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

時間:2022-02-11 10:44:00

導語:如何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

為加速我市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保持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乃至全市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1、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含義。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指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和農業服務為主,與農民有機結合,形成風險共擔、

利益共享的聯結機制,能夠帶動農民發展商品生產的企業和企業集團。

2、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業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的創新,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

推動力量。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龍頭企業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生產與農戶經營的重任

,它的興衰不僅影響企業自身的發展,而且關系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關系到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重要舉措。扶持和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發展,是新形勢下政府改善宏觀經濟管理

,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進而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舉措。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持和加快農業產業化龍

頭企業發展,推動了農業產業化經營。目前,全市有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企業230多家,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7家,直接帶動農戶10.95

萬戶,間接帶動農戶15.08萬戶,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4、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目前,我市農業產業化仍處在起步階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輻射和帶

動能力有限;融資渠道不暢,資金緊缺;技術創新能力不高,加工層次低;銷售渠道不寬,市場競爭能力弱;缺少知名度高的特色產品和品牌

,產品優勢不明顯;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滯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健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扶持工作

任重而道遠,必須常抓不懈。

5、樹立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新觀念。面對新形勢,全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牢固樹立扶持農業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農業

產業化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認真抓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工作,圍繞農業抓龍頭,抓好龍頭促農業。

二、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6、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適應我國工業化發展階段和政策趨向的

變化,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要求,以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體制創新

、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為重點,堅持市場化運作,按照貿工農、產加銷、農科教一體化經營方式,

圍繞優勢產品和產業,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和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增強我市農產品在國內外市

場的綜合競爭力,提高農村經濟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7、基本原則。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按照“壯大一批、改造一批、發展一批、引進一批”的原則,

制定本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規劃,扶持和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

8、目標任務。“十一五”期間,全市有10家左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進入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行列,50家左右農業產業化龍

頭企業成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00家左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為我市區域性骨干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率達到40%左右;農產品

質量有明顯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帶動能力明顯增強,帶動農戶達到20萬戶60萬人左右。

三、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9、扶持優勢突出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根據我市實際,集中力量扶持優勢突出的各類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專業(綜合)批發市場、中

介服務組織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加快發展,穩妥推進,使之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支撐。

10、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培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扶持發展糧食、水產、水果、畜牧、甘蔗、林業、蔬菜、花卉等8大主導產業

,以及優質水稻、荔枝、龍眼、香蕉、蔗糖、木薯、紅薯、珍珠、茶葉、蠶桑、黃瓜皮、百香果、對蝦、青蟹、大蠔、石斑魚、鱸魚、中華烏

塘鱧、羅非魚、龜鱉、瘦肉型豬、雜交奶水牛、優質雞、肉鵝、海蛋鴨、肥肝鵝、優質蔬菜、花卉、速生豐產林、松脂、八角、竹子、莪術

等33個具有一定商品優勢和市場潛力的龍頭企業。

11、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重點增強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檢驗檢測、儲運、加工、配送等功能,加快發展以農產

品批發市場和加工、流通企業為主體的流通體系建設,努力提高農產品的流通效率,提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四、鼓勵和支持多種形式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

12、鼓勵多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可以是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也可以是流通公司、專業(綜

合)批發市場、中介服務組織和各類合作、協作經濟組織。在經濟成分上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堅持國家、集體、個體、私營、合資、外資一齊

上。只要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能力強,能為農民提供系列化服務,能夠帶動農村千家萬戶的,都可以當“龍頭”。

13、完善經營機制,壯大一批現有企業。按“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建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采取加強技

術改造等措施,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成為管理科學、技術先進、資金雄厚的現代企業,使其真正成為“加工的龍頭、市場的中介、服務

的中心”。

14、依靠科技進步,改造一批傳統企業。增強傳統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推廣能力,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進、開發和推廣

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打造龍頭加工企業的精品名牌,不斷提高龍頭加工企業的科技含量。

15、采取多種形式,發展一批現代企業。鼓勵和支持農民采用股份合作的方式興辦技術先進的現代農產品加工企業,支持供銷社、鄉鎮企

業向農業開發和農產品加工領域延伸;鼓勵國有工商企業和外商投資興辦帶動農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通過采用股份制和股份合作

制等組織方式,外引內聯,與國內外知名大企業聯姻,逐步建立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外向型的現代企業集團,擴大加工企業規模。

16、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外來企業。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落實各級制定的農業招商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創造優于他人的

環境條件,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讓更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落戶我市,鼓勵外商到我市創辦獨資、合資、股份合作等多種類型的農業產業

化龍頭企業,增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體實力。

五、開展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工作

17、認定目的。開展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批在全市選擇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予以重點扶

持,促進其發展壯大,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18、認定范圍。在我市范圍內依法設立的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或流通為主業、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包括依照公司法設立的公司,其他形

式的國有、集體、私營企業以及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外商獨資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開辦的農產品專業(綜合)批發市場

