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第一次教育工作會發言
時間:2022-05-02 08:23:00
導語:書記在第一次教育工作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在全市上下深入推進“兩創兩提”主題活動,加快“兩區六域”建設的背景下,我市在這里召開2012年第一次教育骨干會議暨黨風廉政建設會議,貫徹我市黨代會、市“兩會”和全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謀劃今后幾年教育事業發展,深入實施“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意義重大。下面,我講三方面內容:
一、充分肯定五年教育發展成果
過去五年是我市教育工作取得不凡成績的五年,我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現代化為主線,以均衡發展為切入點,圍繞“素質、均衡、內涵、協調”四大關鍵詞,加快建設發展,深化改革創新,教育事業實現了長足進步,外延拓展、全面布局、內涵發展、亮點紛呈。
1.教育發展水平居全省前列。我市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實施“優質、均衡、科學、高效”發展策略,教育整體發展水平得到長足提高。教育保障、教育普及、教育質量、教育層次等各類指標均位居全省縣級市前列。十五年教育普及率達99.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1%,大大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45%,義務教育段標準化學校比例83.8%,省市重點示范性學校比例59%,教育的現代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2.教育服務社會能力不斷提高。教育基本建設成果斐然。過去五年,全市投入基本建設經費達10億余元,新建、擴建、改建學校達70余所,教育資源大大拓展。特別是針對解決外來人口子女入學問題,我市不斷修編教育規劃,有針對性加強城郊和鎮街中小學建設,每年新增招收外來建設者子女數量均達3000人以上,教育服務社會能力不斷提高。
3.區域教育發展更趨和諧。把均衡發展作為教育工作重點,圓滿完成創建全國教育均衡發展特色示范市工作,城鄉教育差距顯著縮小,教育融合趨勢進一步增強,城郊教育得到加強,農村學校面貌全面改觀,學校共同體機制逐步成熟,教育集團化邁出實質性步伐,“擇校”現象趨向緩解,借讀更趨規范,區域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教育公平邁出重大步伐。
4.教育質量明顯提升。伴隨著硬件的改善,學校發展進入內涵發展的新階段。中小學文化建設方興未艾,學校質量品位進一步提高。高中教育發展有了大的跨越,群體創優局面初步形成,升學預備教育成績斐然,2011年高考再次達到重點大學上線超800人的好成績。
5.教育改革更具活力。改革意識、創新氛圍更趨濃郁。以高效課堂建設為載體的教育教學改革蔚然成風,“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健全成形、扶持民辦學校的機制、教育行政執法和社會力量辦學機構管理機制等各方面改革收獲成效。
過去五年,教育在繼承中創新,在和諧中發展,成績顯著,令人欣慰。借此機會,我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全體教育工作者五年來的辛勤工作和攜手奮進致以衷心地感謝!
二、科學謀劃今后五年教育發展藍圖
今后五年,是科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改革開放的重點攻堅期和轉型升級的重大突破期。推進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打造“兩區六城”為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廣闊舞臺,為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提出新的挑戰。
1.我市全力推進“兩區六城“建設。
年初,我市召開了十三屆黨代會,著眼商貿業競爭發展、市場科學發展和城市和諧提升的新形勢,提出“兩區六城“戰略構想。即通過五年的努力,推進商貿特區、市場新區建設,全面建成國際商貿城市、金融生態城市、先進制造業洼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文明信用城市和幸福和諧城市。城市發展的美好前景為教育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設國際商貿名城必須以教育現代化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和知識支撐;以教育的和諧發展為社會公平和諧發展奠基。我們要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為改進社會民生、增進民眾福祉做出應有的努力。
2.我市教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順應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態勢,我市全力推進教育提升發展。去年是我市教育的政策年,經過精心調研論證,一攬子推出7個政策,覆蓋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等領域,具體到了每一所新擴建學校的布局,接下來,我們要落實貫徹好。去年《教育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在省內率先實現教育基本現代化的目標,力爭屆時教育發展水平達到目前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線上水平,圍繞“均衡、公平、優質、內涵、和諧”的具體目標,要求建成體制充滿活力,結構更趨合理,體系更加完善,資源更加充裕,教育更加公平,內涵和諧發展的現代化教育。明確部署了各類教育發展具體任務:即推進學前教育高標準普及,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教育優質多元發展,職業教育專業化、特色化提升,終身教育協調發展。我們要全面落實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教育現代化達標市的要求,推進教育科學和諧發展,實現“更高水平的普及、更高水平的均衡、更為普惠的優質”,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
3.當前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雖然我市教育發展基礎扎實、發展持續,但面對城市轉型發展的新形勢,還面臨著諸多發展中的問題,需要在全局中思考,從發展中解決。我認為當前教育面臨著兩對主要矛盾,由此產生了十個方面的問題。主要矛盾一是在全市教育發展層面,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求與資源不足的矛盾,百姓對優質教育的渴求始終在動態提升,區域之間、城鄉之間、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差距短時間內還無法消除,各類教育辦學水平還不平衡,滿足群眾要求的人人享有優質教育的高質量公平還任重道遠。二是在學校內涵發展層面,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理念及育人目標之間的矛盾,雖然中國教育已經進入大眾化階段,但應試教育仍根深蒂固,素質教育推進困難重重,學生課業負擔較重,育人方式比較單一等問題的解決有待進一步破題,教育內涵發展任重道遠。
