多方面力量,創建各種學習型組織,加強各類人才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要廣泛開展針對農民的各類培訓活動,圍繞不斷提高我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加大對農民進行種植、養殖等多種實用技術培訓。圍繞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職業指導和技能培訓,提高下崗失業人員的技能水平和創業能力。

四是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和通遼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部署和安排,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整合資源,改善環境,動員全社會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體現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實效,貼近社會、貼近學生生活、貼近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實際。要寓教于樂,多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參與、討論的方法,多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真正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要狠抓教育現代化各項任務的落實

一是要加強領導。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不僅是教育部門的事情,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切實加強對教育工作的領導。要進一步形成委、政府統一領導,教育職能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教育工作新格局,不斷增強我教育發展的合力。各蘇木鎮黨委、政府都要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有關本地區教育發展的大事,解決本地區教育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二是要各司其職。教育部門要切實履行好牽頭抓總的職責,加強對教育工作的規劃、部署、協調和組織實施。農業部門要積極和教育部門合作,加快實施對農牧民進行實用技能的培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主動與教育部門配合,積極促進職業教育與就業的結合。發改委、財政、人事等各有關部門,要緊密結合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加快職能轉變和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提高為教育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的水平。文化、城管和公安等部門要積極配合學校,不斷進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維護正常教學秩序,努力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育人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各單位、各部門要多為教育辦實事,特別是要多為農村牧區薄弱學校排憂解難。要積極引導和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和支持教育事業。同時,必須堅持艱苦奮斗、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方針,加強對教育投入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提高教育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育的水平關鍵在教師隊伍。教師和教育管理隊伍是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納入到人才工作的總體戰略中統籌考慮。要建立優秀教師的培養、評價、使用、流動、激勵機制,加大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隊伍建設,要努力造就一批在乃至全市有一定影響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要打破地域限制,吸引優秀、緊缺人才充實到我教師隊伍中來。結合發展的實際,要逐步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不斷改善教師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要進一步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創新教師培訓模式,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要重視教育管理人才隊伍特別是校長隊伍的建設,不斷加強對學校管理人員的培養、選拔力度,樹立校長是提高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強烈的“人才強教”意識,切實為教育、為學校、為教師搞好服務,當好“后勤部長”,在政治上多關心,在生活上多照顧,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教書育人的事業。

四是要推進校安工程。年校安工程完成總建筑面積59398平方米,投入資金8077.4萬元。我校安工程體現了開工率高,進展速度快,施工過程規范等諸多亮點并且成功的承辦了全市校安工程第六次調度會現場會。今年校安工程實施重建項目的有15所學校,總面積38339平方米;實施加固項目的有8所學校,總面積26598平方米。實施重建工程的15所學校,有10所學校已經完成招投標,今年4月份開工;另外5所學校要抓緊辦理前期手續,及時開工。實施加固工程的8所學校前期手續基本辦理完畢,3月下旬進行招投標,4月份開工。今年的工程預算投入7687萬元,這是一筆巨大的投入,各相關部門一定要安排好工程任務,落實好資金管理,確保工程進度,確保工程質量。

五是要狠抓工作的落實。做好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中。直各相關部門要做好規劃,不講條件,切實為教育工作服務。各蘇木鎮和各級各類學校都要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制定相應的規劃和發展措施,明確任務,明確責任,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四、要加大力度推進體育工作

今年體育工作,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民為本、為民服務”發展體育事業的核心理念,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增強廣大人民群眾體質、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培養優秀體育人才為根本目標,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升競技體育競爭力,促進體育產業發展。

全面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進一步推進《全民健身條例》由部門主導向政府主導轉變,積極推進各級政府履行體育公共服務的職能,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加強基層體育組織建設。繼續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制度,舉辦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全面建立和完善農村體育組織。

做好青少年體育工作。通過陽光體育運動倡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提高青少年體質。

提高競技體育綜合實力。根據今年上級的賽事安排制定出項目布局、階段訓練和備戰組織等方面的實施方案,爭取部分項目提前進入集訓。

加強教練員隊伍建設。對教練員隊伍管理實行聘任制,各中小學體育教師、優秀大學畢業生都納入體校的聘任對象,可以聘請部分兼職教練員。在專職教練員隊伍中引入崗位責任、績效工資、風險抵押、末位淘汰的競爭機制,形成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對所有教練員實行統籌管理,打破行業界限,不論是專職、兼職的教練員,只要帶出成績,按照統一標準進行獎勵,激勵和調動教練員的積極性。

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社區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在進一步完善基層體育設施的基礎上,注重已安裝使用器材的維修工作,對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的健身場所和器材進行徹底的維修改善。提倡、鼓勵以多種形式建設體育健身場所設施,興辦體育服務經營實體。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對外開放試點工作,有效緩解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和體育場地設施供給不足的矛盾。

同志們,抓好教育體育工作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公民既是教育體育工作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讓我們團結一致,開拓創新,為教育體育事業的發展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