等,均可申報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19、認定程序。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認定工作由市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負責。申報并符合認定標準和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

業,經市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審議通過,報市政府審定后公布,確認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六、扶持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

20、實施重點扶持。不管哪種所有制和經營形式的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只要能帶動農戶,與農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

給農民帶來實惠,都要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一視同仁地給予支持。

21、加強財政扶持。市財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按照公共財政的原則,通過適當方式專項用于扶持、獎勵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

企業,實行一定兩年扶持,并對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對符合條件的技改貸款,財政可給予部分貼息。專項

資金的具體使用和管理辦法,由市財政局和市農業局共同制定??h區政府(管委)也要制定相應扶持、獎勵措施。

22、加強金融扶持。金融機構對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用于流動資金、基地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的貸款,在符合貸款條件下予以優

先支持,并執行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基準利率,貸款利率浮動幅度可以從優。

23、優先扶貧項目安排。依據國家扶貧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對符合扶貧資金(包括扶貧貸款)投向的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優先

列入扶貧資金項目計劃給予支持。具體由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辦理。

24、完善土地使用制度。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在其農業用地范圍內用于水利設施、簡易道路、農具房、化糞池、肥料房、了望塔

、工棚等在基本農田以外直接為農業服務的用地,不破壞耕作層的,可以依法辦理臨時用地手續,按臨時用地進行管理。

25、培育外向型重點龍頭企業。經商務部門認定的出口創匯業績顯著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各級政府給予一定的獎勵,促進有比較優勢的農

產品出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申報自營進出口權,要給予大力支持。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出口退稅,實行“免抵退”政策。

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進口種子、種畜、種苗和加工設備等,海關等有關部門要根據有關規定給予大力支持。

26、鼓勵拓展流通服務。鼓勵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農產品營銷大戶,對營銷農產品數量大、貢獻大的重點龍頭企業或營銷大

戶(農村經紀人),要給予表彰獎勵。新建的農副產品專業(綜合)批發市場,經市人民政府批準,3年內可減半收取各種規費。

27、鼓勵技術創新。鼓勵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引進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爭創新品牌。對獲得自治區級以上認證的新技術、新產

品、新品牌給予扶持和獎勵。

28、免費享受相關服務。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可免費在##農業信息網和縣區農業信息網上廣告和商品供求信息;免費獲得市

、縣區有關部門舉辦的各種農業、科技技術培訓、咨詢等服務。

29、推薦申報國家或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符合條件的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由市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推薦申報國

家或自治區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享受國家和自治區相關扶持政策。

七、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服務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30、搞好發展規劃。本著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相對集中、規模經營、提高品質、優化結構的原則,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圍繞主導產業

和優勢產品建立農產品生產基地。

31、發展規模經營。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各種形式經濟實體合作,實行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大力發

展專業村、專業鎮、專業縣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群和具有區域優勢的經濟產業帶,提高農業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生產水平,

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充足、優質、穩定的原料來源。

32、實施名牌戰略。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以及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認證,保護原有的地

方特色品牌,創立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優勢的農產品新品牌,提高我市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33、加強科技服務??萍己娃r業技術推廣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工作,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基地建設的健康發展,加速我

市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

八、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密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戶之間的關系

34、鼓勵互利合作。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積極引導和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鼓勵這類組織實行跨地區

聯合,組建一批自主、自律、自強的新型農產品行業協會。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為農業專業協會和中介機構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使之成為

聯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戶的橋梁和紐帶。

35、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健全約束機制,堅持自愿原則,通過合同契約把農戶與企業有機地聯結在一起,規范雙方的經營活動。大力

發展訂單農業,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委托生產、保護價收購、入股分紅和利潤返還等多種利益聯結形式,穩定農產品產銷關系,與農

民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立訂單農業風險基金制度。

36、依法規范關系。有關部門要指導和幫助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范訂單文本,做好合同的鑒證或公證等服務工作。加強合同法等有關法

律法規和誠信守法意識的宣傳教育,增強企業和農民的契約觀念,提高訂單農業的履約率。

37、建立新型融資體制。積極探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為農戶承貸承還、提供貸款擔保等有效辦法。

九、切實加強領導,加快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

38、加強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作為今后一個時期農村經濟工作的戰略重點,切實加強領導,搞好組織

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并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水平作為衡量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工作和提高機關效能建設成效的一個重要標準

。

39、營造良好氛圍。統籌兼顧,突出重點,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營造全市上下一心、合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

圍,為企業排憂解難,幫助龍頭企業做強做大。

40、規范管理。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搞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規劃、情況綜合、組織協調、技術指導和

普及、項目和資金管理、檢查考核等工作。抓好典型示范,總結經驗,指導面上的工作。

41、完善政策措施。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需要,研究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充實和完善扶持、引導農業產業化龍“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頭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龍頭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困難,要切實給予幫助并加以解決。

中共##市委員會

##市人民政府

200#年#月#日