十個方面的問題是:一是教育投入機制還不盡完善,教育投入結構還不科學。二是基層組織扶持、服務教育意識有待強化;三是教育行政機制執法尚未理順,民辦教育監管難;四是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壓力持續增大;五是學前教育水平較低,是教育發展的“軟肋”;六是城郊教育、農村教育內涵不足,發展質量還不高,以及由此產生的“擇校”問題;七是初中教育課業負擔過重;八是職業教育層次提升還不快,資源整合力度還不夠;九是國際教育開拓力度不足,教育國際交流面臨諸多制約;十是教師資源不足和隊伍成長機制問題,配置總量不足,且結構性缺乏,高層次人才、教育家缺乏。
三、當前教育工作主要內容。
當前及今后幾年,我市教育主要思路是落實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實施“十二五“規劃,以現代化為主線,以科學和諧為指針,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科學高效發展。
(1)推動教育均衡、公平發展。當前我市推進教育均衡公平要從三個方面推進:一是各類教育發展要相對均衡。基礎教育要持續研究提高質量的方法,滿足群眾接受高質量教育的需求;職業教育要努力提高內在結構和專業層次與經濟建設的適應能力,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當的職業教育體系;學前教育要進一步創新發展機制,大力整合市域教育資源,理順公民辦教育關系,引進各方力量,高標準、優質化、普惠化推進均衡發展。二是城鄉、區域、學校之間辦學水平要相對均衡。要做到:市區名校引領文化,城郊學校優質均衡,農村學校特色崛起。三是把教育公平理念滲透到每一個環節,覆蓋到每個學生的成長。完善學校管理和教學、評價方法,兼顧全體,因材施教,激發每個孩子成長能動性,培養孩子創新和實踐能力。據測算,到2015年,到我市就學的外來兒童要達到7萬,外商子女要超過400,保障外來學生教育權利任務艱巨。
(2)推進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在理念上,我們要始終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符合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標準,把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在實踐上,我們要切實按照“以德育為靈魂,以課程改革為主渠道,以學校文化建設為載體”的思路,推進教育內涵發展。要以課程改革為具體手段,推進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探索高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個性化發展。要以學校文化建設統攬發展,明晰先進學校精神,明確發展定位,重點在學校價值觀、教學方式、管理文化和課程體系上下工夫,以文化的營造推動內涵發展,引領教師、學生和諧成長。
校長要深入研究實踐學校文化建設,把辦學從單獨的追求考分中解脫出來,從粗放的管理、陳舊教育模式中解放出來,以優秀的學校精神、科學的教育發展方式、富有創造力的實踐,打造充滿文化氣息的、充滿生機活力的教育。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發展第一資源,教師隊伍建設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智力源泉。我們要深入研究教師幸福感問題,從機制建設、文化營造等各個方面,努力提高教師對教育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指數。一是提高全社會尊重教師程度,依法提高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使教師的收入分配制度、職務評審制度、績效評價制度、社會保障制度、表彰獎勵制度都有利于鼓勵優秀教師長期從教、終身從教。二是建立科學的教師招聘、培訓、考核、評價、流動、淘汰機制,把優秀分子吸收進教師隊伍,把不適合當教師的人清理出教師隊伍。健全教師繼續教育制度,不斷提高教師師德、更新知識、優化教育教學技能。創新教師評價激勵機制推動專業發展。讓教師始終高揚責任感、榮譽感,常葆教育青春。三是要不斷發掘、錘煉、催生新時代教育家型校長和教育骨干。要加強“領雁工程”實施,加強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培訓力度;創新星級教師、首席教師評價辦法;要推廣“名校集團化模式”、“一校兩區管理模式”、“城鄉學校共同體模式”、“從城市向農村派校長模式”等先進經驗,促進教師合理流動。四是要解放思想,不斷發掘、錘煉、催生新時代教育家型校長和教育骨干。五是要持續加強教師行業作風建設,弘揚優良師德,遏制師德失范行為。
(4)大力推進教育國際化。拓展教育的國際化視野,要多學習國外先進教育文化,多引進教育合作項目,多創設國際教育合作途徑;借鑒國外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積極抓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的契機,創建一批優質涉外學校,爭取設立一所國際學校,推動我市教育國際化層次和水平的提升。
(5)加強行風建設和校園安全管理。最近幾年,隨著群眾對民生要求不斷提高,對教育、衛生、社保等事業行風的關注更為強烈。我們要深刻認識教育系統作風和行風建設還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當前教育負面的熱點問題省有,有償家教問題、擇校問題、校車安全管理問題、食堂衛生問題等。要以對事業發展負責的態度做好作風和行風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和師德行風建設,建設務實高效、清正廉潔的優良教育行風,樹立良好教育形象。同時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強化安全無小事意識,加強學校安全教育,完善學校制度建設,加強常態監督檢查,防范安全事件發生。另外,今年政府民生實事中公交向農村中小學延伸加密和小學生恒牙窩溝封閉項目,也需由教育部門配合實施好。
同志們,國際商貿名城的美好前景在召喚著我們,教育發展的宏偉藍圖等待我們去實施。教育事業發展使命十分光榮,責任十分重大!讓我們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在新一屆教育局領導班子帶領下,團結一心,緊密協作,振作精神,開拓進取,為現代化教育強市建設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 上一篇:區計生局半年考核暨人口形勢情況報告
- 下一篇:財務管理帶動物流管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